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安全防災(七)(1 / 3)

怎樣防治異物堵塞氣管

糖豆、花生、瓜子是兒童喜愛的食品。由於兒童的磨牙尚未長成,咀嚼功能不夠完善,喉的保護作用尚不健全,小兒又喜歡在蹦跳嬉笑中吃零食,這就很容易將口中的食物嗆入氣管。那麼怎樣判斷孩子是否將食物或其他異物嗆入氣管呢?如果孩子情緒安定,多半是異物已咽進胃裏,經過1~2天會隨便排出體外。如當時發現孩子呼吸不暢、咳嗽、憋氣、麵色紫紺、煩躁不安,說明異物卡進了氣管,嚴重者可引起呼吸道阻塞而窒息死亡。由於患兒從家中到醫院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又難以迅速取出異物,故死亡率較高。

如在交通不便,距離醫院又遠的地區,發生異物進入氣管,可采取一種簡易有效的應急方法。可讓受害者坐著或站著,施術者在他後麵,用兩隻手臂抱住患者,一手握拳,大拇指向內放在患者的臍與劍突之間,用另一手掌壓住拳頭,有節奏地使勁向上推壓,讓肺內產生一股強大氣流,使之從氣管內向外衝出,逼迫異物隨氣流直達口腔,將其排除,即可得到解救。但都應一邊搶救一邊送往醫院。

異物進入氣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家長要教育兒童不要將小物件放入口內。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要說笑,更不要邊吃邊打鬧。吃飯時,家長不要恐嚇、責罵或戲逗孩子,以免大哭大鬧時將食物吸入呼吸道。給孩子喂藥時,不要捏鼻子強迫灌下,要將藥片碾碎,慢慢灌下。

眼睛受傷怎樣應急處理

任何眼睛受傷都可能很嚴重。即使隻是外表的輕微摩擦,也可能使角膜留下疤痕,或發生感染,影響視覺。

直接撞擊、眼鏡破裂,或者有尖銳物飛入眼中,都會造成眼球劃傷或瘀血。受傷的眼睛,多半要出現症狀,包括傷眼疼痛;眼內好似有一種東西粘在上麵的感覺,醫生稱之為“眼異物感”;眼睛怕見光,不注流淚,傷眼看東西不清楚或看不見;眼睛或眼瞼可以明顯看見傷害。對此可做下述應急處理。

1.讓傷者仰躺,設法支撐住頭部,並盡可能使之保持靜止不動。不要試圖移除插入的異物。

2.立即用消毒紗布,輕輕蓋上,再鬆鬆用繃帶包紮,不使覆蓋的紗布脫落移位。如沒有消毒紗布,可用剛洗過的手帕或未用過的新毛巾覆蓋傷眼,再纏上布條。纏繃帶或布條時,不可用力,以不壓及傷眼為原則。

3.見到眼球鼓出,或從眼球脫出東西,千萬不可把它推回眼內,這樣做十分危險,可能會把可以恢複的傷眼弄壞。

4.要求另一正常的眼睛保持靜止不動,以免使傷眼隨之轉動。如有需要,將雙眼同時包紮起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轉動。

5.維持處理的姿勢,送往醫院。

酸或堿進到眼睛裏怎樣急救

有些中青年朋友工作中常接觸到酸或堿,這些酸或堿性的物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如硫酸、硝酸、鹽酸、石灰、氨水、氫氧化鈉等等。無論是酸性還是堿性物質濺入眼內,都必須立即衝洗,越快越好。拖延時間久了,眼球組織就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酸性或堿性物質引起的眼部化學燒傷,由於濃度的高低和接觸時間的長短,可以有很大的差異。濃度低、接觸時間也短,症狀就輕,出現怕光、流淚、眼睛磨疼不敢睜等症狀。經過治療,這些症狀可以很快消失。但如果這些化學物質濃度高、量也多,在眼內停留時間也長,損傷就可能十分嚴重。除了紅腫流淚之外,疼痛劇烈,酸或堿接觸到的部位發生壞死、脫落,最後形成疤痕,眼球和眼瞼粘在一起。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角膜穿孔、眼內炎等,最後導致眼球萎縮而失明。

