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平市價。簡言之,公平市價可以理解為任何人願意為這類資產所支付的價格。一般來說足以某一貨幣為定義單位。公平市價反映的是買方願意提供,同時也是賣方願意接受的金額。在買賣資產時,買賣雙方會根據當地市場狀況設定價格。隻要買賣雙方願意以市價成交,就意味著買賣雙方已認可了這一公平市價。
2.投資價值。公司的“投資價值”對所有投資人來說,其理解是不盡相同的,因為不同的投資人對同一項資產的投資報酬率的目標是不同的。由於每個投資人都有預設的不同的最小投資報酬率,因此他們對於某隻股票價值的認識就自然會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隻會在自己預設的標準下買賣這隻股票。
3.賬麵價值。這個價值標準是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來測量公司淨值的,也即反映股東權益的每股價值。
4.清算價值。此價值標準用以測量公司在出售所有資產,收回所有應收賬款、付清所有賬單和債務後還能收回多少金額。
5.內在價值。表示評估員在對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後所評估出的公司價值,是一家公司的實際價值。在推算內在價值時,必須盡可能讓每股價格真實地反映公司資產、公司預期收益、股利的價值和公司的銷售與收益增長率等狀況。
價值投資法則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投資人不需要通過計算機指令或計量經濟模型就能運用自如,也不需要具備工商企業管理學曆背景就能掌握其精髓,這裏需要的隻是正確的性格和心態。即買進兩三隻長期獲利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績優股,然後耐心地持有5年、10年甚至20年後,再擊關注它們。20年後,你看到的將是已經漲幅驚人的獲利股。這裏,我們把價值投資法則簡化為以下一些主要原則。
1.原則一:逢低買進資產。逢低買進資產就如同消費者低價買進任何商品的道理是一樣的。但在股票市場裏,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處將消費基本原則倒行逆施的地方,在那裏,追漲殺跌現象盛行,投資人都相信,股票價格上漲時要跟進,價格下跌時要殺出。投資人“害怕跟不上”的心態促使他們追漲殺跌。
因而,價值投資法特別強調逢低買進股票的投資原則。這一投資原則和我們上述的消費原則其實並無二致。不論是在超市裏購買商品,還足在資本市場投資金塊、外彙、債券和股票,投資者都應該盡可能以低價買進,使每一元錢的投資價值最大化。
當然,正確評估投資標的的價值並非難以做到,尤其對於一隻普通股票來說,因為它們的價值是可以非常準確地計算出來的。隻要使用的計算工具得當、信息透明,投資人就可以計算出一家公司的真正價值,這就使得投資人在逢低買進時要比消費者決策購買一件商品的準確性更高。而且股票市場的價格隨時都在變化,投資人有更多的低價買進公司股票的機會。逢低買進的理由很簡單:增加潛在利潤。
2.原則二:塑造價值概念。投資若要成功,就必先做好充分的功課。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世紀以來所有偉大的投資大師沒有一個是以技術圖表和憑空臆測來累積他們的財富的。可以說,他們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還是歸功於他們在投資前所做的分析研究工作。在持有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他們必然會去了解有關這家公司的所有運營和財務狀況,包括其經營的產業環境、公司潛力,最後再根據評估結果製定出是否要買進股票的可行性企劃來。不這樣做而盲目投資,其結果無異於擲骰子,一旦把投機引入到整個投資交易過程,盡管買進的股票偶爾也能大撈一把,但這種獲利隻能算是運氣,而不能稱為價值投資。
現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方法已逐漸為世界上大多數的成功投資人士所采用。他們會去全麵評估一家公司,並在買進前就已評估好股票價值。這些偉大的投資人再也不會盲目投資,也不用心理臆測來貿然處理投資問題。買進前先評估公司,至少有以下三個優點:(1)能使交易保持連貫、一致;(2)有助於堅定自己的投資策略;(3)能讓投資者事先確定投資報酬率的標準。
當然,采用價值投資法並非在任何時候都是萬無一失的,但是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用這種方法可以防止搶進被高估但潛在投資報酬率不高的股票。
3.原則三:利用“安全邊際”避免損失。任何一個投資者都無法避免因股市周期處於低穀時帶來的虧損,但是價值投資法卻可以讓投資者將虧損降到最低點。隻要能使虧損最小化,投資者就能獲得跑贏大盤的報酬率。事實上,各種研究都證明,在相對於市場水平較低的價格位置買進股票,假以時日都能獲得優異的報酬率。但是多低的股價才算便宜,卻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如果你對自己的評估方法有絕對的信心,隻要股價低於你所認定的公平價值時就可買進。但為了安全起見,可以給自己設一個緩衝價格,其區間越大越好,格雷厄姆於1949年著文時稱這種緩衝價格為投資人的“安全邊際”。
所謂安全邊際,就是為自己可能要犯的投資錯誤預留足夠的空間。格雷厄姆說:“或許大多數投資者在試手氣時都相信他們會獲利,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買進股票的時機是非常合理的,或者認為自己的投資技術總是優於一般大眾,甚至自己所聘用的投資顧問和使用的係統都十分可靠。但是諸如此類的說法卻無法令人信服,因為他們依賴的是自身的主觀判斷,是沒有足夠證據支持的,也缺乏實實在在的理論依據。如果有人以自己認定的漲跌走勢拿錢去冒然下注,我們就相當懷疑他是否有任何可稱得上安全邊際的保障。說句實在話,投資人相信安全邊際,大多是源於簡單、明確且所謂來自於統計資料的算術推論,其實這是十分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