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夢想和心境,你就會擁有一份怎樣的人生。
真正的勇士
一天下午,我看見一位曾認識的年輕男子為一件小事而與同伴爭得麵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想要大打出手,我趕忙相勸。誰知他越發來勁,架式更凶了。我隻好連連搖頭,離開了,心中感慨:即使他勝利了又能怎樣呢?傷了和氣,傷了友情,如果不慎將對方打傷了,還要承擔責任和譴責。
生活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類似上述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衝突,更是普遍。青年人血氣方剛、年輕氣盛、不願吃虧,有時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男子漢氣概,越是有旁觀者,就越易因一些瑣碎小事而動幹戈,最終卻是兩敗俱傷。
我最不喜歡這樣的爭強好勝。現在社會上流行著比吸煙,比酒量,比排場,看義氣,賽膽量等等毫無意義的攀比,實在令我所不齒。
蘇軾雲: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此不足為勇也。
那隻是為了爭一時之氣,為了一己之私。真正的勇士是那些處亂世危難而不驚,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勇於擔當,為大眾謀最大的幸福,奏響時代最強音的人;真正的勇士是胸襟寬闊、心境如水之士,是胸懷大誌、樂善好施之人;真正的勇士是憂國憂民,有遠大抱負者,是具曆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之人;真正的勇士是不計私名小利、淡化得失之人;是謙遜大度、溫和淵博之人。在危難關頭,他能首當其衝,迎接挑戰;在朋友遇到困境之時,他能伸出援助之手盡心盡力;在別人幸福時刻他也會感到由衷的欣慰。他不論從事何種職業,位居何種地位,處在什麼地方,都能夠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安於平凡,不計名利。即使身居要職,也能夠非常謙恭地待人接物,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百姓做事。他絕不居功自傲、目中無人、唯我獨尊。他能使整個企業煥發活力,能使周圍群體相處融洽,甚至能挽救整個民族的利益;他會有範仲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能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高風亮節。小到一個團隊,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這樣的勇士。
古往今來,真正的勇士層出不窮,像古代的孔子、範仲俺、蘇東坡、嶽飛,像現代的毛澤東、鄧小平、雷鋒、焦玉祿、孔繁森等等,他們有的為推動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有的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他們稱得上真正的勇士。
譚嗣同,一個華蓋滿京華的文儒,一個力薦立憲改革的領袖,一個慷慨就義的勇士,他曾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邁和悲壯,他留下的是一個知識分子以生命為代價的最大勇氣和“為天下蒼生計”的良知。
魯迅先生是一位心係祖國心係百姓的真正的勇士,一位為祖國而奮鬥的戰士。他表情堅毅,持著閃光的銀色利劍,遊走於濁世間,消除困苦,撒播光明。他曾說過:“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先生的身姿永遠挺拔,意氣風發。
勇者無敵,因為他們胸懷大仁大愛,長存浩然正氣。
二 憶海拾珍
那些散落的記憶
暖我一生的人
每當父親節,我便會想起父親,也會想起那支歌。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隻嚐了三分/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您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
隨著音樂的起伏,父親熟悉音容和背影閃現在我眼前。詞曲深情質樸真切,歌聲潛入心脾,催人淚下。加上劉和剛特有的清澈渾厚、極富磁性的嗓音,那發自肺腑,情感濃烈的深情演繹,觸動每個聽眾的心弦。每當聽著這首曲子,父親生前的一幕幕場景就會浮現眼前。
父親去世已經十年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不經意間就會有許多往事浮現眼前。流逝的歲月絲毫沒有衝掉記憶的河床,反之往事愈加清晰,緣由日漸明了。十年間我的內心深處一直忍受著煎熬和哀傷,所以我盡量多做些事,盡量不讓自己閑下來,否則就會想起過去,想起父親。隻有在忙碌中我才是快樂的。我時常感到父親其實就在我身邊,我總能不經意間想起他的某句話或某種神情,以至於我一直不敢懈怠前進的腳步,依然保持著對生活對工作的熱情和生命的激情。因為我知道,對已故的親人最好的報答就是——實踐父親的要求,好好地活著。
印象中的父親是和善慈愛的。小時候,他每次外出回來,總能給我們帶來好多禮物。每到此時,我和妹妹都興奮地拉過他的行李和皮包,打開拉鏈,迫不及待地將小手伸進包裏,什麼糕點呀、鹵肉呀、糖果呀、玩具呀,還有圖畫書和花裙子,每當我們從他包裏翻出他從外地捎來的諸如這些東西時,我和妹妹都會樂得直蹦高。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爸爸的皮包就好像一個百寶囊,總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讓我不時會有些許的遐想和期待。記憶最深刻的是,在我五六歲時的一天,他從大連出差回來,竟然帶來好多螃蟹。那次父親外出時間最長,估計有兩個來月,期間年幼的妹妹想爸爸,時常念叨,有時手捧著爸爸的照片開始嗚嗚地哭。待到爸爸推開門,走進家裏的那一刻,妹妹迅速地撲到爸爸懷裏又哭起來,我隨後也擁了上去,好奇地問:“爸爸,你怎麼這麼久才回來啊?”“你們看,我帶來了什麼?”爸爸笑嗬嗬地指著地上兩個鼓囊囊的大提包,我跟妹妹開始搶著打開包。“小心點!”爸爸攔住了我們那迫切的小手,示意我們不要動。隻見他從一個大黑包裏拿出了兩個很大的塑料筒,裏麵乘滿了水,水裏好像有黑呼呼的東西在動,我頓覺眼前一亮:“是螃蟹!”我大喊道。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活螃蟹。共十隻大螃蟹和十來隻小螃蟹。爸爸找來一個稍深一點的大盆,將兩個塑料筒裏的螃蟹連同水,一同倒進大盆裏,又用一個大大的紙板蓋住,怕它們跑。我蹲在盆邊掀起蓋子,開始觀察起這些鮮活的小生命,它們簡直太可愛了。大的大,小的小,幾隻小螃蟹在水裏活蹦亂跳的,有的遊到了盆邊,開始向上爬,待爬到盆沿上,又掉到盆底了,它們隨即開始了快速地“橫行”起來,爬行速度越來越快,兩隻小小的眼睛一動一動的,那雙大鉗子一張一張的,我好奇地看著,忍不住地笑出了聲,撲鼻而來的鹹鹹的味道,讓我感到仿佛自己真的到了海邊。這鹹鹹的味道,是爸爸從海邊帶來的海水散發出來的,他是怎麼想辦法乘上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帶過來,且讓它們存活的呢?他得費多大的勁兒呀!我開始佩服起他了。爸爸無論幹什麼都能想出很好的辦法,生活上平時不善言辭的他,常常想出獨特的點子,總能出其不意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他隨後用手拿了一隻大個的螃蟹裝進一個布兜裏,叫我給鄰居送去。我一共送去了六次,分別送給了我們一個樓層的劉大爺、李大爺、王阿姨、李奶奶家等。第二天,他又將幾隻小螃蟹分別送給了來我家玩的小朋友,他們每個人端著小盆或空罐頭瓶各自盛著小螃蟹,美滋滋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