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山的思念
?
???幾度杏花雨,幾度霜葉秋。在我生命的長河中,曾得到過許多老師的恩惠。那些曾與老師們交往的片斷就像一部部電影,時常在我腦海中回放,令我銘刻在心。又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在歲月的衝刷下更加鮮亮奪目了。在北方的那座美麗城市,曾留下我年少時串串美好的記憶。
??我的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的王久芝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憶中王老師白暫的麵龐、明亮的眸子裏流露出一絲嚴厲,她教我們數學和語文。王老師講課生動逼真,充滿情趣,她經常自製一些教具,如幻燈片、卡通圖片等,通過形象逼真的畫麵來加深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她的授課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效果,經常有一些外校的老師來聽她講課。
??她經常說,學生階段的學習就如同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堅實的地基,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習,長大以後才能有成就。有一次,在王老師的辦公桌前,我看到她所用教材的空白處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筆記本也是記得滿滿的,不禁大吃一驚,我知道這叫備課,那時我才體會到老師的辛苦。難怪老師的課講得這麼動聽,連我這個上課好走神的學生都能被她吸引住。
???我生性膽小靦腆,在班裏不大愛說話,但第一次上台時的情景至今令我難忘。一天,王老師教我們朗誦一首詩,記得那首詩很長,意境很美,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然後她從班選出幾名同學表演詩朗誦,準備參加學校的文藝演出。我有幸被選中。接下來的幾天,放學後王老師都安排我們留下來排練一會,她讓我最後一個朗誦,且必須充滿深情,聲音高昂。她對不滿意的地方一遍遍地耐心糾正。後來我覺得耽誤了回家玩的時間,練得不耐煩了,就故意不好好讀,希望老師將我換掉。小把戲逃不過老師的眼睛。她見我還是漫不經心的樣子,不禁怒眼圓睜,嚴厲地訓斥了我,嚇得我不得不認真起來。後來的幾天,她不斷鼓勵我參加,並一遍遍教我發音。記得王老師說:“你有這個特長,就應該朗誦得更好,要給大家做個榜樣。”在全校文藝演出那天,王老師為我們化了妝,當我和其他幾位同學身著盛裝站在舞台上時,我感到從來未有過的新奇,看到舞台下老師期待的眼神,我鼓足了勇氣,抑揚頓挫、飽含深情地朗誦起來。我的聲音從話筒裏傳出去,響徹整個校園……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王老師麵帶微笑,眼裏閃爍著淚花。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登台,我感到是那樣美好。後來學校每次有活動我都積極參加,也經常得到校領導、老師的表揚,我想這都得益於王老師的嚴格要求和諄諄教導。
???可惜第二年王老師就轉到其它學校任職,從此我再也沒有見到過她。但與她的交往永遠鐫刻在我記憶深處,她教誨恰如一股甘泉,滋潤著我的心田。走上社會後,我經常參加單位組織的文藝、文學活動,並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如今,王老師的話時常回響在我的耳邊:特長可以決定一生,要不斷學習,讓特長更長。
???在那個都市裏,有一座雄偉多姿的名山——高爾山,那時我所在的學校就在高爾山附近。上小學五年級時,班裏來了一位到我們學校實習的姓王的老師,擔任我的班主任,她高高的個子,清秀的臉龐,讓人感到和藹可親,課間她經常跟我們一起做遊戲,同學們有什麼心裏話都願意同她說,我們都把她當成了知心姐姐。
???星期天,她常帶著我們去野外郊遊,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增長了課外知識。有一次,在登上學校附近的高爾山之後,看到整個撫順城盡收眼底,四周山脈綿延不斷,煙霧繚繞,還有山上那些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都使我興奮不已。回到學校後,她讓我們每人寫一篇作文,我就將自己看到的景色在腦海中整理加工一番,寫成一篇遊記。沒想此文竟到得到了王老師的讚賞,她將我寫的作文給全班同學讀了一遍,邊讀邊講評,並對我誇獎一番。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但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
??在一次班會的前一天,王老師拿了幾篇演講稿,分給幾位同學,讓我們熟悉一下,做好演講的準備。班會上,我演講的那篇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激情澎湃地將其講完,大家都說我講得好。從那時起,我了解了少年時的周總理,他偉大的理想、崇高的品質一直激勵著我。
??教室後牆上有一塊大黑板,內容一星期換一次。我是班裏的宣傳委員,負責辦板報。開始,每到周末,我都為設計板報樣式感到格外頭疼。王老師好象看出了我的心事,就找了些報刊雜誌等供我參考,還教給我寫板書及繪畫技巧,她對我說,這對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千萬不要灰心,要相信自己。在她的指導下,板報的內容漸漸變得豐富起來,圖案也越來越新穎。每到星期一,老師和同學們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欣賞我辦的板報。看著他們認真欣賞的情景,一種收獲的喜悅湧上我心頭。
??實習結束了,王老師即將離開我們,在告別會上,王老師話還沒說完,就抽泣起來。同學們舍不得她走,都哭了起來。我也哭成了淚人。臨別時她給我們每個同學都寫了贈言,她在我的日記本上寫道:“你多才多藝,美麗可愛,希望你大展宏圖,擁有一份美好人生。”她的話永遠印在了我的記憶中,也給了我莫大的信心。如今,每想到撫順,就想到高爾山,它是我們師生情誼的見證。
??如今,站在魯西南這片沃土上,我常常遙望北方,越發想念那座小城了,想念那座曾為這個城市帶來生機的高爾山,想念我的那些老師。
(2008.12《詩文雜誌》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