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吃慢26招09(2 / 3)

(2)企業在某一個市場上有幾個批發商,大家為了爭奪客戶,紛紛降價,最後降得無利可圖,都不願再銷售這一產品,把市場做死了。

(3)維持客戶。一些經銷商把價格降得很低,無利經營,甚至將廠家給予的折扣讓給客戶,目的是為了維持客戶,吸引客戶繼續從他手中進貨。

企業要穩定價格體係,保證不亂價,就必須做到:

1.統一報價

企業不能急功近利,為眼前的利益而自亂陣腳,要杜絕各種不良現象。生產龍魚”食用油的南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在全國有400多個一級經銷商,為了保證網絡的任何一環都是“一口價”,公司實行全國統一報價製,距離遠的由公司補貼運費,防止產品在區域間竄貨。為了保證經銷商的利益不受損害,公司規定非經銷商客戶到公司拿貨的價格比在當地向經銷商直接拿貨的價格還要高。

2.製定政策

企業在和經銷商簽訂合同時就要明確規定穩定價格的條款。對不履行價格義務的,要取消經銷資格。

3.監督

要及時掌握價格狀況,發現經銷商違犯價格行為就要立即處理。亞洲啤酒(蘇州)有限公司啤酒零售價為每瓶2.5元,要求經銷商不能降低一分錢,誰違犯了規則,就取消誰的經銷資格。為此,他們在下崗職工中招聘了45名“價格監察員”,每天的任務就是在商店內轉,監督經銷商是否遵守公司的價格政策。這樣,全市大小商店價格一個樣。

如何轉移走價策略

加入WTO後,我國企業同國外跨國公司打交道的機會將不斷增多。而轉移定價則是跨國公司的一種常見的經營策略。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和熟悉轉移定價這一手段。

所謂轉移定價,又稱轉讓定價或劃撥定價,它是指在跨國公司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進行商品、勞務或技術交易時所采用的內部價格製定方法。這種定價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場供求關係法則的影響,它不是獨立各方在公開市場上按“獨立競爭”原則製定的價格,而是根據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目標和謀求最大限度利潤的目的,由總公司確定。

實施轉移定價策略,要從以下三個方麵入手。

第一個方麵:集中優勢兵力,利用轉移價格控製市場。

當子公司需要擴大市場或遇到激烈的競爭對手時,總公司可以通過以低轉讓價格將中間產品售予該子公司,使其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從而在價格競爭中擊敗對手。尤其是對新建的子公司,采用此類方法,可以使其顯示出較高的利潤率,有助於提高資信水平,易於在當地市場出售股票與證券或謀取信貸。同時,轉讓價格也可以作為加強公司對市場滲透的有力工具。

眾所周知,在一段時間內采取低價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常使用的方法,這樣做在某種情況下(如在本國市場或東道國對市場價格未實行控製)可以實現最終占領市場的目的,但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承擔高額赤字。更何況許多東道國都規定有反傾銷法,一旦構成傾銷便被施以重罰。我國的《價格法》也明確規定企業不能低價傾銷其產品。這樣不僅會使企業經濟和聲譽受損,弄不好還會被趕出該市場。跨國公司的長處就在於它可以集中物力、財力支持一個子公司開拓市場,以低轉讓價格對該公司輸出商品和勞務,為其在當地市場進行低價推銷商品創造條件,從而擴大在當地市場的占有份額。

第二個方麵:避實擊虛’利用轉讓價格調撥資金。

跨國公司的多國性經營,需要利用眾多的資本市場,而且能從整個公司體係內部各單位間統籌調度資金。但某些國家對外資企業內部調撥資金,特別是對當地子公司彙出利潤,作了許多限製性規定,這給跨國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很多不便。有些子公司在需要將經營利潤彙回國內,或因經營不善處於無利和虧損狀態而需要撤資的情況下,跨國公司可以利用轉移定價策略進行規避。如可以用較高的價格向設在有限製的東道國的子公司發貨或者減少股權投資額,以高利貸款的方式將資金以利息形式調出;反之,有些子公司因受投資法令等原因的限製,在當地資金發生困難時,跨國公司則可通過低進高出的轉讓價格,將資金調進該國。

