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2~3歲寶寶養育知識(一)(1 / 3)

2~3歲寶寶生長發育標準與特點

身體發育標準

這個時期的寶寶再也不會像嬰兒時期那樣需要細致入微地進行養護了,爸爸媽媽可以稍稍鬆弛一下了。但是這個階段的寶寶,走路有時仍會不平穩,爸爸媽媽仍要悉心照顧。

2~3歲寶寶生長發育標準

排便

一旦發現寶寶有要排泄的表示,一定要迅速做出反應,不能拖延,因為寶寶隻能自我控製很短的時間。每當寶寶能自己控製住大小便並主動表示出來時,應及時表楊,讓他產生一種自豪感,這有助於寶寶排泄習慣的養成

睡眠

此階段的寶寶,平均每天晚上要睡10~12個小時,一般不會再有夜啼的現象了。但遇到生病或精神受太大刺激時,還會出現夜間哭鬧的現象

智能檔案

2~3歲寶寶智案

動作

大型的體育器械對於2~3歲的寶寶來說,可能比較難以操作,但寶寶對此很好奇。所以為了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從小激發他運動的熱情,爸爸媽媽可以帶寶寶去玩大型的運動器械,引發玩的興趣,同時指導寶寶正確地玩要。鼓勵寶寶嚐試其他更多的大型體育器械,關鍵是要告訴他們怎麼玩,激發他們玩的興趣,並參與實踐。

另外,在此階段,我們也可以帶寶寶到戶外玩要,如放風箏、登山等等。這可以讓寶寶在一係列的走、跑、跳運動過程中,增加寶寶的腿部力量,保持身體平衡性和協調性,使其身體運動智能得以良好的發展。

語言

讓寶寶向別人介紹自己,清楚地講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和性別,可以有效地培養寶寶的語言表述能力,此外對於培養他們的語言智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平時爸爸媽媽應收集一些好聽的、通俗易懂、短小精桿的詩歌、兒歌念給寶寶聽。在給寶寶念詩歌、兒歌的同時,也可結合寶寶的生活,合理地選擇。如寶寶要睡了,媽媽可以念“寶寶困了”,如果寶寶吃飯吃不幹淨,媽媽可以抓住這一機會,對寶寶進行教育,給寶寶念“鋤禾日當午”等,這樣做可以訓練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欣賞能力等。

心理

寶寶隻有知道自己確實是存在的,才能知道如何愛護自己。對於此階段的寶寶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的身體部位,也能表達自己的各種感覺,如疼痛感、饑餓感等。但因為年齡關係,他們仍需要深化對自己外在特點的認識,這樣才能逐漸使寶寶在心理上形成對自己的深刻認識。因此,爸爸媽媽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來訓練寶寶認識自我。

每天坐下來和寶寶說會兒話,不帶任何個人主張,我聽你說或你聽我說,無論寶寶說什麼話,都不要訓斥寶寶。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還不完善,所以爸爸媽媽在跟他們聊天時,寶寶總會出現言語不連貫、用語不當、重複等情況。對此,爸爸媽媽不可當麵指責寶寶,隻要多示範,寶寶漸漸就會有所進步了。

情感

爸爸媽媽或看護人會影響寶寶的人格成長,他們的人品和對待寶寶的態度會深深影響寶寶的人格發展,甚至會影響寶寶一生的情感發展。

認知

能數數到幾十甚至幾百,會做數字、漢字的配對;寶寶能認識4~6種幾何圖形,切分圓形1/2或1/4;拚上8塊左右地拚圖;從圖中找出缺漏部分;從地圖中找出自己居住的城市等。

2~3歲寶寶的營養需求

喂養2~3歲寶寶的注意事項

這個時期寶寶主要需要的營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般乳牙都出齊了,阻嚼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與成年人比還是有差距。為了讓寶寶營養均衡,食材豐富,烹調的時候仍應以細軟為主。蔬菜切得細碎些,肉類易切成細絲、丁塊、薄片,不宜給寶寶多食用油膩、油炸等難以消化的食物,忌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講究飯菜的色香味。要想使寶寶身體健康、大腦發育良好,就必須讓寶寶攝取比較全麵的營養。各種各樣的營養對於3歲的寶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質等,更是缺一不可。此時的寶寶喜歡吃甜點,以前吃點心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看著吃,現在寶寶總有各種機會自己接觸到糖果。爸爸媽媽此時就要注意了,要控製寶寶對糖果的攝入量,降低寶寶齲齒發生概率。

給寶寶補充核苷酸

核苷酸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是十分重要的,核苷酸是所有細胞活動的基本成分。它能增加寶寶的免疫能力,提高寶寶的抵抗力,減少患病的機會。還可以維持寶寶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對雙歧菌的發育大有幫助,可減少腸炎和腹瀉的發生。核苷酸由於其調節血液中的脂質,因而可以有助於寶寶腦部的發育和細胞的健康。此時期的寶寶可以通過食用豆類、動物肝髒、魚類、家禽類食物來獲取生長發育必需的核苷酸。

給寶寶補充葉酸

葉酸普遍存在於植物的葉綠素中,因此多給寶寶食用綠色蔬菜十分重要。葉酸在寶寶的生長發育中掌握著血液係統,起到促進寶寶組織細胞發育的作用。葉酸可與體內的各種黴素共同促進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及細胞分化,最重要的是葉酸能防止腦部及脊髓的先天異常及發育不全,有助於精神和情緒的健康。2~3歲的寶寶每日葉酸的需求量為50微克。建議爸爸媽媽給寶寶食用下列食物:毛豆、白菜、蛋黃、菠菜、油菜、西藍花、香蕉等。

按照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俗語,把食物合理安排到各餐中去。各餐占總熱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為了滿足寶寶上午活動所需熱能及營養,早餐除主食外,還要加些乳類、蛋類和豆製品、青菜、肉類等食物,午餐的進食量應高於其他各餐。

合理營養對寶寶的重要性

寶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特殊性就表現在他們正處於身體、大腦的發育期,所以充足、合理的營養對他們顯得尤為重要。1~2歲的寶寶,身體和大腦的發育速度都比0~1歲時慢,但是仍然很迅速。合理的營養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健康和生長發育、提高機體勞動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基礎。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都會導致寶寶發育不正常。

糾正寶寶挑食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公共場合看到這樣一些帶著寶寶的爸爸媽媽:當寶寶表現出不喜歡某種食品時,爸爸媽媽並不是勸說或講道理,而是一味地遷就;當寶寶表現出喜歡吃某一種食品時,爸爸媽媽就會讓寶寶多吃。這些爸爸媽媽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會改掉這種挑食毛病。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提醒,寶寶的過分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的攝入不足或過量,寶寶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

爸爸媽媽嬌慣成寶寶挑食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隻有單味覺,沒有分辨複合味道的能力,此時,媽媽盡量采取母乳喂養或者給寶寶喝的牛奶中不加糖,選擇原汁原味,這樣寶寶的味覺記憶中沒有口味過重的東西,長大後就不容易挑食。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挑食的現象,這與爸爸媽媽的態度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