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能說明什麼,最能夠表現出陳崇逢迎之才能的,是他在居攝二年十二月給王莽的一篇奏章。當時,王邑剛剛平定了東郡太守翟義反對王莽的起義,擔任監軍使者的陳崇向王莽報告大捷。奏書除了說王莽是“奉天洪範、心合寶龜”的“配天之主”外,還把翟義的失敗,完全說成是王莽個人意誌的勝利。他感歎王莽有“慮則移氣、言則動物、施則成化”的才能,說:“臣崇伏讀詔書下日,竊計其時;聖思始發,而反虜乃破;詔文始書,反虜大敗;製書始下,反虜畢斬;眾將未及齊其鋒芒,臣崇未及盡其愚慮,而事已決矣。”在這裏,陳崇賦予王莽以任意旋乾轉坤的神力,其一思一念,一紙詔書,竟然把翟義的10萬大軍打敗,其荒誕不經真的是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
正是由於陳崇出眾的逢迎之才,所以他才深得王莽的信任,並且隨著王莽篡漢陰謀的順利進行而不斷地加官晉爵,最終成為莽新王朝的佐命重臣。
其實,說到逢迎,清朝的李蓮英則更為突出。這個晚清的太監早年的時候也是一個潑皮無賴,後來自閹入宮。宮中太監不計其數,為什麼李蓮英會躋身於權貴之中呢?他靠的就是逢迎慈禧太後愛美而練就的梳頭的技術。
李蓮英是一個出身貧寒、自幼喪父的苦命人,經同鄉太監沈玉蘭介紹進宮當了太監。李蓮英在進宮的時候,已經超過了16歲,並且長得粗醜不堪。按理來說他是不可能接近慈禧太後的,但他是一個善於鑽營的人。西太後最喜歡梳一些流行的發式,那些梳發的太監沒有一個讓太後滿意。西太後又怕頭發落,太監每梳掉一根頭發,就要被打一鞭子,為此,為太後梳發的太監天天是垂頭喪氣。
李蓮英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心想: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不聲不響地溜出皇宮,往妓院跑,他當然不是去嫖妓,他是向妓女們學習梳頭的功夫。妓女們個個是梳頭的能手,李蓮英嘴甜手巧,又肯送錢,不到一月,他就掌握了這門事關他一生飛黃騰達的手藝。
回來之後,他自告奮勇說要給慈禧太後梳頭。梳頭的太監總管聽說他是梳頭高手,如同找到救星一般。李蓮英果然不同凡響,第一天當班,他就為西太後梳了一個時髦的妓女發式,贏得了慈禧歡心。不久,李蓮英就成了為西太後專門梳頭的太監。
李蓮英摸準了西太後的心思,梳頭的時候,還不時講些笑話分散其注意力,把梳掉的頭發悄悄裝進自己的袖子中。他梳的頭發既好看,又不掉發,深得慈禧太後喜愛。
就這樣,李蓮英靠著為太後梳頭發而當上了皇宮內務府大總管。由於他很受慈禧的寵愛,那些王公貴族和大臣都爭著同他交好。
31不要把投你所好者當知己
每個人都有各種願望和愛好,有的人就善於在這些願望和愛好上大做文章,他們會想方設法滿足當事人的願望和愛好,這就是“投其所好”。投其所好是一種諂媚術,投你所好者不是你的知己,而是別有用心的小人。
說起這投其所好的諂媚之術,晚唐的大宦官仇士良可是把其發揮得得心應手。聽一下他傳授給其他的太監們的經驗,便可知道。
他說:“我們這些侍奉皇上的人,一定不要讓皇上有閑暇的時間,因為,他一有閑暇就會去看書,進而去接納儒臣,然後再接受他們的意見。如此一來,他就會增長智慧,謀慮也隨之更加深遠。有了深遠的謀略之後,他就不會再看重吃喝玩樂了,也就不會再寵幸我們這些人了。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地去積聚錢財,供皇帝揮霍,讓他終日沉溺於在聲色犬馬,極盡奢侈淫靡之能事,使他樂而忘憂,沒有閑暇去顧及其他的事,這樣他就會厭棄和貶斥經書學問,那麼,萬事就可操縱在我們的手中了。”
仇士良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仇士良四十多年的太監生涯中,侍候過六個皇帝,他將每個皇帝都服侍得好好的,在他專權的二十餘年中,一共有兩個藩王、一個皇妃、四個宰相死於他的圈套之中,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皇帝對他是多麼地信任,也充分說明他的諂媚之術的高明。
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即位隻有幾個月的唐順宗李誦得了一場大病,變成了啞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太子李純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和貼身太監仇士良一同進宮逼皇上退位。
無奈之下,順宗提筆寫下了他的最後一道聖旨,說道:“朕不幸身染惡疾,長期已不能處理朝政,這樣於國於民不利,特此下詔,傳位於太子李純,望朝中文武大臣盡力輔佐,不得違背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