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隻要我們能靜下心來分析困難,便能夠做出決定,並采取行動,而且這麼做,往往是明智而恰切的。”
但是,生活中並沒有多少人能像吉姆那樣,願意靜下心來,好好地麵對問題。他們往往會愁眉不展、夜夜失眠,盡可能拖延做決定的時間。如果遇到實在無法再拖的情形,他們往往就會惶恐地倉促行事,結果事情辦的往往不盡如人意或者幹脆糟糕收場。他們總是避免麵對現實去分析問題,所以永遠無法了解處境的複雜。
我丈夫有一次去訪問哥倫比亞學院院長霍克斯先生時,他發現在霍克斯院長這樣的大忙人的辦公桌上竟然十分幹淨,沒有任何文件或檔案。
“有這麼多學生的問題需要處理,”我丈夫說,“你一定要經常做決定。可是,看起來,你卻不慌不忙的,你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哦,”霍克斯院長說,“是這樣的,如果我要做什麼決定,我會集中精力搜集與此有關的一切資料,當然,我是惟一的資料收集委員會的委員。我不管我的決定是什麼,隻分析與此有關的一切事實,如此一來,決定就自己產生了。挺簡單的,不是嗎?”
的確挺簡單,也很明顯,但是,如同許多常識一樣,它常被人們忽略。那些隻依著情緒、偏見或性急就不分事實地采取行動的衝動行為,實在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它和小孩子們“立馬就要”的欲望十分相似。他們會不顧來往穿行的車輛,就想橫穿馬路;毫不顧忌可能令人中暑的酷熱立馬就想跑到海灘上去。他們做事往往不假思索,斷然就采取衝動、魯莽的行動。
一次,有位婦女向我透露她的擔憂,原來她懷疑丈夫對自己有不忠行為。她正十分猶豫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是將自己的懷疑坦言相告,或是和他談開或是幹脆帶著孩子回娘家去?
“你憑什麼認為他在外麵會有別的女人?”我問她。
“哦,”她說,“我看出他最近的表現有點反常。以前,他是一個很容易相處的人,現在,他卻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還罵我,指責我,他說他需要加班,工作太累,根本沒精力再陪我逛街了。很多小事也表明了這一點,他甚至忘了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如今的他,完全變了!”
聽起來事情確實有點不對勁,但我還是勸她最好冷靜,不要貿然行事,即使采取行動,也要先查明一些原由。
我建議她首先最好請醫生為她丈夫做一次體檢,另一個建議是要她設法查明她丈夫是否在工作上出了什麼差錯。
這個建議十分奏效。醫生檢查出她丈夫身體有病,急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後,他又恢複了原先的和善,他太太也不再疑神疑鬼了。
在行動之前做出詳細的思考,是一個人的心靈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我們應該養成這樣的習慣,避免因衝動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