對於眼睛的酸堿燒傷,首先要做好預防工作。工作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還要戴上合適的防護眼鏡。對接觸酸、堿蒸氣或煙霧者,還應使用封閉的防護鏡或麵罩。生產場所應經常備有衝洗器具和清水,以備急救。一旦發生酸堿濺入眼內,首先不是急著去醫院,而是就近及時用大量清水衝洗。也可以打一盆水,將頭眼浸入水中,在水中睜開眼,轉動眼球,反複換水衝洗。這時應注意將固體的酸堿塊從眼內撥出,否則容易形成局部的進一步燒傷。經過比較充分的衝洗後,再到醫院裏眼科治療。

酸性或堿性化學物質都可以造成眼部燒傷,但二者亦有不同,後者常常較前者重得多。酸性物質與眼球組織接觸後,形成一種凝固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不溶於水,病變也不再向深層發展,損傷較易於修複。而堿性物質與眼球組織接觸後,就形成一種皂性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溶於水,所以堿性物質造成的損傷,可以進一步向深層擴展,遠較酸性者嚴重。

怎樣處理頭部受傷

小明順著樓梯往上爬,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媽媽又是心疼又是生氣。“這孩子,真淘氣,幸虧隻擦傷了額角,沒有大傷”。小明的媽媽隻給孩子塗了點紅汞,教訓了幾句,也就算了。誰知到晚上,小明不聲不響地,不肯吃飯,多次詢問,才說頭痛頭暈,想吐,想睡覺。“也許是受涼了?”叫來隔壁的王醫生,檢查之後,她告訴說,是輕度腦振蕩。孩子頭部受傷,外表雖不嚴重,大腦卻可能因振動而損傷,輕者也需要休息和適當治療,才不致於留下頭痛的毛病,嚴重者,可有顱內損傷出血,需及時搶救。這決不是危言聳聽,在意外事故中,顱腦創傷非常多見,死亡者不在少數。兒童常因玩耍而跌傷者,有些屬於輕型腦振蕩,雖不嚴重,但也可因外麵傷口不大而被家長忽視,不治療,可導致腦振蕩後遺症,經常輕度頭度、頭暈,學習成績下降,檢查時,腦電圖可有異常改變。

所以,跌傷頭部,除了觀察傷口,包紮、止血外,更要警惕大腦損傷,注意觀察有無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精神不振,思睡或昏睡,腦振蕩可有一過性昏迷(當時摔昏),對當時情況不能回憶等,並觀察呼吸脈搏是否正常、平穩,雙側瞳孔是否等大、等圓?若有異常情況,及時看醫生,不要延誤了病情,留下後患。

怎樣處理手指斷

偶然遇到較嚴重的手外傷,如斷指、斷手,人們常驚慌失施,不知怎麼處理。現代醫學顯微外科的發展,已能將斷離手指接活,國內已有10個手指同時接活的先例,所以,懂點這方麵的知識,可以使你遇事不慌,正確處理,及時搶救病人手指,使其重新獲得健全的手。

遇到嚴重手外傷,不管手指是否完全斷離,首先要止血和保護傷口。可用無菌紗布或潔淨手絹加壓包紮傷口,禁用香灰、細麵土塗傷口,防止細菌感染,必要時紮止血帶(手腕處,但要定時鬆懈),未完全斷離的手指,包好後用一夾板固定好,以免再度損傷。若手指夾在機器中,注意保護手指的完整性,不要轉動機器而再度損傷,也不要強力拉出,寧可拆掉機器取出,然後用無菌紗布包裹好,同病人一起,趕緊送有條件的醫院手術接指。斷離的手指,不宜用自來水衝洗,也禁用酒精或其他液體浸泡,特別髒者,可用生理鹽水衝洗泥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