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那種可能使你變得庸俗低下,使你思想品德“滑坡”,或以封建的哥們兒義氣拉攏、迷惑你,沒有原則,不講是非,拉幫結派,甚至會墮入犯罪的深淵,這種所謂的“朋友”是萬萬交不得的。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的功利朋友,他們看中的是你的權勢、關係,像這樣的人,一旦現出原形,就要及時斷絕來往,避免被拉下水,沒有回頭的希望。
與朋友斷交,有幾種方式,不同的情況可采用不同的斷交方式,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一是反目成仇型:斷交以突變、公開決裂為特征。一旦朋友關係破裂,便會忘卻過去的情誼,來個180度轉變,由朋友變成仇人,甚至互相對罵、揭醜、大打出手,把對方置於死地而後快,這是下下之策。
二是漸變冷卻型:當發現對方不夠朋友,不能再繼續交往下去,他們並不公開爭吵、決裂,而是逐步降溫、漸漸疏遠,使彼此的關係在較為平靜的情況下由朋友降為路人,心照不宣地完成絕交過程。
三是友好分手型:雙方在決定分手時,依然不失和諧氣氛、相敬如賓,彬彬有禮,心平氣和地告別昨天,並祝福未來,這是上策。
對於心中有鬼的朋友,采用第二種方式比較好,但是如果對方找後賬,也不要怕他。要意識到你再也不能滑下去了,寧可得罪他,也不能猶猶豫豫,否則將給你帶來更大的禍患。
交朋友就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去之”,“要做好人,須尋好友”。選擇德高行潔者為友,你的靈魂會得到無聲的淨化;選擇正直博才者為友,你的精神如同在聖潔的圖書館邀遊;選擇情操高雅者為友,你的心靈會得到甘霖般的滋潤。
激將定律:激發潛在能力
激將法,就是利用別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較強的一麵,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輸情緒,將其潛能發揮出來,從而得到不同尋常的說服效果。激將法是日常交際、推銷和談判中常用的語言藝術。
激將法是一種很有力的口才技巧,在使用時要看清楚對象、環境及條件,不能濫用。同時,運用時要掌握分寸,不能過急,也不能過綏。過急,欲速則不達:過緩,對方無動於衷,無法澈起對方的自尊心,也就達不到目的。
求將不如激將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求朋友辦事,不妨根據對方的心理特點,使其在某種情緒衝動下幫助自己辦事。對朋友使用“激將法”的好處在於,隻是運用自己的一點口舌,既達到了辦事目的,又不使自己損失什麼。
求人辦事,在方法上決不可死套一個模式,應該隨著辦事的對象及其思想的變化而變化。
有些方法,適合於某人某事,但不一定適合於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對有些人,隻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誠相待,就能打動他;但在同樣情況下,另外一些人可能“敬酒不吃吃罰酒”,你磨破嘴皮,他就是不答應你的請求,此刻如果你改變策略,突然給他一個強烈的反刺激,用超常的手段去激勵他,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張儀因久不得誌,窮困潦倒,一日到蘇秦府上拜見蘇秦。好幾天後,蘇秦才出來見他,並隻讓他坐在家仆們坐的堂下,僅賜給仆妾們吃的飯食,而且還幾次故意責備張儀,說他窮酸,不想和他打交道。張儀聽後氣憤不已,離開了蘇秦,前往秦國。
在張儀去秦國的途中,卻有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與他結伴同行,送給他許多金錢。張儀到達秦國後,依靠陌生人資助的錢財得以拜見了秦惠王,並很快被秦惠王拜為客卿。這時,那位同伴卻向張儀告辭要走了,張儀問其緣由,那人說:“我並不了解你,真正了解和關心你的是蘇君(即蘇秦)。他當時擔心秦國伐趙而使合縱抗秦的計劃破產,認為隻有你才有能力去左右秦國的國策,所以他當時用語言刺激你,使你來到秦國。而後又私下派我跟著並接近你。現在你已被秦王聘用,我就算完成了任務,該回去告訴蘇君了。”張儀聽後大為感慨。張儀後來憑他的智慧和才能,說服秦王,使秦軍15年未越函穀關一步,為蘇秦合縱之策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可見激將方式隻要用得恰到好處,適時適度,效果是妙不可言的。
激將法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直接刺激。這種方法通過故意貶低對方看不起他,說他不行,借以激起對方求勝的欲望,也能使其超水平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
馬超領兵攻打葭萌關時,諸葛亮告訴劉備,隻有張飛、趙雲二人是馬超的對手。劉備建議讓張飛去迎戰。諸葛亮說:“主公先別說話,讓我去激激翼德。”
二人已在談話間,張飛主動請纓去迎戰馬超,諸葛亮卻假裝沒有聽見,隻是對劉備說:“馬超智勇雙全,無人能敵,除非往荊州喚雲長來,方能對敵。”
張飛說:“軍師為何小瞧我?我曾經一人獨對曹操百萬大軍,難道還畏懼馬超這個匹夫?”
