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香古韻:茶典故34(3 / 3)

“境由心造”,茶境乃“和”之大境,營造這一大美之境,就需要一顆內蘊深厚,學養豐富的“心”,這個“心”是茶畫藝術創作的源泉所在。如何營造茶境,是茶畫藝術家首先麵臨的一大課題,要求畫家在重“技”的基礎上更要發揮“道”的張揚,技寄於道,技道相依相存。

一幅好的茶畫作品,技法、構圖固然重要,然更重要的是將畫中的每一物象都賦於其特定的文化含義,畫中的茶壺是茶文化的代言者,周圍的人物、景物都是為茶境這一主題服務的,他們都是與茶相關的文化個體,多個的文化個體相依相融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載體,這個載體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茶畫藝術作品。

茶境的構成由人境、物境組成,人境就是品茶者的身份、品格以及品茶者的多少而構成的一種人文環境。明代張源在《茶錄》中也對品茶者的多少作了精辟的分析:“飲客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所謂物境:就是品茗時的客觀環境,大到山野溪畔,小到茶屋、茶軒、茶亭;還有品茗的佐物(藝境),諸如:古琴、書本、木魚、棋局、茶壺、茶灶等;再到植物配景,諸如:鬆、竹、梅、蘭、菊、秋樹、蕉葉、荷花等,都是營造物境的重要因素。

在一幅茶畫作品中,人境與物境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含義。如:畫中置一僧人,僧人倚鬆而品茗,僧人、茶壺、鬆樹,構成了一幅很簡約的茶畫作品,此作品中的每一個物象都代表了各自的文化特質,僧是禪的化身,鬆(鬆竹梅蘭菊等,我謂之性情植物)所承載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曠達、清寂、正直向上的人格象征,茶壺恰恰融入了前二者的生命特質,是茶文化的化身,此三者自然地構成了“禪茶一味”的空逸、大虛、大和之境,“茶甌盡禪味,鬆杉真法音”的落款更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再如:於畫麵右下方畫一隱士,以茶壺、古琴伴之,左上方探一枯枝,枯枝上立一小鳥,小鳥愚拙而可愛,鳥看人,人看鳥,人與鳥視線的對話完成了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人與啞然的生靈之間的相互關愛,相生相存的默契,了了數筆,體現的是一種茶文化潤澤之下的人文關懷的“和”境。

營造茶畫作品中的茶境,對於作者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如書法造詣、構圖能力、文學功底等都製約著作品品位的高下。茶境的營造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隻有認知了茶畫藝術的起源、發展與現狀,以及茶畫藝術的靈魂所在,才能知道自己如何去將茶畫藝術發揚光大。

4.茶畫藝術的表現題材

(1)茶與四季

春茶圖配以春樹,春陽普照之下的人與茶和諧共處的畫麵。夏茶圖配以孤蓮一枝,在蓮與人的對語中,茶得到了理性的升華。秋茶圖配以落葉,人在品茗之餘,感悟時光荏苒,歎時光飛逝,映襯一種茶化的人生況味。冬茶圖配以飛雪、白梅,“知我平生清苦癖,清愛梅花苦愛茶”此句道出畫中品茗觀梅者的磊落胸懷。

(2)茶與文人四藝(琴、棋、書、畫)

琴作為高雅的文案清供,品格最古雅,聲情最清穆,最符合文人的審美情趣,也最宜茶境。“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孟郊),這種琴茶聯詠,既可入書又可入畫。弈棋是古代文人閑居必備之事,棋茶相詠的詩句如:“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唐陳陶),“堂空響棋子,盞小聚茶香”(陸遊)。

另外,書法藝術與掛畫賞畫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課,研習書法,品評書畫,墨香佐以茶香,實乃文人清事也。“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此聯道出一番文人雅懷。

(3)茶與性情植物

性情植物包括:鬆、竹、梅、蘭、菊等,因為這些植物具備了人的性情與品格,選擇哪種植物入茶畫,關係著茶畫之茶境的文化品位及對茶境文化意蘊的理解導向。如:鬆代表了堅毅、挺拔向上的人格;竹代表了正直、虛心、勁節的人格;梅代表了堅忍、耐寒的人格;蘭代表了審慎獨立的人格;菊代表了散淡清逸的人格等等。所有這些性格都與茶的秉性有著實質意義的聯係,所以這些植物與茶共處是相輔相成的和諧關係,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4)茶與文人生活四藝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

(5)茶與友情

一杯清茗,軟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烹一甌香茶與友人共品,是人間逸事。

(6)茶與文人大隱的生活狀態

如閑睡、清談、垂釣、觀魚、登高、策杖、訪友、讀書、消暑、觀月、觀鳥、歸隱、玩壺等等。以茶養素,以茶寄傲,以茶悟道,以茶修德。茶與文人的淵源是說不盡道不完的,茶的清、靜、逸、儉、真等等秉性,深深影響著文人禪士的生活,並深深植根於他們的生活中。

(7)茶與禪家

因茶與禪的特殊因緣,茶與禪是茶畫藝術創作的重中之重,茶境與禪境相通相融,茶在禪境中的表現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那就是禪茶一味的大和之境。

(8)茶與儒家

此類作品多以儒家警句體現,以書法配以茶壺、茶境小品為之,給觀者以品茶論道的警示。

(9)茶與道家

此類作品突出茶文化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闡述一種無為、散淡的人生境界。

(10)茶與茶詩

以茶詩為創作對象。

(11)茶與茶聯

茶聯是茶事藝文當中的一束奇葩,在平仄對仗當中體現了茶文化的博大與俊美,茶聯可入畫,也可以書法為之。

(12)茶與明清清言小品

清言小品是一種清逸俊朗、言簡意賅的文言小品,它們的作者不乏禪淨雙修、定慧俱足的高士,也不乏琴棋書畫諸藝皆精的才子,他們談玄論禪,評詩品畫的資本,發之口吻為清淡,訴諸筆端為清言,了了數言,切中要害,是茶畫創作不可多得的素材庫。如明代洪應明的《菜根譚》,清代張潮的《幽夢影》,明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等等。

(13)中國曆史上的著名茶人造像

如茶聖陸羽、亞聖盧仝、茶僧皎然、別茶人白居易以及陸龜蒙、皮日休、歐陽修、蔡襄、蘇軾、陸遊等中國曆史上的著名茶人。

(14)《茶經》

《茶經》的創作宜圖文並茂,以書法為之,間以茶境小品及各式茶壺,圖文相依,有張有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