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吃慢26招14(3 / 3)

報紙出來後,看到這種情況,行動真正開始了。工商局與經銷商人員以及記者在一天內突然清查了幾處銷售假“金象牌”泰國香米的窩點,數量不多,隻有幾噸。記者拍攝了錄像帶,並準備送當晚海南電視台播出。

當技術監督局及工商局準備將查獲的假貨送到工商局的時候,有一件令人十分意外的事發生了,送貨的司機及查獲的幾噸假貨都不見了。大家都感到特別意外,政府的有關領導得知後,則十分惱火。海口市副市長批示,一定要查出該批貨的下落!當晚的錄像還是照常播出。但後天海口晚報就出了一條新聞“小柳州膽不小,拉了假貨開溜了”,記者將整個事件向人們做了報導,同時也接受政府委托,希望市民向警方報告有關線索。

整個海南省都轟動了,很多人也知道了“金象牌”泰國香米,人們也在議論,誰有這麼大的膽跟政府唱對台戲,市民及媒體都在關注整個事件的發展。

過了兩天,拉假貨的司機向公安局自首,是這些假貨的貨主勾結司機,將貨拉走躲起來。這些人員都得到了重罰,幾家報紙及電視台記者都主動到場采訪。海南日報用大標題出了新聞“經營部利令智昏,小柳州膽大妄為”,報導了該趣事。市民也把這件事當成飯後茶餘的笑談,也開始有人在商場超市詢問並購買“金象牌”泰國香米。

為了進一步鞏固該成果,該公司在海南電視台及時播放產品廣告,介紹真產品的防偽標誌,並將經銷商的名稱、聯係電話都打上去。當時已近春節,很多單位都跟經銷商及商場聯係訂購“金象牌”泰國香米,當期的銷量足足是往年的三倍,而他們在該次打假活動中隻是付了一千多元的費用,產品的電視廣告也隻有一兩千元。

打假,也許隻是維護市場的一種行為,但從中會發現很多問題。對外打假,對內更要打假,揭穿公司內部人員以及經銷商的假市場情報,品牌才能建立起來。

措施二:甩掉模仿者

市場競爭的殘酷往往就是這樣,隻要你一出名,就“樹大招風模仿者”、“克隆者”尾隨而來。怎麼辦?被動就要挨打,隻有主動出擊,智鬥巧鬥,方可甩掉“模仿者”,穩坐釣魚台。

甩開模仿者,要有品牌防護的“網絡意識”,讓模仿者無從下手。如在注冊主商標的同時,超前一步注冊一些防禦性商標,就可以形成一張立體交叉的防護網,保護自己的品牌不被他人模仿和抄襲。如紅桃K集團為保護“紅桃K”不受侵害,一開始就對“紅心K”、“黑桃K”、“紅桃A”、“黑桃Q”等33個容易使消費者誤認的商標進行了聯合注冊。“娃哈哈”集團注冊了“娃哈”、“哈娃”、“哈哈娃”、“娃哈娃”、“哈娃哈”、“笑哈哈”等數十個聯合商標。“麗珠”藥業集團注冊了“麗珠得樂”、“麗珠欣樂”、“麗珠腦樂”等數十件近似商標。這樣一來,“紅桃K”、“娃哈哈”、“麗珠得樂”這些知名商標,就有了立體交叉的防護網,讓模仿者無從下手,一下手就侵權,一侵權就要吃官司賠巨款,得不償失,隻好作罷。

甩開模仿者,要有產品創新的“持續意識”,讓模仿者仿之不及。如寶潔公司經營戰略中的重要一條“快一點拋現有產品”,每年投入開發費高達15億美元,突出創新的“持續性”。它每年在美國市場的產品更新率高達30%以上,占據同類產品53%的市場份額,遠遠超出競爭對手。當其他品牌也進入時,“寶潔”早已居領先地位。日本索尼公司一開始經營就立誌於以“持續創新”來“率領時代新潮流”。索尼研製出日本第一台錄音機,投放市場後很受消費者歡迎。當其他廠家也生產同類產品時,索尼又研製生產出第一支晶體管,銷路大暢。當同行們轉向生產晶體管時,索尼又研製生產出世界第一批“袖珍晶體管收音機”。索尼的新產品總是“持續創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投放市場,令追隨者望塵莫及。

