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獨語5(1 / 3)

追憶父親

一直以來,提起“父親”這兩個字,我都會忍不住落淚,那是一種說不出的痛楚。幾年前,父親因公出差,下車後心肌梗塞發作永遠離開了我們。我悲痛萬分,跪在父親的靈前,久久地凝視著父親的遺像,沉浸在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中,似乎這一刻,才真正領悟了我的失去。

父親生長在魯西南的一個鄉村裏,1965年父親考取了大連工學院(現在的大連理工大學),1970年被分配到北方的一家國有企業裏。那時我家住在廠裏,為了照顧我們他放棄了出國深造等機會。記憶中的父親非常忙碌,家裏經常客人不斷。由於他為人厚道,樂於助人,單位裏誰有困難都願意向他訴說,誰有技術上的難題也都願向他請教,他都耐心細致地解答。不論哪裏的機器壞了,他都能及時趕到並快速修好。即使在深夜,我也常聽到上夜班的叔叔把他喊走。他一心撲在工作上,踏踏實實,任勞任怨,為廠裏設計了多台機器並得到廣泛應用,為單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家裏的牆上掛滿了他的獎狀和獎牌,各種榮譽證書更是數不勝數,可他從不當回事。那時廠裏效益非常好,設施比較完善,圖書室、職工食堂、托兒所、澡堂等應有盡有,為職工解決了後顧之憂。職工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廠裏經常舉辦運動會、文藝彙演、看電影、扭秧歌等活動,為企業的發展增添了幾分情趣。

然而隨著私營企業的增多,他們廠麵臨著競爭,開始走下坡路。實行承包租賃後不到五年,由於管理不當,企業開始虧損,工資難以發放。為了搞創收,父親毅然決定承包他所在車間,成立一個新部門——撫順市飼料添加劑技術開發公司。父親開始穿梭各地聯係業務,鞋子磨破了,腳打起了泡,每天太陽還沒升起就出門,夜裏頂著星星回到家寫分析報告。父親是實幹家,有時工作起來連續十幾個小時,經過父親堅忍不拔的努力,勤奮踏實的工作,公司的經營發生好轉,每月還能向廠裏上繳一定數額的利潤。父親在工作上盡心盡力,承包公司四年來,他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他對員工的生活關心備至,對有實際困難員工的請求從不推托,盡全力去辦。身為經理的父親收入並不比別人多,他也一直保持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靠廉潔和勤勉感染和帶動周圍每一位員工,在他身上更多體現的是他那農民般的淳樸和憨厚。他始終精打細算過日子,從不肯在自己身上枉花一分錢。為單位節省了大量的資金。

父親對烹飪頗有研究。家裏來人他總是忙著下廚房,他很會統籌時間,不到半個小時一桌豐盛的美餐就會呈現眼前:東坡肉、醬驢肉、炸牛排、豆瓣魚、溜三樣、酸菜豆腐湯……親朋好友都喜歡到我家做客——享受父親的傑作。每到冬季,父親會醃製各種鹹菜,像雪裏紅(雪裏蕻)、地瓜梗、鬼子薑等是每年的家常菜。最令我難忘的是父親醃製的朝鮮辣白菜,色香味美,鮮辣可口;吃進嘴裏,滿口生津,齒頰留香。有一天我放假回家,看見係著圍裙的父親從香氣撲鼻的廚房裏探出身來,驚喜地說了聲:“紅梅回來了,肚子一定餓了吧,還有幾分鍾菜就好了。”望著父親忙碌的身影,我鼻子一酸,眼淚簌簌地流了下來。

父親生活一向簡樸,一件穿了十幾年的衣服也不得丟掉,母親給他買了一件新大衣,他愛不釋手,小心地將它放在櫃裏舍不得穿,但他卻經常對周圍生活困難的同事朋友糠慨解囊。父親對我的要求一向嚴格,他也從未誇獎過我,他對我的期望值很高,可我卻總是令他失望,直到我走上工作崗位後才逐漸體會到父親的深意。他曾對我說:“哪有像你這麼粗心的女孩子?你如果細心一點,勤奮一點,什麼學不會?”年輕氣盛的我有時還跟他頂撞,引來他一陣陣歎息,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

父親學識淵博,思維敏捷,他經常教導我博覽群書,做個知識麵廣的人。他常說:“人活著就要有誌氣,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能無愧於此生。”他是學機械的,在化工、農業等領域也頗有建樹,然而卻沒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才幹。來到鄆城後,他擔任某企業的技術顧問,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就將一個舉步維艱的私營企業起死回生,使之年收入達到上億元,為鄆城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餘熱。

父親去世後,我一直在遺憾和自責中度日。常言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人一生中最大的恩人,就是生我養我的父母啊!父親啊,您的愛是深沉的,然而那時我卻沒能體會到。現在我擁有了很多,卻唯獨沒有報答您的機會啊!

父親沒有給我留下錢財,但卻給了我一筆精神財富,那就是勤勞質樸,不斷學習,超越自我,永不停息……

2007年8月榮獲菏澤市首屆“牡丹文學獎”

您的身影

每年的母親節,我除了在心裏為母親送上祝福外,從沒為母親獻上隻字片言,不是冷漠,不是麻木,是不忍寫,是不敢寫,也是笨拙。每當想到母親,那種情感的一瞬間大量鬱積,使我的文思暫時阻塞,大腦常常短路,以至語無倫次,無法動筆。每當母親這兩個醒目的大字在腦際閃動時,便會感到胸中湧動著一股無形的情感,落到手中卻似千斤重量在敲擊著平靜的鍵盤;每當看見母親那被生活的磨難壓彎了的脊背,那瘦小的身影,每次望著母親那張日益消瘦臉上那雙疲憊而期待的目光,縱使千言萬語也會瞬間劃為烏有,讓我無言以對;縱然世間流傳那些關於母親的詩章的總和,也無法到達母愛那樣的深度,也無法詮釋那樣的無私。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加班回來看到媽媽留在桌上的字條,說是帶著岩岩出去買東西,可是過了好久好久她們還沒有回來,我很擔心便出門去找,在繞過了好幾條街道後,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瘦弱的身影正倒推著一個嬰兒車往家趕,因為當時十點多鍾,雖然嬰兒車有頂棚,但太陽正好從東方上空斜射過來,媽媽怕岩岩曬到,便倒推著車子,再加上縣醫院門口的凹凸不平,看到媽媽極其費力的樣子,我的眼睛濕潤了……

???一件件小事的疊加,透露出一個老人平凡外的偉大,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和妹妹就都是在母親這樣的嗬護下成長起來的。所以我最應該寫的就是媽媽和岩岩的故事,我要讓岩岩知道是誰啞著嗓子給他念故事書,是誰風裏去雨裏來騎著不太穩的自行車來回照顧他,要讓他知道除了爸爸媽媽的愛,還有姥姥那更偉大更無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