他們同意了馬克·吐溫的意見,晚上其餘時間裏,大家都過得高高興興的。
〖ML〗〖BT3〗21.適當製造心理威勢
能否成功地征服他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理上的威懾力量。如果對方心理上不占優勢,勢必驚惶失措,理屈詞窮。因此,良好的應變能力,除了言辭得當,思路井然,攻守有術外,還必須掌握心理戰這把利器。“心理戰”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它能使對方緊張,露出破綻,為自己尋找製勝的機會。
有一位女縣長到地方上調查一起案件,驅車返回時,突然被鬧事的群眾攔住了。在一些人的鼓動下,不明真相的群眾要求知道調查結果,有的甚至擺出要打架的姿態。
在這種群情激奮的情況下,靠講理是無濟於事的。於是這位縣長給眾人來了個下馬威,麵對嘈雜紛亂的人群用十分威嚴的口氣說:“我是奉命來執行任務的,不是來發動群眾鬧事的!村有村規,國有國法。法律不允許把調查的情況公開,你們的要求是無理的。你們辱罵國家公務人員,攔截車輛,嚴重妨礙了公務,這個責任你們當中有誰能擔負?”
接著,女縣長義正詞嚴地介紹了《民法》、《刑法》相關內容,有效地控製了原本混亂的局麵。
如果對方的口才和你差不多,要想取勝就看心理戰所造成的氣勢。
氣勢在說話時至關重要,如果對方的實力超過你許多,隻要心理上與人站在同等的地位,就可以發揮無比的威力,扳倒強敵。假如你擔心被對方在心理上壓倒,不妨細察對方的表情、服裝,從中找出對方的缺點,在心理上壯大自己。
造成強勢心理的辦法還有許多,如一開口聲音洪亮,就不會怯場,在服裝方麵,穿著體麵,也會信心大增。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千萬要調整心態,使自己心情愉快。這樣,對手有可能被你的氣勢壓倒,在心理上先丟了分。
人的行為與心境是交互的影響過程。如果你腳步輕快,心情必然是輕鬆的。不管和什麼人交談,隻要你保持眼睛的高度跟對方平等,精神壓力就會減輕。兩個心理學家,身高相差很大,走起路來,就像大人和小孩兒一樣,個頭小的在個頭大的麵前,總有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原因是雙方眼睛的高度不同,個頭小的心理上處於劣勢。如果遇到可能使你敬畏的對手,說話的時候切記要一直注視對方的眼睛,這樣,心理緊張感就會緩和。那些怯場的人也坦白承認:“怯場主要是緊張心理造成的。”
每個人都有強和弱兩個方麵,要讓“堅強的自己”和“懦弱的自己”在心中對話。堅強而樂觀的人,常常不肯對失敗有所回憶;懦弱而悲觀的人,常常不對過去的成功有所評價。人的本性,至為複雜,要讓樂觀、堅強麵占上風,讓悲觀、懦弱麵占下風,應該使“堅強的自己”打敗“懦弱的自己”。千萬不要在心裏想:“這一次,我很可能會失敗。”要反其言而行之,你一定要說:“不,這一次馬到成功。”有了這種心理上的優勢,必然會鬥誌高昂、信心倍增。
〖ML〗〖BT3〗22.巧妙利用權威效應
利用名人權威效應,說服者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權威性,這就需要在專業性和可信性上下工夫。既要提高知識水平,又要誠懇待人,這樣才能樹立威信,產生“權威效應”。
當代社會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科學知識極大分化,個人已不可能獨立地通曉一切領域的知識,而人們的求知欲又十分強烈。這就必然形成對各領域專家、權威的崇拜心理。這些權威人物的發言自然比一般人有力得多,更容易使人信服。
一個服裝商人,在東京市中心經營一家曆史悠久的西服店。他的經營很有特色,一些有名望的人,如電影明星或運動員,都到他那裏去定做西服。商人做的西裝價格都非常昂貴,但是,來光顧的客戶並不在意價錢的多少。有趣的是,這個經營者為了經濟起見,自己所穿的西裝卻是從百貨公司拍賣時購買的。一些不認識他的人第一次與他見麵時,總認為他的穿著是最好的,對他誇獎道:“真不愧是生意人,你穿的衣服的確和大家不同。”他在被誇獎時,一定會糾正對方:“不!我這衣服是從地攤上買的。”那些恭維他的人,聽了他這番話,反而感覺他十分謙虛。
另一個有名的建築師,也說過同樣的話。這位建築師在東京市郊買了一棟住宅。到他家拜訪的客人都說:“哇,好漂亮,真不愧是一流建築師蓋出來的房子。”這個建築商與前麵那個西服店的老板不同之處是,他會任由客人誇獎,然後再回答:“不,這隻是一棟西典式的舊房子,並不是我設計的。”可是來拜訪的客人怎麼相信呢?他們仍偷偷地欣賞著。
這兩個故事說明了平常人的心理。也就是說,平常人經常附和比自己優秀的人,或者權威者的意見和判斷,特別是在不太認識的人或不懂的事物前,自己無法判斷並下評語時,這種傾向尤其明顯,這就是“權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