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牙齒護理
牙齒保健要點
要讓寶寶自己刷牙
讓寶寶自己拿著自己的牙刷,在媽媽的示範下,自己刷牙。雖然還不能刷得很好,但是媽媽要多給寶寶些諸如“刷得真幹淨啊”之類鼓勵的話。
媽媽再給寶寶刷一遍
在寶寶自己刷完以後,媽媽還要再刷一遍。邊跟寶寶說“這次該輪到媽媽了”這樣的話,邊讓寶寶臉朝上地仰臥在媽媽的膝蓋上。牙齒間的間隙及臼齒上有很多小溝,很容易殘留髒東西,一定要仔細地清洗。
吃過零食後要刷牙
吃過零食後,寶寶要漱口,要保護好寶寶的牙齒,最好養成刷牙的習慣。寶寶刷牙時要注意提醒寶寶將水和牙膏一起吐出去,否則容易造成寶寶攝氟過多。
養成刷牙好習慣
寶寶經常齧晈物品,睡覺時張口呼吸,這易引起上唇翹起、下頜骨下垂、牙齒排列不齊、晈合不正等特殊麵容,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另外,注意防止寶寶摔倒跌傷口唇或牙齒。寶寶牙齒長齊時,就應教育寶寶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以預防蛀牙。
刷牙的步驟
在刷齒根的時候,要將牙刷豎起
刷牙時不可太用力,牙刷的刷毛尖部容易刺激牙床。在刷容易殘留髒東西的牙根時,可以將牙刷豎起來刷。
媽媽幫忙再刷一次
在寶寶自己刷完牙以後,媽媽需要再給寶寶刷
現階段的寶寶,你在給他做衛生清潔時,不僅要把這項活動看成是每日的例行公事,且要把衛生護理工作,當成寓教於樂的遊戲。比如,在洗澡時,可以給寶寶準備好塑料杯子、量杯、船和鴨子,讓他們多玩一會,充分放鬆,讓洗澡成為一種遊戲。當然,其他的衛生活動爸爸媽媽也可以這麼創設。
另外,此階段是培養寶寶自己做好衛生護理的好時候,可是還需要你時不時地幫他一下,或引導他一下,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
寶寶如廁能力培養訓練
在培養寶寶的如廁能力時,爸爸媽媽要專門帶寶寶到衛生間熟悉環境,讓寶寶逐漸了解排大小便都應該在衛生間裏進行。並且教給他基本步驟和其他操作,如衝水等。
如果寶寶夠不著衝水的按鈕,爸爸媽媽可以幫忙,但一定要讓寶寶參與,這樣有利於寶寶形成便後衝水的好習慣。
爸爸媽媽可根據對寶寶大便情況的觀察,到差不多的時間就開始把他,讓寶寶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等寶寶學會獨立蹲下上廁所後,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寶寶該去廁所,直到不需要提醒,寶寶也能在固定的時間自己大便為止。
讓寶寶學會使用蹲廁
大部分幼兒園或其他公共場所的衛生間是蹲廁,使用蹲廁的方法和使用坐便器不同,因此,需要對寶寶進行蹲廁訓練。同時要在心理上鼓勵寶寶獨立正確大小便,比如,對寶寶說:“你也是大孩子了,要學會自己尿尿,不然會被笑話。”寶寶有了動力,自然學得也就快了。寫上寶寶的情況則更好;教育寶寶不要在一些危險的地方玩,如馬路邊、水邊等;不要碰家裏的一些危險用品,如插座、煤氣、乙醇等。
讓寶寶不要傷害動物,以免動物被激怒而傷害到自己;告訴寶寶不能自己亂吃藥,特別是帶甜味的藥品等。
總之,隻要成人有了安全意識,寶寶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樹立安全意識,並且就會在日常的生活和活動中提咼自我保護的能力。
便後擦洗怎樣做
便後擦洗是必須養成的衛生習慣,即使3歲的寶寶,一般也還做不到自己完全擦幹淨,所以需要進行專門訓練。媽媽可以先將手紙撕下來疊成小方塊,拉完後,在肛門邊多擦幾次,注意,告訴寶寶盡量不要讓手碰到,也不要使太大的勁,以防將手紙弄破。
寶寶的安全護理
隨著寶寶的不斷成長,寶寶的活動也會遠離爸爸媽媽的視線。在寶寶獨自活動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意外,所以為了保證寶寶的平安、健康,我們應該培養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以保證寶寶的安全、健康。
安全防範措施:引導寶寶記住爸爸媽媽或家人的名字、地址等,如果能為寶寶製作一個小卡片,寫上寶寶的情況則更好;教育寶寶不要在一些危險的地方玩,如馬路邊、水邊等;不要碰家裏的一些危險用品,如插座、煤氣、乙醇等。
讓寶寶不要傷害動物,以免動物被激怒而傷害到自己;告訴寶寶不能自己亂吃藥,特別是帶甜味的藥品等。總之,隻要成人有了安全意識,寶寶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樹立安全意識,並且就會在日常的生活和活動中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寶寶入園難的問題
對於在此階段的寶寶的看護問題上,存在最大爭議的就是,該不該送寶寶去幼兒園,或應該怎樣去幼兒園。
我們要說的是,寶寶是否上幼兒園,這裏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親子關係,另一個是幼兒園質量。就親子關係來說,早期送寶寶上幼兒園,隻是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親情模式,寶寶不僅要和爸爸媽媽,同時還要和老師、小朋友建立起良好的親情關係,對寶寶建立信任感、認同感、適應能力都會有極大的好處。
如果爸爸媽媽擔心寶寶上幼兒園會影響親子關係,或親子關係影響上幼兒園,隻能說爸爸媽媽在親子關係問題上的看法有誤區。要知道,即使是全托,每周還有3個晚上兩整白天可以與寶寶高質量親密接觸。“親子”關係不僅不會受到入園的影響.
至於說寶寶入園難的問題,我們需要提醒爸爸媽媽的是,可以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寶寶盡快地順利入園。
首先,調整作息時間,入園前爸爸媽媽可為寶寶製訂一個作息時間表,告訴寶寶每段時間做什麼。按時進餐、睡眠、盟洗、娛樂,讓寶寶在家按照這個作息製度生活一段時間,進入幼兒園後會較快地適應新生活,同時能培養寶寶從小就有一個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其次,訓練寶寶自己解決大小便。入園前應該重點教會寶寶說:“我要小便,我要大便”這樣的話,免得給老師增加負擔,又避免寶寶受不潔之苦。此外,培養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是個很好的方法。
另外,訓練寶寶學會自己喝水,學會自己穿衣服等。如果不能自己解決,要教會他說:“我要喝水”向老師尋求幫助的語言,如果寶寶能會做這些事情,寶寶的自理生活能力較強,入園後不會感到太多的不適應,更容易順利入園。
培養寶寶交友能力。入園前,應該盡量讓寶寶與鄰居接觸,與鄰居小朋友玩耍和交往。入園後,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接送時間,認識同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鼓勵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拉拉手,一起玩一玩。這樣寶寶在幼兒園有了朋友,就會更容易、更喜歡在幼兒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