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吃慢26招16(3 / 3)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係:用“成也配送,敗也配送”來形容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係是恰當的。可以說,電子商務是信息傳播的保證,而物流則是執行的保證,沒有物流,電子商務隻能是一張空頭支票,物流是衡量一個企業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1999年9月,海爾集團成立了物流推進本部,著力進行海爾集團的物流重組和物流改革,並把物流能力定位為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從而達到以最低的物流總成本向客戶提供最大附加值服務的戰略目標。

現階段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作業模式

按照上文所述的二分法,我國目前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有:傳統大型製造企業;兼營或專營電子商務的網站。下文按照這種分法闡述。

1.大型傳統製造企業

由於國內企業的信息化起步較晚,因此其物流體係是一種企業(集團)銷售公司(部門)的服務體係,其特點是:其一,一般隻有從生產基地到到銷售點的物流,而沒有從銷售地到消費者(客戶)手中的配送;其二,以物流和資金流的相向運動為主,而信息流和商流處於次要地位;其三,一般建立了以銷售總公司(部)為核心的分公司和代理商體係;其四,分公司和代理商負責轄區內銷售網點的建設與管理;其五,物流中的倉儲,運輸,包裝均由本公司承擔。沒有實行第三方物流,所有的物流都由本企業承擔,企業在物流方麵的成本較高。在國內,有為數不多的企業建立了ERP(Electronic Resource Planing企業資源計劃係統),如聯想集團,海爾集團初步進行基於原有銷售網絡的電子商務物流。大多數製造企業,處於信息化的第一階段,即僅將企業概況,產品信息進行上網宣傳。因此這種傳統模式相當於被動地等待顧客的需求。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依靠這種較複雜的體係,顯然使企業的成本增大,應對市場不夠靈活,因此,將物流配送業務交付專業物流公司,不朱為一種好的決策。

2.網站物流

2000年我國的電子商務網站數量大增,涉及圖書、禮品、服飾、日用品等,就其物流來言,分為三種類型。這三家企業分別是由傳統郵購公司轉向BtoC的麥網、經營BtoB業務的亞商在線以及純網絡公司“e國”。

(1)亞商模式:亞商在線是國內較早出現的電子商務企業,專注於為其他企業提供H常運營所需產品:包括辦公耗材、辦公設備、IT產品、商務禮品及商務印刷等。2000年4月,亞商在線啟動了中國第一個網上物流係統——在北京建立物流中心,隨後,廣東、上海地區的物流中心也相繼建成。物流中心依靠亞商自行開發的一套電子商務物流係統軟件進行管理。用戶從網上遞交訂單,經客戶服務中心確認、分撿後,傳送給物流管理中心。物流中心按照訂單,開始備貨、調度車輛、送貨收款。全部過程與傳統企業配送大同小異,但是信息傳送和服務效果卻截然不同。亞商在線定單完全由網絡傳遞避免了因傳真、電話、手工記錄等造成的差錯,使配送失誤率降至1%~2%。亞商在線提供的電子商務服務能夠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加強管理的潛力。目前,客戶對亞商在線的服務比較滿意。客戶、供應商和分銷商各方麵的認可,使亞商形成一個良性的供應鏈循環:物流中心使客戶得到了更準確、便捷的服務,客戶增加了訂單,訂單的增長使亞商在線更加吸引供應商,願意以更優惠的價格與亞商在線合作。而通過網絡商業信息流的傳遞,資本流、貨物流也加快了流轉速度,為各方帶來了利益。

(2)麥網模式:國內最大的郵購商麥考林公司於2000年4月開通了購物網站麥網(WWW.m18.com)。這家公司人數最多的部門是客戶服務部,占地麵積最大的部門是倉庫,這正是國內大多數BtoC網站無法做到而令他們引以為豪的。然而,有服務、有配送就意味著管理的難度和成本的加大。以客戶服務為例,其職能一方麵是通過電話、信件及在線等方式回答客戶的谘詢和投訴,另方麵是完成訂單輸入、跟單及退換貨等事宜,其中許多工作是與庫存管理部門相聯係的,這就形成了一套複雜的庫存、查詢、訂單、跟單、退換貨等物流管理流程。麥考林公司的倉庫裏存放著10萬種近70萬件產品,它們被分門別類地放置於一排排高大的貨架上,每個貨架上詳細地列著每種產品的編號。他們的倉庫管理都是由電腦係統進行控製,每種貨品的架位都儲存在電腦裏。當客戶的一批訂單進來,係統會自動判定它是否有效,如果客戶的賬號上有錢且庫存有貨,係統會立刻打出預選單和出貨單,然後由倉庫管理人員按指令挑選出貨品,集中到打包部打包發運。整個流程從訂單進來到打好包預備發貨隻需6小時。無論是郵購還是BtoC電子商務,都離不開配送的環節。麥網把配的工作在企業內部完成,並且控製在6小時以內,但送的工作是通過第三方來完成。麥網的客戶(消費者)有三種收到所訂貨物的可能:第一,郵局郵寄收受,這種方式較便宜,速度較慢,一般在兩周之內可以收到;第二,通過EMS,據稱,全國有200多個城市的麥考林客戶可以多付10元錢享受到3天內送貨上門的服務;第三,在一些大城市,利用當地的第三方物流,客戶可以享受到更便宜的送貨服務。

