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行動之前請思考(1 / 2)

那些隻依著情緒、偏見或性急就不分事實地采取行動的衝動行為,實在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它和小孩子們“立馬就要”的欲望十分相似……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事例:

在墨西哥州阿爾布奎克,有一位考斯太太,幾年前曾為如何妥善安置她生病的母親和維持家中的開銷而傷透腦筋,事情起因於一向給予她經濟援助的叔叔打來電話,問她能否節省一些開銷,或削減兩個護士的薪水,因為他最近經濟有點緊張。

對考斯太太而言,這並非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在電話裏,她答應叔叔說考慮好就給他回電話,後來,她表達了對叔叔的感激,也表示願意減輕他的負擔。

“由於我善於在紙上思考問題,”考斯太太說道,“因此我拿出一大本活頁紙來,將所有的收入列出一張表來,包括自己所有的有價證券收入和叔叔給的接濟,然後列出所有支出。通過這些表,我發現母親的衣食支出很少,但有一個支出龐大的大房子,加上兩個女護士的薪水,還有稅金、保險費等,支出數還真挺驚人。顯然,這幢房子應該處理掉。”

“當時,我惟一的顧慮是,母親的健康狀況越來越糟,我不敢確定搬家對她來說是否妥當。更何況,她曾表示不願離開那幢房子到別處去度過餘生。對這一點,我有些顧慮,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因此,我去請教一位醫生朋友,她建議我去找那個離我家很近,行程不過3分鍾的一家私人療養院的女主人。”

“這是個仁慈又能幹的女人,她答應了我預算之內的費用來照顧我母親。因此,我最後決定把母親送到她開的療養院去。”

“事實證明,我這麼做還算是比較明智的選擇。母親一直不知道她已搬了家,住進了療養院,她一直以為自己仍住在家裏。我也能天天去看她而不必一周才去一次。母親受到了更好的護理,叔叔的財務問題也解決了,我也十分欣慰。這個經驗也告訴我,如果我將遇到的問題列在紙上,好好分析的話,通常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此後,我經常使用這個方法。”

考斯太太的成功告訴我們:隻要事前進行詳細的分析,通常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考斯太太事前沒有對事實進行適當的分析就采取行動,她可能會嚴重危害母親的福利,更不要說妥善解決財務危機了。

伊利諾依州的吉姆夫婦也遭遇過這種問題。和許多新婚夫婦一樣,吉姆夫婦還沒度完蜜月便開始為他們的欠債發愁。當時正趕上二戰期間,眼看著吉姆就要應征人伍了,家裏卻有一批賬單還沒付完。

“最後,”吉姆說,“我們明白,光靠發愁或擔憂是沒法解決問題的。於是,我們坐下來做了一下清算的工作。結果是:幾乎鎮上的每個商人,都欠了些錢,不算太多,但是加起來超過我入伍前的清償能力。最後,我們決定正大光明地告訴每一個商人,我們打算每個月還一點錢。”

“可能我所做過的最讓我感到難為情的一件事,便是如何麵對第一個商人,告訴他,我不久就要離開了,而且無法清償欠款。但是,當我告訴他,我打算每個月清償他一小筆錢時,他滿懷理解地接受了,我也大鬆了一口氣。接下去,其他的商人也都很仁慈體諒。後來,我的債務便一一清償完畢。戰後我回到家裏,還有一個商人專門到我家去,感謝我的誠實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