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文學評論家。
錢鍾書是江蘇無錫人,1910年生。錢鍾書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歲時考入清華大學外文係。
錢鍾書學習能力極強,就是在藏龍臥虎的清華,也表現得極富傳奇色彩。他曾立誌“橫掃清華圖書館”,把130萬冊藏書從甲字第一號(中文)和A字第一號(外文)通覽一過,還要批注。他上課從來不做筆記,有時還瀏覽其他書籍,一到考試時稍加複習便能考出優異成績。據查他清華畢業成績單,令人瞠目。
錢鍾書讀書4年,修了33門課。29門必修,4門選修。英文、法文、倫理學、西洋通史、古代文學戲劇、文學批評、莎士比亞、拉丁文、文字學、美術史。除第一年體育和軍訓課吃了“當頭棒”,其餘絕大部分是“金齒耙”和“銀麻花”。
當時記分法分五類:超,上,中,下,劣。分以E(金齒耙),S(銀麻花),N(三節鞭),I(當頭棒),F(手槍)標誌。分值分別為1.2,1.1,1.0,0.9,0。看錢鍾書第二學年成績單:英語,超;法語,超;西洋文學概要,超;西洋小說,超;英國浪漫詩人,超;西洋哲學史,超。錢鍾書這樣的成績,在文學院乃至全校是罕有其匹的。
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的錢鍾書,可謂藝高人膽大,學富誌不群。錢鍾書自小就喜歡臧否人物,現在到了清華園,看清了許多所謂學術名流的真麵目,就更狂了。他敢於挑剔中文係主任朱自清和哲學係主任馮友蘭的學問,也敢於質疑博學的父親,斷言父親的學問“還不完備”。畢業時,清華大學挽留他繼續攻讀西洋文學研究碩士學位,他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其證如此!但他狂得直率、自然、可愛、可敬而複可親。當然,這種“狂”是由淵博的學識作基礎的,據說,當時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凡是畫線的都是錢鍾書所為。
清華大學留不住錢鍾書,倫敦大學請他去英國,他也沒有應允。錢鍾書的父親當時在光華大學任中文係主任,召他赴上海到光華大學任教,就這樣,錢鍾書暫別在清華大學外國文學係研究院讀書的未婚妻楊絳,來到了光華大學。1935年春,錢鍾書參加了教育部第三屆庚子賠款公費留學資格考試,錢鍾書報的英國文學專業全國隻有一個名額,最終,他以絕對優勢名列榜首。
1935年夏天,錢鍾書與楊絳在無錫舉行了婚禮。婚後不久,兩人即相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深造。
1938年,錢鍾書與楊絳攜女兒回國,先後任教於西南聯大、國立藍田師範學院和上海暨南大學。在此期間,他出版了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詩學著作《談藝錄》等。新中國成立後,錢鍾書重返清華大學外文係任教,後轉入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50年,錢鍾書主持編譯了《毛澤東選集》英譯本。“文革”中,錢鍾書被逼去打掃廁所,但他依然保持著堅定的原則和立場,從未屈服。“文革”結束後,錢鍾書閉門潛心研究學問,先後出版了《管錐編》、《七綴集》等。1998年,錢鍾書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