(3)“e國”模式:該網站定位為“百姓生活網”,宗旨是“實用實利,服務百姓”。其配送流程清晰簡單,又高效方便,真正實現了“一小時配送”的目標。其物流作業流程為:

客戶通過互聯網在網上實現EOS,同時將自己的需求信息和個人信息傳遞到“e國”總部;“e國”總部通過傳真機將客戶信息發到距離該客戶最近的配送中心;中心通過電話,對客戶的身份,地址,訂購信息進行確認;經確認,配送人員將商品和單據送到客戶手中。

“e國”的主要服務範圍是北京四環以內,配送不超過1小時。“e國”模式可以表達為:自己的商品,自己的配送隊伍,狹小的目標市場,但有效的服務。應該說,“e國”模式是一種成功的物流配送的雛形,但是,電子商務網站應實現與傳統商務和製造業的結合,並且擴大其市場。基於這一雛形,電子商務物流的目標模式清晰可見。在以快取勝的網絡法則下,e國似乎已搶先製訂了一條電子商務BtoC的貨物配送規則。e國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也將觸動傳統配送公司業務模式。電子商務方便快捷的特性,使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快的傳達與滿足,產品不斷改良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資金也在貨物加速傳遞過程中得以加快流轉。這一過程帶給物流產業的正是無數個生意機會。

物流配送體係的目標模式

互聯網是建立在傳統電信設施基礎之上的網中之網,信息傳播的速度始終超於物流之上,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也觸動了傳統配送公司業務模式。電子商務方便快捷的特性,使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快的傳達與滿足,產品不斷改良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資金也在貨物加速傳遞過程中得以加快流轉。這一過程帶給物流產業的正是無數個生意機會。e國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也觸動了傳統配送公司業務模式。電子商務方便快捷的特性,使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快的傳達與滿足,產品不斷改良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資金也在貨物加速傳遞過程中得以加快流轉。這一過程帶給物流產業的正是無數個生意機會。在原有供應鏈的基礎上,大型製造企業的物流必須實現一體化和代理製;而電子商務網站必須與傳統商務企業和零售業充分結合,互相取長補短,實現高效的物流配送。

傳統製造企業:

(1)這些企業一般是行業內的高手,而且其銷售網絡遍布與全國各地,這些公司的電子商務,應該實現建立在“橫向一體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基礎之上的物流配送一體化。在過去許多年裏,許多大公司出於控製和管理的目的,對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的企業采取直接投資興建,這種投資控股的“縱向一體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對市場反應遲鈍,遭遇大風險時不夠靈活,於是,橫向一體化應運而生。橫向一體化就是核心企業在產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過程中,都選擇全球範圍內的優秀企業,形成一個企業群體,在運作方式上,這個群體構成一個從供應商,然後到製造商,再到分銷商,最後到用戶的物流和信息網絡。

(2)物流配送一體化,其實現的基礎是傳統產業有完善的銷售網絡。所謂物流配送一體化,就是以物流係統為核心的由生產企業、經由物流企業、銷售企業,直至消費者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係統化。它是物流業發展的高級和成熟的階段。物流業高度發達,物流係統完善,物流業成為社會生產鏈條的領導者和協調者,能夠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