諸葛亮笑著說:“你在當陽拒水斷橋,是因為曹操不知虛實,他若知道虛實,你豈能占到便宜?馬超英勇無比,他渭橋之戰差點殺了曹操,我看就是雲長來了也未必能勝得了他。”
張飛說:“我現在就去取馬超項上人頭,如若不勝,甘當軍令。”
諸葛亮見激將法起了作用,便順水推舟地點頭答應了。張飛得令,與馬超在葭萌關下酣戰了200多個回合,當時雖未決出勝負,卻使馬超產生敬畏之心,幾天後,率眾歸順了劉備。
激將法的第二種形式,是間接刺激。它以張揚、稱讚他人他物的方式,間接貶低對方,以激發對方壓倒、超過第三者的決心,從而為我所用。
還是諸葛亮的故事。曹操北定中原,舉兵南下時,劉備派諸葛亮去吳國拜見孫權,激說吳國與蜀國兩家合力抗魏,諸葛亮深知,如果直接要求吳蜀聯兵,一定使孫權以為劉備有求於他,事情會不好辦。最好的方法是用激將法激他。
諸葛亮在柴桑見到孫權後,說:“我看曹操兵多勢眾,東吳彈丸之地不是對手,將軍何不向曹操投降稱臣,以求暫時的安寧?”孫權聽了很不高興,反問諸葛亮,為什麼劉備不向曹操投降稱臣?諸葛亮回答道:“古代的田橫僅僅是齊的壯士,尚能守義不辱,何況我主是帝王之後,蓋世英才,豈能屈居奸賊屋簷之下?”諸葛亮這一招果然管用,孫權最終同意孫劉聯盟,共抗曹操。而諸葛亮也就此圓滿完成了出使江東的使命。
不要上他人激將法的套
激將法的目的就在於激怒對方,使之喪失理智,做出錯誤的舉措,巧妙地操縱別人的行為,使己有可乘之機。
如果你不明就裏,容易感情用事,便很難逃出別人設置的圈套,糊裏糊塗被別人所操縱。
平時被朋友叫成“瘋丫頭”的桃子,麵試那天穿得特職業,還剪了齊耳短發,儼然一名“淑女”。麵試進行到一半時,麵試官對桃子說,我們公司招聘的文員多數有機會麵對外商,老外很看中你是否會化妝,不然覺得你不尊重他。
桃子表麵畢恭畢敬地聽著,心裏卻樂開了花。當麵試官一說完,她就把隨身攜帶的皮包放到辦公桌上,打開後麵試官眼睛都看直了——裏麵眼影、唇彩等化妝品琳琅滿目,這是桃子準備麵試結束後和朋友去酒吧娛樂用的,居然派上了用場。麵試官愣了一下後,嚴肅地評判起桃子的化妝品太多、太豔,失去了職業女性的風采。桃子聽至一半怒火已湧上心頭,她覺得麵試官分明和自己過不去,她立即拍案而起:“你說話太欺負人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拉倒吧,難道我沒有這份工作就沒法活嗎?”麵試官也暴跳如雷,立即向門外一指說了一句:“出去”。
麵對咄咄逼人的麵試官,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被激怒,更不要因為對方提出的問題過於尖銳,而覺得對方欺人太甚。不論對方個性原本不友好,或是想先給求職者一個下馬威,都切勿發火,否則就算你其他條件再好,你也會輸了這場麵試。
有些企業認為專業能力勝於一切,員工個性修養如何,並不是很在意;但也有不少企業認為團隊合作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員工個性不好,栽培了半天還是枉費心機,所以“激將法”常被麵試官當成淘汰大部分應聘者的慣用手法。
激將法因為摸透了人的爭強好勝心理屢試不爽。
自我推銷定律:毛遂自薦很重要
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這樣的人,他(她)們一提到別人,可以滔滔不絕,把別人的優點或缺點分析得頭頭是道:一講到自己,特別是提到自己的缺點,不是難以啟齒,就是借講自己的缺點轉彎抹角地講出自己的成績,以為不這樣,就不能表現出自己的高人一籌。這是社會交往的最大障礙之一。
自我推銷是一種藝術
在社會上生活的人,誰都有滿足自我的需要,都希望別人能承認、尊重、賞識自己的知識和才能。為了達到求人辦事的目的,你就需要不斷地想方設法,在他人麵前表現或推銷自我,以使對方從心理上接受自己,為求人成功開通道路。
