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吃慢26招25(3 / 3)

(1)雇傭並保留有才幹的人。高成長的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才,你要能夠把最好的人找出來,而且要能夠留得住他們。

(2)開拓市場,客戶溝通要有市場,要能夠開拓市場,要能夠和客戶有密切的溝通。人和客戶是很重要的。

(3)將戰略變為可實施的計劃。如果你有人有客戶的話,還需要把戰略變成可實施的計劃。

(4)獲取資本,控製現金流。如果你有人有客戶,又有策略的話,你需要什麼?需要錢支持你的成長,成長公司裏邊最缺乏的是現金。

(5)根據客戶的需要開發新產品或服務。有了市場之後,有了客戶之後,還需要不斷增加產品線,開發新的產品,開發新的服務才能維持成長。要不然的話,隻有三板斧,打完三招就沒有了,你不能連續維持成長。

(6)充分利用技術優勢。要曉得怎樣用你的核心技術優勢,而且集中在專長的地方,這是很重要的事情。策略發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如果你的方法裏麵沒有運用到你過去的技術優勢,你就要冒很大的險。

(7)發展長期戰略計劃。又有人又有市場,又有資金的話,就要看遠景是怎麼樣的了。一個想要持續高成長的公司一定要有長期發展的目標和相應的戰略計劃。

(8)有選擇的進行兼並與收購。思科上市後,用上市籌集的錢收購其他相關企業,所以很快變成一個比較大的企業。

(9)為雇員創造一個開放的工作環境。鼓勵他們創新,安心讓他們做最好的事情。

(10)領導班子的轉換。一個成長型的公司,在不同的情況之下,不同的成長階段裏,需要不同的領導風格。公司在初創期風格都比較獨裁一點,而成熟公司的管理就要專業得多。

所以十大挑戰概括了從最基礎的人、客戶和資金。人財物有了後,要有策劃,要繼續成長。

如果用同樣的問卷在中國來問的話,很可能十大挑戰基本是一樣的。

成長型公司:在活力與危機的平衡木上行進

一個成長型的公司,一方麵要保持活力,一方麵要防止危機的發生。既要維持活力又要有高增長高收入。公司在高成長的時候,員工的滿意程度會增加,股東回報率也會增加,而且會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但同時,一個高成長的企業,會有很多潛藏的危機,其中最關鍵的一個是缺乏資金。一個快速成長的企業一年成長30%、40%、60%,這種公司需要很多的資金進來.光是流動資金就需要很多,才能支持這個企業成長。

權力的集中與分散。對一個發展很快的企業,剛開始的時候權力要集中。繼續發展的時候,公司越來越大,權力要分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分權,還是集中權力,所有決策由公司領導來做的話,對市場的了解就會不夠深刻不夠敏感,就會引起危機。

CEO有可能會累垮。一個發展快的企業需要職業經理人,如果不及時引進入,就會做到精疲力竭,對成長公司來說是很大的轉型。

投資者對這個企業的預期太高。有時創業者為了融資,對投資者編織很好的夢,但當這個夢不能實現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問題,投資者會施加很大的壓力。

大家是否知道最早一家製造可移動電腦的公司叫什麼名以快

在康柏還沒有出來之前,有一家叫奧斯科的公司是最早發明移動電腦的,當時非常成功。後來不到三五年就倒閉了,為什麼?它成長太快了,資金跟不上,到最後缺錢,宣布破產了,奧斯科的失敗給了康柏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奧斯科是最早最有創意的一個公司,最後還是讓更有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康柏公司戰勝了。

德勤的成長基礎理論

德勤根據對企業的廣泛調查,建立出一套所謂成長基礎的理論,研究高成長性企業怎麼克服不同的挑戰,怎樣保持活力?我們覺得,一個企業要成長,要延續性的成長需要有三個重要的方麵。

(1)要有獨到的思路,獨到的策略,建立一個所謂商業運作漠式。

(2)要有獨特的能力把你的思路實施起來。

(3)在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有獨特的成長文化,讓公司的全部精力集中幫助公司達到成長的目標。

這三個要素,思路、能力和文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作用。

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他最重要的是要有獨特的思路。他注重怎樣創造新的觀念,新的商業模型。如果在創業期已經證明商業模型是可行的,在成長期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開拓,這就需要有足夠的能力來支撐。所以對成長期的企業,企業領導的重點是怎樣注意企業管理係統的開發,公司的基礎建設能不能跟得上。企業到了成熟階段的時候,就需要一方麵保持增長,一方麵要再創造。這時,公司規模已經很大,需要有獨特的企業文化才能集中大家的能力,不斷推進企業的發展。

成長策略的核心:市場、渠道、服務

策略是什麼,簡而言之,要點就是三個:

(1)市場和客戶在哪裏,他們的需求是什麼;

(2)根據他的需求你怎麼把你能夠提供的服務與它融合起來;

(3)經過什麼樣的渠道賣給客戶。

比如ASP,看到企業需要有一些電腦信息化的功能,自己本身不一定有這種專業,不一定有時間搞自己的信息中心,所以ASP可以提供這樣的信息服務,渠道是通過互聯網提供這種服務。所有的策略都是這三塊:市場、渠道、服務。你的成長策略就應該圍繞這三點。

即使知道市場有這個需求,可以提供這個服務,可以通過這個渠道,這還不夠,還要考慮自己的市場定位和其他的競爭者有什麼不同。如果你的市場定位和其他的競爭者相比沒有獨特的地方的話,你也隻是其中的一個競爭者了。如果要構建高成長的項目,有時候需要先做一個版本去實驗,如果需要改良再改良。不一定每一個好的主意一次就成功的,有可能要經過很多次的嚐試。

成長的四種基本策略

成長的策略可以有四個不同的方式:

第一,可以用現有的產品針對現有的市場怎麼增加銷售量。比如說電信行業,現在提供電話服務給現有的顧客,現有的顧客每天打過幾次電話,你提供同樣的服務,但是針對同樣的客戶,你怎麼讓他多打幾次電話。通過滲透現有的市場,雖然不改變市場占有率,但是銷售收入會提高。

第二,用現有的產品去打新的市場。如果過去主攻北京和華北的市場,現在可以設法把原來的服務帶到華南、華東,這就是進入不同市場的成長策略。

第三,也可以針對現有的客戶提供新的服務給他。如果是一個電話公司擬提供電話服務,你可以提供新的附加價值的服務給他,開發新的產品、新的服務。

第四,是比較危險的,找新的市場,找新的客戶,用新的產品去打新的市場。就比如你本來搞電信,卻去美國開發一個新的電影公司。

策略可以從四個方麵走,在走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是在市場中領跑還是跟著市場走。跟著走,走的比較慢,但是比較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