甩開模仿者,要有產品的“專利意識”,讓模仿者一仿就犯法。有了新技術,若不獲得專利,人家照樣仿你不誤。世界著名企業都有大量的專利。杜邦公司擁有3.1萬項專利,拜爾公司申請獲準專利共達15.5萬項,帝國化學工業公司擁有15萬項專利、3.3萬項發明,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的專利總數為7.5萬項。美國陶氏化學公司擁有專利總數為2.9萬多項,每年用於專利的費用為3000萬美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也申請了近5000項專利,目前已擁有授權專利3000多項,同時還向國外30多個國家申請了400多項專利。想一想,你若沒有專利,人家仿了你,你也隻有幹瞪眼。隻有你的技術已授予了專利,才能真正自己保護自己。

甩開模仿者,還要有打假除劣的“腰杆意識”,勿以小假而不打。一般來說,企業的產品被侵犯時,企業可以到法院打官司,維護自身權益。但實際上,現有不少企業怕打官司。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不管官司打得怎樣,其結果不外乎三種:一是贏了官司,侵權者被處以罰款,但勝訴方往往很難順利地從侵權者手中得到罰金,反而必須支付訴訟費用和各種取證費;二是企業花錢取證,但由於各種原因,案件不被受理,企業花錢反而慪氣;三是企業為打假而打官司,結果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種印象:這個企業的產品很多是假冒的,最好不要買。結果假貨沒打完,自己反倒吃了大虧。倘若這些觀念一直繞在你的心頭,那你麵對“模仿者”的侵權,將永遠直不起腰杆,甚至最終會使自己在市場上消亡。與其如此,還不如拋棄成見,挺起胸來,理直氣壯,拿出《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武器,橫下一條心,狠心地與對方鬥一鬥,那結果,定然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措施三:以弱勝強

麵對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小企業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以下是一個地區代理商在沒有廣告支持的情況下,成功地創造了局部市場銷售奇跡的案例,相信對很多尚處於困惑和艱難之中的中小企業經營者來說,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小家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果奶出現在嶽陽大街小巷的各大小商店櫃台上,連知名品牌“娃哈哈”和“樂百氏”也感受到了它對市場的衝擊。在調查中發現,“娃哈哈”和“小家夥”銷路最好的分別占45%和28%。“小家夥”在淡季切入市場,且沒有投入任何廣告,卻能奇跡般地啟動市場,原因何在呢?

某次全國糖酒交易會在長沙舉行。嶽陽好朋友食品有限公司聞訊趕來,像獵人一樣敏銳地捕捉著商業機會。商界有句流行語叫做“好賣的產品不賺錢,賺錢的產品不好賣”,好賣的產品大都是名牌企業的名牌產品,由於大家都搶著經銷,貨比三家不吃虧,相互之間競爭殺價,自然價格透明且利潤不斷下降。所以此次該公司負責人出征之前就定下計謀,要找到一匹極具成長潛力的“黑馬”。逛了大半圈,正有些失望之際,忽然眼睛一亮,好一個“小家夥”!