第三個方麵:稅往低處流,利用轉讓價格合理避稅。

跨國公司可以利用轉讓價格,通過低稅國子公司以高轉讓價格向高稅國子公司出口,或以低轉讓價格從高稅國子公司進口,把利潤從高稅率國子公司轉移到低稅率國子公司,降低整個跨國公司的納稅總額。目前,瑞士、巴拿馬等,為了吸引外資,專門設立了供各國自由貿易的避稅港。外國公司在避稅港繳納的稅率很低,或根本不需要納稅;當地政府對跨國公司的法律管製極為鬆弛,公司的資金調撥和利潤分配有極大的自由。

在具體實踐中,跨國公司或企業集團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施轉移定價策略:

(1)通過控製中間產品的供應價格來影響產品價格。如向子公司高價供應中間產品,以抬高子公司的產品成本,減少其應繳所得稅額。

(2)通過對子公司固定資產的出售價格或使用年限來影響子公司的產品成本。如在以機械設備折價投資時,可以提高機械設備價格並規定較短使用年限(折舊部分不作征稅基數,因此折舊率高對企業有利),直接影響子公司的產品成本。

(3)通過對專利權、專有技術和商標權等知識產權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的高低,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潤施加影響。如對其多數股權控製的子公司索取較低的專利使用費,而向少數股權控製的子公司索取較高的專利使用費。

(4)通過索取過高的技術谘詢、管理等勞務費用,以提高子公司產品成本,減少其利潤額。

此外,母公司還可以通過調整提供貸款利率的高低來影響子公司產品的成本費用;也可以增加紅利分發額,迅速收回投資,並使子公司賬麵利潤減少。

轉移定價策略雖然在國際貿易往來中廣泛采用,對跨國公司合理避稅,提高國際競爭力和臝利水平有較大幫助,但在具體運用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合理解決公司內部矛盾,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無論對於緊密型聯係還是鬆散型聯係的企業集團來說,隨著規模的越來越大,其內部聯係和協調費用不斷增加,管理越來越複雜。因為每個子公司都是一個利潤中心,享有自主權,隻有在處理好各子公司利益的前提下,企業集團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企業集團如何確定各子公司之間轉讓產品的價格是一個重要問題,定價既要使整個企業集團利潤最大,也要使各子公司利潤最大,從而對其業績做出公正的評價,調動子公司的生產經營積極性。

企業集團雖然可以通過轉移定價策略來謀求集團整體利潤最大化,但這種從集團整體利益出發的轉移定價,往往會使各子公司的贏利情況得不到真實反映,造成“利潤中心”與“整個公司利潤最大化”目標兩者之間的矛盾。為此,公司可以采取下列解決辦法,如,公司根據內部各單位的資產額或根據所涉及的成本大小,分享公司因運用轉移定價而獲得的利潤;公司在預算中就考慮到轉移定價將會對內部各單位產生不同的影響,然後以實際結果與預期計劃相比較,以作為考核經營效果的標準。

2.注意研究各國反避稅法規發展的狀況

現在,各國普遍實施轉移定價稅製,以限製跨國公司利用轉移定價避稅,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與跨國公司打交道的時間較長,對轉讓價格早有研究,並已形成慣例和法律。在這些慣例和法律中,對如何製定和管理轉讓價格作了相當詳細的規定。但真正執行起來仍有很大難度。一是企業提供的資料太繁雜;二是稅務局很難找到合理的可比價格;三是各國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吸引外資,在實施轉移定價稅製時寬嚴不等。如美國對轉移定價的調整麵較大,方法也比較嚴厲,而歐洲國家則比較溫和。因此,我國的跨國公司在製定轉讓價格時,應認真研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慣例和法律,並根據不同情況,適時調整轉移定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