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1~1.5歲寶寶養育知識(三)(1 / 2)

寶寶塗鴉的準備

為了防止寶寶把家裏的任何地方都當成畫板,媽媽要為寶寶塗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桌子上放上一些筆和紙,讓寶寶用筆在紙上自由地塗鴉,開始的時候紙張可以大些,以後可以逐漸變小;也可以準備一個畫架,告訴寶寶想畫畫的時候就去畫架上畫;此外也可以準備一麵專門用來塗鴉的牆壁,總之應盡量滿足寶寶塗鴉的興趣。

教寶寶學塗鴉

小寶寶剛開始握筆時,會在一張白紙上亂戳.其“作品”往往亂七八糟、雜亂無章,這時爸爸媽媽不要著急,因為這對寶寶來說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了。

爸爸媽媽對於寶寶塗鴉應抱一種讚歎、驚喜、鼓勵的態度,這種積極的態度會鼓舞寶寶用積極的心態去探索這個色彩斑斕的紙筆世界。如果這時爸爸媽媽有一絲著急、失望,對於寶寶都會是一種打擊,敏感的寶寶也許會因此拒絕塗畫遊戲,甚至拒絕紙和筆,對學習行為產生反感。媽媽可以用遊戲的形式教寶寶畫點、線和圓圈。在寶寶掌握了點、線、圓圈的畫法的基礎上,媽媽應啟發寶寶去觀察簡單的物體,逐漸訓練寶寶能畫出象征性的圖形。見”。這個訓練是對寶寶進行人際交往中的禮貌教育。

獨自玩

為寶寶準備他喜歡的玩具,如小汽車、積木、布娃娃、圖片等。然後,在可以觀察到的範圍內,鼓勵寶寶坐在地板或地毯上自己玩。這樣會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在玩的過程中,如果寶寶提出問題.要實事求是地認真回答,不能搪塞或敷衍了事。

教寶寶向別人表示友好

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爸爸媽媽要教育寶寶用禮貌的方式和別人打招呼、表達自己希望交往的意願,告訴寶寶小朋友是他的小夥伴,兩個人要成為好朋友,要相互握握手。

1~1.5歲寶寶社交訓練

翁寶寶人際交往能力培養

在寶寶社交能力發育和培育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種情況:寶寶在熟悉的環境裏非常活躍,但在生疏環境中則會顯得拘謹甚至膽怯。這是由於寶寶對外部環境缺乏足夠的認知和心理準備,也就是說寶寶缺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早期的社交能力。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這一點,盡量多給寶寶創造機會啟發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

有禮貌

爸爸媽媽帶寶寶戶外玩時,要讓寶寶與阿姨等打招呼,走的時候要讓寶寶與他們揮手表示“再見”。這個訓練是對寶寶進行人際交往中的禮貌教育。

獨自玩

為寶寶準備他喜歡的玩具,如小汽車、積木、布娃娃、圖片等。然後,在可以觀察到的範圍內,鼓勵寶寶坐在地板或地毯上自己玩。這樣會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在玩的過程中,如果寶寶提出問題,要實事求是地認真回答,不能搪塞或敷衍了事。

教寶寶向別人表示友好

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爸爸媽媽要教育寶寶用禮貌的方式和別人打招呼、表達自己希望交往的意願,告訴寶寶小朋友是他的小夥伴,兩個人要成為好朋友,要相互握握手。

這時寶寶能夠根據物品的用途來給物品配對,比如茶壺和茶壺蓋子是放在一起的。這些都是寶寶認知能力發展的表現,說明寶寶開始為周圍世界中的不同物品分類並根據它們的用途來理解其相互關係。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認知能力的發育特點,進行合理的培養訓練。

認識自己的東西

寶寶的用品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讓寶寶認識自己的毛巾、水杯、帽子等,也可進一步讓寶寶指認媽媽的一兩種物品。

配對

爸爸媽媽先將兩個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再將完全相同的小圖卡放在一起,讓寶寶學習配對。

在熟練的基礎上,將兩個相同的漢字卡混入圖卡中,讓寶寶學習認字和配對;也可寫阿拉伯數字1和0,然後混放在圖卡中,讓寶寶通過配對認識1和0;配對的卡片中可畫上圓形、方形和三角形,讓寶寶按圖形配對,以複習已學過的圖形。

認識自然現象

爸爸媽媽要注意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並啟發寶寶提出問題及回答問題。比如,觀察晚上天很黑,有星星和月亮;早上天很亮,有太陽出來。通過講述,使寶寶認識大自然的各種現象。

模仿操作

每天爸爸媽媽都要花一定的時間與寶寶一起動手玩玩具,如搭積木、插板等,給寶寶做些示範,讓寶寶模仿。此外,還可以給不同大小、形狀的瓶子配瓶蓋以及將每套玩具放回相應的盒子內。

寶寶生活自理訓練與個性培養

寶寶1歲以後,自理能力要進一步完善。要使吃、睡、排便規律化,這幾方麵是中樞神經係統發育成熟的表現,能促使寶寶體格和大腦正常發育。因此,爸爸媽媽要在這個時期訓練寶寶學會用語言表達吃、睡、排便的要求,會用杯子喝水,會用匙,會自己用手拿東西吃,會自己去排泄,並能控製排泄。此外,還應注重個性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