原來浙江小家夥食品有限公司擺放的產品吸引了他的視線,讓他心裏一動:這不正是我要找的“黑馬”嗎?用三個標準來衡量它,一是果奶行業正處在發展高峰期,經“娃哈哈”和“樂百氏”長期密集式的廣告攻勢引導了廣大兒童的消費觀念;二是“小家夥”獨特的外觀設計,即采取雙層保護的螺旋蓋代替了傳統的吸管,既清潔衛生、又方便美觀;三是“小家夥”果奶,感覺口味不錯。精明的何總果斷地進了一批貨,於是“小家夥”果奶開始進入嶽陽市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新產品在沒有廣告支持的情況下’鋪貨一般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好朋友公司一方麵向客戶主動積極地推薦“小家夥”果奶,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示之以利”;另一方麵派出了兩個宣傳小分隊分別到城區師範附小和城郊五裏中心小學,請小朋友免費品嚐“小家夥”果奶,讓產品自己說話。這種與目標消費者直接麵對麵溝通的方式效果挺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傳播效應。初戰告捷,將此方法迅速擴大到其他幾所小學,前後共贈送出去幾千瓶,由於“小家夥”果奶獨特的外觀設計和各種口味,確實為小朋友所喜愛,這些吃了免費果奶的小學生幾乎都成了“小家夥”果奶的回頭客。

在連續幾天的免費品嚐活動中,好朋友公司還發放了1000多份調查問卷,分別針對消費者和經銷商詢問,結果發現了一個很獨特的現象:8歲以下的小孩一般由家長購買,而家長注重的是品牌知名度和產品的營養,故他們大多選擇“娃哈哈”和“樂百氏”等知名品牌;8歲以上的小孩就不同了,他們手中有些零用錢,自己購買的情況挺多,與知名度和產品的營養比起來,他們更關心果奶的口味和方便性,而“小家夥”果奶正捕捉到了這個市場空白點。

相比之下,這個時候的果奶市場強勢品牌產品口味單一旦一直采用單層鋁鉑包裝,在使用中長長的吸管還難以穿插過去,同時經銷商和消費者的手都接觸到了吸管,手上的病菌和鋁鉑膜上的灰塵等都可帶入奶汁中,給消費者的健康構成潛在的威脅。加上“小家夥”名字具有較強的親和力,通過大量的人員介紹和免費品嚐,冰山似的市場開始解凍,鋪下去的貨由倉庫走向了貨架,再由貨架走到了消費者手中,原先極不情願進貨的客戶也有些喜形於色,陸續有客戶第二次進貨。

看到了這個良好的勢頭,好朋友公司準備大幹一場。前往小家夥公司總部共商嶽陽地區銷售大計,原來小家夥的前身叫東南食品公司,做過八寶粥、礦泉水、飲料等產品,苦心經營了十多年,以前基本局限在本地,沒有做品牌,這兩年才更名為“小家夥”,開始進軍全國市場。

得到了廠家的有力支持,好朋友做得更起勁了。首先,專門設立了“小家夥”市場推廣部,責權利統一;其次,強化了終端促銷工作,重點在九豐超市、中列超市、家家旺超市、好鄰居超市等展開“周日工程”,培訓了一批大學生主攻賣場的促銷活動,如準備了一些書包、文具、食品、玩具等作為獎品,吸引父母在小孩子的要求下實現衝動性購買;再次,開展了一係列針對學校的雙向溝通活動,如與學校合作在六一兒童節舉行小畫家比賽、小明星比賽等,把“小家夥”作為獎品和禮物參與其中,極大地傳播了“小家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由於小朋友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跟風性,通過一些小朋友第二次傳播,使得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認可了“小家夥”。

緊接著是貨鋪到哪裏,好朋友公司的理貨陳列、終端促銷工作就做到哪裏。“惟有源頭活水來”,讓最終消費者指名購買,讓零售商的貨暢其流,實現市場的良性循環。鋪貨到縣城二批,實行送貨上門,以很快的速度滲透到三級市場,營銷員對2000多個零售據點的老板進行了有效的營銷培訓,使得每一據點推薦“小家夥”果奶的戰鬥力都很強。大家正在慶賀勝利之際,外地經銷商開始以低價衝貨,來搶奪勝利果實。嶽陽市場消化的外地流入的“小家夥”果奶初步估計有3000多件,從反麵證明了“小家夥”果奶在嶽陽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