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分析家懷疑聯邦公司是否發展得太快,但多半是承認,他們的計劃到目前為止是切合實際的。 評論家大衛·古特瑞說:“他們適時提供了適宜的服務,營運狀況極為良好。” 該公司在美國、 加拿大及海外,每年投遞6700萬件包裹,全靠電腦及2.6萬名員工的辛勤作業來完成,這些工作人員從頭到尾、 一絲不苟地照顧著每一份包裹的遞送。 全國各地分設有多處 “服務中心”,每日接受各代理店12萬次詢問及托運電話,他們用電腦登記顧客姓名、 地址、 托運物品、 核定運費、 計算折扣及提貨人員,這一切都在20秒內完成。 每天約有2500次電話詢問交貨情況,一有包裹遺失便立即加以追蹤查詢,保證準確無誤。
在聯邦快遞公司快速發展的同時,其競爭者自然也不甘落後。聯邦的競爭對手正積極發展隔夜投遞係統,許多公司都購買或租用飛機大肆招攬生意,有的還因用陸上運輸所費較廉而占了便宜。 弗瑞·史密斯開創的快遞業務已為國際投遞界注意,許多公司都在國際限時投遞服務領域中,競爭角逐、 力爭上遊。
在聯邦快遞公司,每夜的分運工作仍在忙碌緊張地進行,黎明前61架飛機陸續振翼起飛,各奔前程。 在機場恢複一片安靜之後,等待著的是另一個忙碌緊張的夜晚來臨。 每當人們喜出望外地收到快遞郵件的時候,自然會想起快遞服務的開創者弗瑞·史密斯。 因此,西方企業界稱史密斯是 “與時間競賽的人”。
聯邦快遞的高效與高速為史密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而史密斯與員工的勤奮工作則成就了他們的共同事業。 與時間賽跑,並勤奮努力地工作,是成大事者的一條 “終南捷徑”。
4.誰掌握了時間,誰就掌握了未來
我們的生活是以時間為單位來運轉的,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為就必須惜時如金,用最少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事,這是欲成大事者所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
節約時間是基本的運籌原則。 從時間中節約時間,用盡可能少的時間,辦盡可能多的事情,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極大地提高效率。 恩格斯指出,利用時間是一個極高級的技巧。 古今中外許多成大事者都想方設法把一般人不屑利用或難以利用的時間利用起來,下麵是成大事者總結出來的一些從時間中去找時間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1) 拒絕拖拉
辦事要拒絕拖拉、 疲遝,以免誤事。 英國著名的 《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一位閑來無事的老太太為了給遠方的外甥女寄張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的工夫。 找明信片要一個鍾頭,尋眼鏡一個鍾頭,查地址半個鍾頭,做文章一個鍾頭零一刻,然後,送往鄰街的郵筒,究竟要不要帶雨傘出門,這—考慮又去掉了20分鍾。 照這樣,一個忙人在3分鍾裏可以辦完的事,另一個人卻要一整天的猶豫、 焦慮和操勞,最後還不免累得七死八活。”有的人在工作中稍不如意,就放下不幹了或等待明天再幹,這樣一拖再拖,就有很多的事情給拖拉下來,而時間卻悄無聲息地流失了。 如果你有這樣的習慣,那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對付拖拉,有三種有效對待的辦法:第一,養成良好的習慣。
許多人的拖拉,是因為形成了那樣的習慣。 對於這樣的人,無論用什麼理由,都不能使他自覺放棄拖拉習慣。 因此,需要重新訓練,培養他們良好的積極工作的習慣。
第二,確定工作的重要程度。
一個人再拖拉,到了非幹不可的時候他就不得不幹了,正如房子著火了,他就不得不迅速逃生一樣。 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他就不會再拖拉下去,以免造成危害和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第三,委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