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當然也不例外。陰道上端與子宮、輸卵管相連直通腹腔,下端則與外界直接相通;它的開口處前方是尿道口,後方是肛門,很容易遭受汙染。其中,既有常駐的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支原體等),又可因性接觸,而臨時帶入多種病原體。
過去,有人對280名孕婦進行研究,從陰道內共查出19種(屬)微生物,如棒狀杆菌、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常駐菌,甚至還有被認為是致病性強的大腸杆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由於檢驗技術的進步,現今發現的更多)。但是,為什麼有些不太講究個人衛生的婦女不發病,而那些十分講究個人衛生的婦女,有時卻會發生嚴重的外陰、陰道或盆腔炎症,而且還久治不愈呢?這就和生態平衡與否有關了。
原來,女性的生殖器官,在解刮和生理上都有其獨特的防禦結構和功能。女性外陰兩側的小陰唇經常合攏關閉,陰道前後壁又緊貼在一起,形成了自然的防禦屏障,更重要的是陰道上皮細胞,在雌激素影響下,能夠發生周期性變化並脫落,由於含有不同程度的糖原,在陰道杆菌的作用下,將糖原轉化成乳酸,使陰道酸堿度保持在pH4~4.5之間,這樣,適應在堿性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便不能在此生長繁殖。這種自然產生的防禦功能,也叫做“自淨作用”。
生態平衡時,陰道內的菌群是有一定組合結構的。例如:有多少種(屬)的微生物,它們的比例各占多少,生存在陰道的哪一部位等,都受著生態因素的嚴密控製。通過這種控製,不僅常駐的正常菌群不外流,而且也使外來侵入的微生物難於定居下去。
當女性患有貧血、營養不良、高熱、過度虛弱或疲勞時,由於抵抗力降低,微生物之間的正常生理組合便會發生變化,以致細菌比例失調而產生致病性。通常情況下,在一些健康帶菌者中,雖然可以檢出攜帶真正的致病菌,如傷寒杆菌或痢疾杆菌等,但並不發病。可是,如生態平衡失調,則會導致菌群失調,進而發病。
在大量應用抗生素的今天,某一種抗生素能夠很容易消滅對其敏感的病原體,但是亦可發生菌群的比例失調,此時其他病原體即可乘機發作。例如黴菌性陰道炎、葡萄球菌性陰道炎、綠膿杆菌性陰道炎等,多半是濫用抗生素的結果。因此,在治療陰道炎時,一方麵要殺滅某種致病的病原體,另方麵更要著眼於調整菌群,使其恢複正常的生態平衡。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白帶增多,或感覺不正常,如陰道發脹、灼熱或瘙癢,應積極檢查並進行治療。
1.鍛煉身體,提高抗病能力,特別是患有月經失調疾病時,則應積極治療,以免因內分泌平衡失調而引起陰道的菌群失調。
2.切勿濫用藥物,如抗生素、激素、細胞毒類藥物、免疫抑製劑或同位素等,以免使正常微生物群和人體內的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
3.忌用堿性溶液,如硬肥皂水等衝洗陰道,應保持陰道的酸性環境,以利於正常菌群的生存。
4.避免不潔性生活,以免帶來意外的病原體感染。
5.如發現患有陰道炎時,則應分清是哪一種病原體感染,根據不同情況,除進行局部治療外,還應重視全身狀態的改善和提高免疫功能。同時應注意對性對象的治療。
6.局部治療時,應將藥物放入陰道後穹窿深處(多數病原體在該處生長繁殖),方可奏效。
怎樣判斷月經正常與異常
月經初潮是少女青春發育的重要信號,也是判斷青春發育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據。為了確保身體正常發育和健康,少女了解月經的正常與異常,是十分必要的。
什麼是正常月經和不正常月經?除了初潮年齡外,主要從以下三方麵來判斷。
1.月經周期