物流配送一體化的發展可進一步分為三個層次:物流自身一體化、微觀物流一體化和宏觀物流一體化。物流自身一體化是指物流係統的觀念逐漸確立,運輸、倉儲和其他物流要素趨向完備,子係統協調運作,係統化發展。微觀物流一體化是指市場主體企業將物流提高到企業戰略的地位,並且出現了以物流戰略作為紐帶的企業聯盟。宏觀物流一體化是指物流業發展到這樣的水平:物流業占到國家國民總產值的一定比例,處於社會經濟生活的主導地位,它使跨國公司從內部職能專業化和國際分工程度的提高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3)第二方物流,也稱“代理物流”(Three Part Logistics),是指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亨三方物流隨著物流業發展而發展,是物流專業化的重要形式。物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與物流產業的水平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相關性。西方國家的物流業實證分析證明,獨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會的50%時,物流產業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程度反映和體現著一個國家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專業化、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擔者是物流企業。綜觀國內外物流業現狀,物流企業種類繁多。以下兩種分類方法,相信對於認識和指導第三方物流是十分有益的。按照物流企業完成的物流業務範圍的大小和所承擔的物流功能,可將物流企業分為綜合性物流企業和功能性物流企業。功能性物流企業,也叫做單一物流企業,即它僅僅承擔和完成某一項或幾項物流功能。按照其主要從事的物流功能,可將其進一步分為運輸企業、倉儲企業、流通加工企業等。而綜合性物流企業能夠完成和承擔多項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綜合性物流企業一般規模較大、資金雄厚、並且有著良好的物流服務信譽。按照物流企業是自行完成和承擔物流業務,還是委托他人進行操作,還可將物流企業分為物流自理企業和物流代理企業。物流自理企業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物流企業,它可進一步按照業務範圍進行劃分。物流代理企業同樣可以按照物流業務代理的範圍,分成綜合性物流代理企業和功能性物流代理企業。功能性物流代理企業,包括運輸代理企業(即貨代公司)、倉儲代理企業(倉代公司)和流通加工代理企業等。

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但是,我們的傳統企業在向電子商務的轉型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物流業務的範圍不斷擴大。商業機構和各大公司麵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業務,將運輸、倉儲等相關業務環節交由更專業的物流企業進行操作,以求節約和高效;另一方麵,物流企業為提高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拓寬業務範圍,提供配套服務。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業根據第一方、第二方的談判條款,分析比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費用,靈活運用自理和代理兩種方式,提供客戶定製的物流服務。第三,物流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結合上述理論,根據我國傳統製造企業實際,可以認為,我國傳統製造企業的電子商務的物流產業應積極采取代理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因此,我們提出,作為物流企業完全可以不進行固定資產的再投資,采用委托代理的形式,運用自己成熟的物流管理經驗和技術,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我們將這種方式概括為以綜合物流代理為主的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也就是說,國內物流業在物流一體化和第三方物流上存在著很大的空白,傳統製造企業不景氣的現狀為這種物流模式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低成本、高擴張的堅實基礎。大力推廣和發展綜合物流代理運作模式正逢其時。從事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主要思路為:不進行大的固定資產投入,低成本經營;將主要的成本部門及產品服務的生產部門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處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和管理網絡;實行特許代理製,將協作單位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心能力就是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銷售、采購、協調管理和組織設計的方法與經驗,並且注重業務流程創新和組織機製創新,使公司經營不斷產生新的增長。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作成本,不但要提出具有競爭力的服務價格,還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堅持品牌經營,產品(服務)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的係統經營;企業的發展和目標與員工、供應商、經營商的目標和發展充分結合;重視員工和外部協作經營商的培訓,協助其實現經營目標;建立和完善物流網絡,分級管理,操作和行銷分開。

(5)關於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作:

①信息化;電子商務時代,物流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3因此,條碼技術(BarCode)、數據庫技術(Database)、電子定貨係統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QR)及有效的客戶反映(EffectiveCustomerResponse,ECR)、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技術與觀念在我國的物流中將會得到普遍的應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礎,沒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進的技術設備都不可能應用於物流領域,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將會徹底改變世界物流的麵貌。

②網絡化:物流領域網絡化的基礎也是信息化,這裏指的網絡化有兩層含義:一是物流配送係統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與供應商或製造商的聯係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另外與下遊顧客之間的聯係也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應商提出定單這個過程,就可以使用計算機通信方式,借助於增值網(Value-Added Network,VAN)上的電子定貨係統(EOS)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來自動實現,物流配送中心通過計算機網絡收集下遊客戶的定貨的過程也可以自動完成;二是組織的網絡化,即所謂的企業內部網Internet。比如,台灣的電腦業在20世紀90年代創造出了“全球運籌式產銷模式”,這種模式的基本點是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生產采取分散形式,即將全世界的電腦資源都利用起來,采取外包的形式將一台電腦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給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去生產,然後通過全球的物流網絡將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發往同一個物流配送中心進行組裝,由該物流配送中心將組裝的電腦迅速發給訂戶。這一過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網絡支持,當然物流網絡的基礎是信息、電腦網絡。

③合同製:在經營形式上,采取合同型物流。物流企業的配送中心與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過簽訂合同,為一家或數家企業(客戶)提供長期服務,而不是為所有客戶服務。這種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來進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務;也有可能所有權屬於生產廠家,交專門的物流公司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