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升品牌力,需要對品牌進行科學規範的管理,走出“名牌”就是品牌力這一誤區。即使是知名產品,忽視了品牌的綜合管理,就會在消費者心中失去了品牌的信任度,同樣會使銷售受阻,甚至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比如產品包裝或樣式已過時,不再被消費者喜歡,卻沒有及時推出新樣式、新包裝;對於消費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提出的谘詢與投訴置之不理等等,都會使品牌力下降。
提升品牌力,必須對品牌進行綜合、科學、規範的管理。目前很多商家,在斥巨資投放廣告進行產品宣傳,甚至不惜巨資請明星大腕作產品形象代言人。然而卻忽略了在品牌管理與品牌維護方麵所作的投入。比如有的企業不重視公關部、消費者投訴熱線、品牌顧問、品牌管理計劃以及品牌的長遠規劃。因品牌投入重心嚴重失衡,結果造成了品牌整合度低,品牌力度不夠,結果往往是品牌知名度提高了,品牌力卻止步不前。
定義品牌內涵的概念時,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切入。
1.產品本身
可以從產品本身的質量、功能、特點等方麵進行分析,尋找一個最合適的概念,利於消費者認知與接受,利於信息傳播。如“爺爺用毛筆、爸爸用鋼筆、我用培基光筆”,從傳播的角度來分析,朗朗上口,易記易識別;從傳播的效果來分析,易於引起消費者美麗的遐想及回憶,進而產生共鳴。這方麵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痛經寶”改成“月月舒”、海爾洗衣機推出“小神童”係列等,從概念的角度來分析,都是很好的切人點。
2.目標消費者特點
某種產品,不可能賣給所有的人,因此,要根據目標消費者的不同特點,進行產品定位,進而提出相關的概念。比如一件兒童玩具,目標消費者是兒童,進行定位時,不能提出過於死板、理性的概念;相反,一件高檔家電,定位時如果出現過於兒童化的概念,同樣也不準確!如寶潔公司洗發水係列,就是根據不同消費者的特點,提出了相關的概念——護發、柔順等,都是比較好的例子。
3.適應不同時段與潮流
21世紀的產品提出20世紀70年代的概念,要麼有性格,要麼老土。但不管怎麼樣,產品都將很難為消費者接受。要延長品牌的生命周期,就必須適應曆史潮流的變化,在統一原則的前提下,進行適時的概念更新,以不斷提高品牌力。
舉個例子,在電視上提出新概念的產品——果凍布丁喜之郎,其中的紅色代表什麼、藍色代表什麼等等,有一點新意!基本適應了當前產品消費一族。其實隻要你平時多留心,這類例子是很多的。再如當前關於各個網站的宣傳新概念等,你都可以仔細體會一下。這一方麵說明了我們商家的日益成熟與進步,同時也說明了時間、曆史、潮流與概念的相互關聯性與重要性。
4.地域特點
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概念照搬到國外,可能有很多不妥的地方,反之亦然。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因勢利導地進行分析與總結,從而讓自己所提出的概念更具實效性與準確性。在最大限度上節省資源,提升效益。
其實有很多地方性品牌,做得都很出色。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利用自身的地域優勢,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這裏舉一個例子:在一個鎮裏有三個裁縫同住一條街做生意,提出了三個不同的概念,甲說他是全國最好的裁縫;乙說他是本鎮最好的裁縫,丙說他是本街最好的裁縫。結果自然是丙的生意興隆。我們很多中小企業照樣能在家門口和大品牌分一杯羹,也足以說明一些問題了。
以概念建立市場
通過發現、發明概念去創造市場,通過概念宣傳和概念延伸去同化各級經銷商,形成在同一概念產品和品牌下的利益共同體,是構建有效銷售網絡的關鍵步驟。
任何一種商品實質上都包含一種或多種為消費者所需要或能使消費者獲得某種滿足的功能概念。把消費者對某一方麵的需求通過科學技術和生產工藝進行物化,就形成了五彩斑斕的消費品世界。在炎熱的夏天希望自己的房間涼爽怡人,科學技術使這一概念物化成了電風扇、空調器;而對“神行太保”概念的不斷物化,才使我們得以享受自行車、汽車、火車、飛機等一個比一個快的交通工具。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他必須綜合運用各方麵的知識和信息,在市場的空缺中發現新的概念,並把這一新概念進一步物化成為消費者所需要的商品,創造市場,建立認同這一概念的銷售網絡,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盡先機。
由於發明了“隨身聽”的概念,使日本索尼公司非常成功地創造出一個巨大的個人袖珍式錄放機市場;而對“人體需要大掃除”概念的宣傳,使“昂立1號口服液”激活了風起雲湧的保健品市場。企業經營者應樹立起“概念經營”的觀念,時刻留心發現概念,創造市場。
發現概念是創造市場的前提。從許多成功品牌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從以下四方麵入手,有助於我們發現新的概念並使之物化。
第一,尋找需求的缺口,在別人沒注意到的地方發現商機。梳子是人人都要用的產品,因其小,因其利微,很少有人會想到梳子上蘊涵的商機,但處於川東大山深處的“譚木匠”想到了。由於崇尚自然,人們已厭倦了使用多年的塑料梳子,想用木梳而市場上又買不到。這就是商機!當“製作木梳有市場”的概念在“譚木匠”頭腦中形成的時候,“譚木匠”牌木梳誕生了,譚木匠公司也開始了由小到大的成長曆程。
第二,對已有產品進行功能補充和完善,在原有產品市場範圍內,獨辟蹊徑,創造某種細分市場。水杯的功能就是盛水,但在杯子結構中加入磁石後就創造出了偌大的磁化杯市場。
第三,利用現代技術對傳統產品或工藝進行變革提升。“九陽”牌全自動家用豆漿機就是用現代技術把傳統的豆漿加工工藝和設備濃縮在一台如熱水瓶大小的設備內,實現了家庭製作豆漿的自動化。
第四,注意新技術帶來的新的市場機遇。幾乎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引出新的應用概念,而這些概念物化出的產品又會創造出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近十年來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創造出巨大的個人電腦、移動電話、VCD、DVD、互聯網絡等方麵的市場需求。企業經營者隻有緊跟技術應用的步伐,才能抓住新技術帶來的市場機會。
創造市場要從宣傳概念開始。在概念被我們發現並物化之後,如何讓廣大消費者認同我們的概念和產品就成為企業的首要問題。企業在此時的第一行動,就應該是通過周密的策劃和多樣的手段,把概念宣傳出去,同化和爭取消費者。
在宣傳概念、創造市場的運作中,應切實把握以下重點:
(1)選準概念產品的賣點,即找準產品入市的概念突破口。
(2)宣傳內容係統化,即圍繞賣點——中心宣傳主題廣泛展開,多方位對概念產品進行宣傳。
(3)選擇適當的廣告宣傳形式。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應該選用不同的廣告形式,在市場成長的不同時期廣告形式也應嚴格區別。一般來講,在市場啟動階段,以引導消費者、普及知識為主導內容的軟性廣告為主,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而在旺銷季節,則應以烘托氣氛,水漲船高的硬性廣告為主,這樣有利於市場高漲期的延長,擴大銷量。除了媒體廣告外,現場演示、焦點促銷等形式也應持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