是指從上一次來月經的第一天起,到下一次來月經的第一天止的間隔時間,平均相隔28天左右。但每個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月經周期的間隔時間常有較大差異。有的人可能是21~25天,有的人可達38~40天。隻要初潮一年後,月經周期的天數比較穩定、有規律,總是25天或35天或其他固定天數,都屬於正常範圍。如果月經周期少於21天,甚至一個月出現二三次,雖然保持一定的規律性,流血時間和流血量也較正常,這種情況叫月經過頻,或稱頻發月經。如果每年僅來月經3~4次,則稱月經過稀,也叫稀發月經。月經過頻,除了無排卵的不正常出血原因,也可能是由於黃體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月經過稀,大都是卵巢機能不全引起的。這兩種異常月經都會造成婚後不育。
2.經血量
每次經血量的多少,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在正常情況下,每次月經的出血量為50~100毫升,平均60毫升左右,屬於正常範圍。也就是說,每次用月經紙(全濕透)不應超過2包。如果一次月經出血量超過150毫升,且伴有大量血塊,稱為月經過多。如果一次經血量少於50毫升,則叫月經過少。月經過多,大多發生在青春發育期,主要是由於卵巢功能不健全,內分泌調節不正常,不能如期排卵造成的,這叫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它可引起貧血,使少女麵色蒼白,身體虛弱不堪,應及早診治。月經過少,主要是因為子宮發育不全或卵巢分泌激素不正常引起,如不診治,任其發展下去,可能導致無月經症和婚後不育,也須及早診治。
3.經血顏色
正常經血為暗紅色,沒有血塊。如果經血淡紅或發紫發黑,或經血中帶有血塊,說明月經不正常,可能發生了病理現象,應該及時去醫院作婦科檢查治療。
總之,少女一旦發現月經出現異常現象,就應引起思想警惕,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對症治療。既不要諱疾忌醫,也不能盲目投醫用藥,以免延誤治療,造成嚴重後果。
怎樣選購女性經期用品
過去,女性經期用品非常單一,除了衛生帶就是衛生紙,有些女性甚至用其他辦法瞎湊合,結果既不方便,又不太衛生,對廣大女性生活、健康都不利。現在,各種新型經期用品品種繁多,用法多樣,怎樣選購適合於自己使用的呢?下麵簡單介紹一下各種用品的特點及選購常識。
1.衛生帶
衛生帶是傳統的經期用品之一,過去多采用純棉製品製成,這種產品要求每次使用完畢後,最好經高溫消毒。由於使用者很難保證每次燙曬,所以不太衛生。目前市場上出售有一次性衛生帶,它是采用高檔無紡布製做的,經過嚴格消毒後對人體安全、可靠,且每次使用完畢即可棄之,免除了洗滌燙曬之勞,是方便、衛生、經濟的經期用品之一。
2.衛生紙
有些女性有一種錯誤的看法,即月經很髒,因此每次隨便用些草紙應付一下就行了,這種做法極不利於身體健康。經期,對所使用的紙是非常有要求的,首要的一點就是衛生,因此必須選購那些經嚴格消毒過的衛生紙,否則極易得婦科疾病。衛生紙除了衛生之外,還要柔軟和吸水力強。
3.衛生巾
衛生巾是較新的一種經期用品,它吸濕性好,使用舒適、安全,防滲漏效果好,是一種比較方便、衛生的經期用品。選購時,除了注意上述質量外,還應特別檢查一下它的背膠是否好,有些衛生巾的背膠粘合性較差,給使用帶來不便。
4.衛生栓、衛生棉條
這是更新一代的經期用品,它適用於已婚婦女,或有特殊職業要求的婦女(如遊泳運動員等)。衛生栓和衛生棉條是內用式經期用品,體內吸收,無其他經期用品那麼多的“累贅”。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主要品種有:ob衛生栓和丹碧絲衛生棉條,它們都是經嚴格消毒、選用精棉製成的,體積小吸水力強,特別是丹碧絲衛生棉條還附有導入管,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在經期去海濱渡假時,內用經期用品也不耽誤下水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