“自我推銷”是一種藝術。成功人士以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創造出了“無敵的自我推銷術”。這種推銷術方法很多,方式也不一樣。如,張儀是“連橫”策略的創始人之一,他由魏國一名不起眼的說客,一躍先後成為魏秦的宰相,以滔滔辯才登上萬眾矚目的政治舞台,執戰國政局之牛耳。像張儀這種完全靠自己的遊說來謀得顯赫地位和財富的人,在戰國時為數不少。
自我推銷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善於“標新立異”地推銷自己。戰國時期,曆史上自我推銷的人大概要數毛遂名氣最大了。
秦軍在白起帶領下,於長平大敗趙軍,乘著勝利的餘威,秦軍長驅直入,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情況萬分危急,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出使楚國,與楚國結盟,請求援兵。趙王深信平原君的辦事能力,他命平原君在數千門客中挑選出20人作為隨行,以壯聲威。平原君挑來挑去,隻選出19人,還差一個名額。正在為難,門客毛遂走到平原君麵前自我推薦說:“另外一個名額讓我來頂上吧!”平原君對他不怎麼熟悉,忙問:“先生在我這裏幾年了?”毛遂答道:“三年了。”平原君對他沒有一點印象,便笑著說:“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處身在世上正像一把錐子放在袋子裏,銳利的錐尖勢必露出口袋外麵。你已經來三年了,我還沒有聽說周圍的人誇獎過你。先生還是留在家裏吧。”毛遂從容不迫地說:“我要是老早被放進口袋裏,那麼,這把錐子不是隻露一點點尖角,而是整個錐子都會鋒芒畢露了。”平原君聽毛遂說得有理,於是就同意毛遂一同前往。
在楚趙談判大會上,由於楚王無心幫助趙國,談判沒有絲毫進展。這時,其他的19位門客一齊慫恿毛遂,讓毛遂上去談(原本其他的19個人是準備看他的笑話,看他如何在這樣的大場麵上出醜)。毛遂也不推辭,幾步登上台階,問平原君(好像沒有看到楚王的存在)說:“為什麼還沒有結果?”楚王聽了,盛氣淩人地說:“你是誰?”平原君答:“是手下辦事人員。”楚王大聲嗬斥道:“我在跟你主人談判,沒你的事,趕快給我走開!”毛遂毫不畏懼,他緊握寶劍湊近楚王跟前說:“大王竟敢嗬斥我,不怕欺了我的主人,是倚仗楚國軍隊多吧?現在大王與我距離在十步之內,大王此刻的性命就握在我的手裏,你兵再多,也幫不上忙。我家主人今天和你說得非常清楚,趙楚聯合抗秦,不僅趙國受益,楚國也不會遭受池魚之災。你還嗬斥什麼?”楚王見狀不妙,忙連連點頭說:“是,是,先生言之有理,楚國願意與趙國聯合抗秦。”就這樣,楚趙簽訂了聯合抗秦的盟約,幾天後,邯鄲之圍被解。
回到趙國後,平原君感慨地說:“毛遂先生的三寸不爛之舌勝過百萬之師。如果不是他自薦,今天辦事哪能這樣順利?”從此推毛遂為座上賓。
推銷自己是為了辦事順利成功,其中引起重視是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如何才能標新立異呢?像毛遂那樣,思維敏捷,文采出眾,勇略過人,通過精彩的自我表現,凸顯出個人的價值與個性,樹立鮮明的形象,為對方承認和接受,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
