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自己的糞便中有蛔蟲,或出現了蛔蟲病的各種症狀,要立即治療。一般的治療方法是吃驅蛔靈,但要特別注意掌握用藥劑量,每日不得超過3克,每早飯前或每晚睡前各服一次。中草藥也可驅蛔蟲,如:
1.使君子肉炒焦,每次20粒,一次嚼碎服下,連服3天。
2.苦楝根皮,每天早晨飯前空腹服用30~60克。
應注意在患急性胃腸道疾病或肝炎等疾病時,要停止用藥,以免中毒後的蛔蟲傷害這些器官,引起其他不良並發症。
怎樣防治肺結核病
肺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是青少年易發病之一。該病是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其傳染方式,主要是通過開放性肺結核病患者(即肺部病灶仍排放結核杆菌的病人)的痰傳染。吐在地上的帶有結核杆菌的痰幹燥後,結核杆菌就會飄到空氣中隨風到處傳播。另外,患者打噴嚏時的飛沫也能傳播結核杆菌。健康的人吸入帶有結核杆菌的空氣,或與患者同用餐具等生活用品後,就有可能患病。因此,要預防肺結核病的發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一定要洗手,經常洗曬被褥。
2.平時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3.家中或同班同學中有肺結核患者時,要注意隔離,看望或照顧病人要戴上口罩;勸導病人不要隨地吐痰;病人的痰盂、用過的巾帕等要嚴格消毒後再用。
如有確診已患肺結核病,要主動與周圍人隔離,做到不隨地吐痰,以防傳染他人。在治療過程中,要臥床休息。應多吃些高蛋白、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病情稍有好轉時,可到室外活動身體,適當參加輕型體育活動。
怎樣保持消化係統的正常功能
消化係統,包括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和肝髒)兩部分。消化管主要由粘膜和平滑肌組成,消化管壁的肌肉能夠收縮和鬆弛,而形成消化管的蠕動,把吃進的食物向前推進,經過一個一個消化器官,進行消化和吸收,剩下的食物殘渣變成大便,由肛門排出。消化腺能夠分泌各種消化液,消化液裏含有消化酶,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分解,以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可見,消化係統主要功能是受納、消化食物,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保證人體的成長和活動的需要,並將殘渣排出體外。顯然,消化係統是關係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係統。中醫把這個係統概括成“脾胃”,稱為“後天之本”。
人的消化係統發育比較早,大約在胚胎第4周的胃已經出現,腸道已經形成,肝和胰也具雛形,到胚胎12周時,基本上比較完整,到16周時胃腸本身的腺體已經具備。出生後,消化係統就需要承擔消化、吸收的任務,因此初生嬰兒就具有吮奶的天然本能。出生6個月後就喜歡咀嚼,到滿1周歲時對各種油脂具有消化能力,到幼兒時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完善。進入青春期,消化係統發育較快,胃腸的容量越來越大,一般青年人的胃可容納1~2升的食物,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也越來越多,從而滿足人體生長發育對營養物質需求日益增多的需要。
為了保證消化係統的正常發育,維護它良好的功能,青年人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避免暴飲暴食。因為胃是有一定容量的,暴飲暴食把胃塞得滿滿的,超堵塞它的正常容量,不僅消化不了,影響胃腸功能,而且會得胃腸疾病。所以,飲食量一定要適當,而且要有規律,即定時定量。第二,避免吃對胃腸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如烈酒、濃茶以及辛辣、過熱、過涼的食品等,盡量要少吃。有些藥如阿司匹林、保泰鬆等,對胃刺激較大,必須應用時要在飯後服用。因為這些食物和藥物能損傷胃腸粘膜,容易引起發炎,導致胃腸病。第三,注意飲食衛生。吃進不潔食物後,會對胃腸和全身造成嚴重危害,容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和腸寄生蟲病等。
因此應該做到不幹淨的食物不吃,熟食必須煮透炒熟,吃涼拌菜和水果必須洗淨或消毒,飯前便後必須洗手。第四,保持樂觀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能影響胃腸功能。精神抑鬱、心情苦悶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愉快、樂觀的情緒可使胃腸功能正常,消化能力增強。第五,注意鍛煉身體。適當的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可以改善胃腸的血液循環,增強胃腸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六,注意保護牙齒。牙齒能咀嚼食物,牙齒的好壞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很大。牙齒不好,食物咀嚼不充分,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因此,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另外,青年人在25歲以前牙齒並沒有完全鈣化,碰到過硬的東西容易斷裂,應該注意避免牙齒損傷。還應當定期請醫生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齲齒。
怎樣保護胃
胃有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的功能,為保養好我們的胃及其消化功能,平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進食要定時、定量、定餐,以保證胃有規律的收縮、蠕動、排空及分泌消化液,這不僅有利於胃的消化功能,還能防止潰瘍病和胃炎的發生。
2.進食前可適當喝口湯或水,但不能過多,這對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有益。
3.為保證良好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飯前請不要吃零食。
4.進食時情緒要放鬆,要少說話,要細嚼慢咽,避免粗糙食物對胃的機械性損傷。
5.進食後應喝一些湯或水,一方麵可以衝洗口腔、食道和胃,另一方麵也有利於食物與消化液的混合,對消化有益。
6.飯後不要立刻做劇烈運動,否則可使消化道的血液流量減少,影響消化。
7.不要吸煙。吸煙可引起幽門擴約肌鬆弛,使膽汁容易返流入胃內,而高濃度的膽鹽對胃粘膜是一種化學性損害,可引起膽汁反流性胃炎。
對於潰瘍病和胃炎患者除做到以上幾點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胃病活動(發作期)要做到少吃多餐,特別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胃酸常常偏多,常表現饑餓痛、夜間痛,多餐飲食能保證胃內不斷有食物來稀釋和中和胃酸,起到止痛作用。
2.禁食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咖啡等。這裏要指出的是,特別是高度酒,它能溶解胃粘膜上的脂質,對胃粘膜有直接的化學性損害。臨床上很多胃病複發,或合並大出血,或胃穿孔,都是因飲酒而誘發的。
3.禁服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如激素類、水楊酸類、布洛芬、保泰鬆、消炎痛、紅黴素、利血平。若要服用上述藥物,則要加服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等。
4.胃病發作時可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牛奶可謂是胃病患者最好的食物,它不僅能稀釋酸、中和酸,而且對胃沒有刺激,營養價格又特別適合於合並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5.胃病合並嘔血時要暫時禁食,合並解黑便(消化道出血)則隻能進冷或低溫流汁,這樣有利於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