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吃慢26招25(2 / 3)

三條鬣狗可以把一頭斑馬分吃掉,一條狗吃頭,一條狗吃尾巴,一條狗吃肚子,它們為什麼能把一頭斑馬吃掉?“鬣狗經濟”是指江蘇、浙江一帶的企業的經營發展,“斑馬經濟”是指內地企業的經營發展。《動物世界》欄目裏,三條鬣狗把一頭斑馬吃掉,一條狗吃頭,一條狗吃尾巴,一條狗吃肚子,它們為什麼能把一頭斑馬吃掉,是因為鬣狗分工明確,配合緊密。

江蘇、浙江一帶這類企業很多,分工很細,專業化水平很高。在每個企業專營的領域內做的很大,這樣就產生了規模效應,成本大幅度降低,極具競爭力。這就是“鬣狗經濟”,也是區域經濟的一種。

因此,我們在做企業時,不要想著從頭到尾我都做,想著如何擴張,拉動生產,拉動銷售,打廣告等,什麼都做,這樣反而什麼都做不好,沒有競爭力。

募股是為別人打工,負債是為自己打工;募股培養企業家,負債培養資本家。

企業融資有很多渠道,找貸款、發股票、職工集資等等,但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募集股份,一類是負債經營。

中國的企業現在都有“上市情結”,認為隻有上市了,企業才是成功的。其實,一個效益好的企業,是選擇負債經營還是募集股份,應該考慮它的利弊。

1.考慮企業現在的效益和未來的發展前景

對一個好企業,如果負債經營、募集股份,這兩者都可以實現,它就不一定要上市。一個非常好的企業,外部投資是給別人機會;一個非常差的企業,外部投資是套別人的錢。好的企業應該把機會留給自己人,這個道理很簡單。

有很多的企業,如貴州茅台酒廠、上海交大昂立公司和浙江華立集團,他們的效益都相當好,前景也不錯,但他們都在跑上市。其實他們並不是非要上市不可,你們的主要經營點應該是負債經營,找貸款,並且你們找貸款是很容易的。

2.應該考慮通貨膨脹率

現階段是企業進行負債經營的最佳時期,也是改革開放以來貸款利率最低的時期,企業有一個時間比較長的項目時,一定要考慮通貨膨脹。

募股是為別人打工,負債是為自己打工;募股培養企業家,負債培養資本家。海星集團的榮海總裁,募股以前,企業100%是自己的,募股之後,企業可能70%是別人的,30%是自己的。企業的自有擴張要考慮到用智、用人、用關係、用市場。

資本經營和原有產業是兩張皮,一般來說,最好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擴張的一個手段,而不要把資本經營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展開。

企業資本經營要注意三大問題:

問題一:怎樣把資本經營和產業經營相結合。

企業經營者一定要處理好股東、董事、董事長三者之間的關係,要把三者之間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企業的資本經營優勢和產業經營優勢都能得到保證。如果再有一個網絡優勢,那就更厲害了。

問題二:資本經營對企業來說有雙重含義,有兩種性質。

(1)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經營的一種手段。

(2)把資本經營作為企業的一項獨立業務時,資本經營和原有產業是兩張皮,沒有什麼關係。對一般企業來說,最好把資本經營作為產業擴張的一個手段;而不要把資本經營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展開。

問題三:資本經營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兼並。

企業兼並一定要考慮自身的優勢,在這方麵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案例。

西部發展不僅要注意增量的擴張,更要注意存量的擴張。一個企業向外轉移、向外擴張,要看你能給對方什麼東西,你有什麼優勢。企業兼並成功的案例表明:要能夠向對方表明自己有能力做到自給,能夠給資金、給品牌、給網絡。

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帶動企業高成長

在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國際資本市場的大門對中國企業是敞開的;如果與國際資本市場有很良好的溝通,將有助於融資的進行;最關鍵的要素則是企業自身的條件,最誘人的條件莫過於打造高成長企業。

中國企業要打進國際資本市場應該考慮三個方麵。時機、條件、溝通,一要時機到位,二要條件到位,三要有適當的溝通。在這三方麵都到位的話,中國IT企業打進國際資本市場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一個問題:融入國際資本市場要看時機全球經濟衰退使目前的國際資本市場處於困難時期。美國納斯達克股市,2001年IPO上市公司數量大幅減少,最高點是在6月份的14家公司。而在2000年8月,這個數字是60家。

在2001年,風險投資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逐漸下降。2001年的第二季度與2000年第一季度相比,風險投資交易數量下降了近60%。

·國際資本市場的蕭條並不意味著國際資本市場的大門對中國企業已經關閉,相反,中國經濟的增長正在吸引國際資本的注視。

中國已經加入WTO。中國總體的經濟增長比全球高三倍,中國是7%,全球估計低過2%,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全球的亮點,所以一定有很多人投資進來。中國企業要打進國際資本市場的話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大環境讓他們可以看到投資的未來價值。

第二個問題:融入國際資本市場條件——打造高成長性企業

要融進國際資本市場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一定要變成一個高成長的公司。因為中國本身是高成長的經濟,而且電信行業在中國市場是成長最快的行業。中國經濟7%、8%的成長,電信行業起碼要有20%到25%的成長,如果在這個市場裏邊不能夠維持起碼25%以上的成長的話,可能就吸引不了投資者。在中國的電信行業要真的成功的話,沒有30%、40%的成長,很可能沒有太多吸引投資的條件。在高成長的經濟體中,又處於高成長的行業裏,你的企業必須出類拔萃,如果不能做到高成長是沒辦法生存下去的。

對高成長公司的獨家追蹤調查

有關機構對五百多家企業進行了20年的追蹤研究,我們比較企業對股東的平均回報和它的銷售收入的成長。通過比較,發現一個重要的事實:高成長帶來高回報。年成長率低於5%,同時股東回報低於10%的企業,球狀大小代表有多少家公司,顯然,這樣的企業是最多的。

在股東回報率大於20%的企業中,顯然,更多的是像微軟這樣每年成長率高於13%的企業。也就是說在美國的市場,這20年中,高成長的企業能夠給股東帶來高收入高回報,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發現。

同時,要維持高成長很不容易。

有關機構針對200家成長最快的公司進行20年的跟蹤,發現平均六家高成長企業裏邊隻有一家能夠保持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而且一旦公司成長慢下來,在未來的5年隻有33%的公司能夠恢複高增長,所以高增長是不容易維持的。

高成長公司的十大挑戰

有關機構針對全球600個高級管理人員,在一些成長高的公司和成長低的公司裏邊做調查。想辨認一下高成長的公司和低成長的公司有什麼分別,企業的重點有什麼不一樣,根據那個調查結果我們發現,高成長的公司,他們最重視十個方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