在現代社會,已不是謙卑有加,禮讓三分的時代,人們要學會展示自己,學會毛遂自薦,讓別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認真體會“毛遂自薦”的奧妙,努力去實踐它,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自薦者不僅要有足夠的膽量、勇氣,而且還要具有對自身價值的高度自信,對完成某項任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主張,並抱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毛遂之所以敢於自薦,正是有這樣的勇氣和信心做保障。從現時看,自薦者往往會遭到一些人的妒忌和各種各樣的非議,甚至誹謗。因此,領導者滿腔熱情地鼓勵和愛護自薦者,並給他們以切實有力的支持,就顯得十分必要。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和利用人才資源,避免抑善蔽才。
在一家出版社的編輯部裏,進來一位求職的女孩。這是一個毛遂自薦者,英文很好,想到出版社來當編輯。出版社因為目前沒有英文書的出版計劃,沒有用她,但卻把她推薦給一位同行,因此,這個女孩有了很好的工作。
出版社的負責人後來曾談及此事,這個女孩的英文能力並不如她自己描述得那麼好,但她敢於毛遂自薦,至少表現了她主動積極和勇於向陌生人、陌生事挑戰的一麵,誰都會喜歡這樣的人。
麵對困難的工作之時,毛遂自薦的成功率相對較高。如果你有能力,可自告奮勇挑戰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因為別人不願意做,你的毛遂自薦可以凸顯你的存在。如果一戰成功,你當然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失敗了,也可學到寶貴的經驗。
你的毛遂自薦,也替你的上司解決了難題,他對你的印象將會有新的改觀。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將成為你日後麵對更艱難工作的勇氣來源,而你的做法也將成為人們給你最高評價的依據,光是這一點,你就可以在日後享用不盡。
如果你的毛遂自薦沒有如願,千萬不要灰心喪氣,因為你的勇氣已在別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一次的失敗正是下次成功的本錢。
要注意的是,不要吹噓自己的能力,能力有多少就說多少,太過吹噓,反而給人以不實的印象。
自我介紹很重要
在社會交往中,要想很好地推銷自己,學會自我介紹也是很重要的。
自我介紹是一種常用口語表達方式,是一把打開辦事之門的鑰匙。這把鑰匙運用得好,可使你在社交活動中百事如意,反之,就可能給你帶來種種困難。
克服羞怯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兩個涉世不深的年輕人來聯係工作,把一張介紹信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先開口,推了半天,其中的一個不得不紅著臉介紹說:“我……不,是我們……”羞羞答答,前言不搭後語。這種現象就是羞怯心理的表現,是做自我介紹的一大障礙。
從實際心理看,人們初次相見,彼此都有一種要了解對方的願望,都有一種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我們坐在辦公室裏,聽到敲門聲,就知道有人來了。開了門,看到進來的是一位陌生人,立刻想到:他是誰呢?來幹什麼?一種渴望了解對方的強烈願望油然而生。如果你能在這個時候及時、準確、簡要地做出自我介紹,“自我袒露”出來,使其渴望了解的願望得到滿足,這是對對方的尊重。接著,對方也會及時地向你做自我介紹,也把自己袒露出來,雙方就可以坦誠相見一拍即合,後麵的事情就好辦多了。相反,見麵之後,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地不願“亮相”,老半天做不出自我介紹來,就會使對方感到失望,特別是當對方已經猜測出你是誰,來幹什麼之後,還不肯及時地做自我介紹,場麵就更難堪了。繁簡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