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旅遊業的驚喜與遺憾
2012年3月23日至30日,我隨團到雲南旅遊8天。在昆明、西雙版納、大理、麗江和楚雄的景點遊覽中,我驚喜地看到,雲南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西南邊陲省,旅遊業竟能如此火爆,精品之多、特色之鮮明、遊客之擁擠,著實令人瞠目。驚喜之餘,也為其中不和諧的音符遺憾。今整理出來,以饗讀者,亦或許對港城的旅遊業能有所啟迪。
大打少數民族牌
據導遊介紹,全國55個少數民族,雲南竟有40多個。全省旅遊業正是打得少數民族品牌,緊緊圍繞少數民族做活旅遊景點的文章。昆明的石林是彝族,西雙版納的野象穀是傣族,大理是白族,麗江的玉龍雪山和東巴穀是納西族等等。在昆明還專門建有民族村,將各具特色的多個少數民族納入民族村內,使遊客在一個景點內就能欣賞到全雲南所有的少數民族,如同親臨自然村寨,獲得極大的精神和生活享受。他們首先在稱呼上彰顯少數民族特色,給遊客以新鮮感,緊緊抓住遊客的好奇心,例如對女青年和男青年的稱呼,彝族稱“阿詩瑪”和“阿牛”、傣族稱“稍多裏”和“毛多裏”、白族稱“金花”和“阿鵬”、納西族稱女青年為“胖金妹”等。同時還在簡單的語言上記住少數民族特色,例如傣族喝酒至盡興時會有一人先喊一聲“多歌!”眾人接著連喊4聲或6聲“水”;一人喊“幾巴”,眾人喊“多”!
我們在後來的聚會中也會不由自主地喊上幾聲,可見印象之深。其次在服飾上彰顯少數民族特色,不同民族男女的不同帽子、頭圍等頭飾、筒裙、擺裙、袍子、靴子等手工藝服飾,體現出少數民族姑娘婀娜多姿的身材,小夥子粗獷健康的體魄,讓遊客眼花繚亂,獲得美的享受。再次在歌舞上彰顯少數民族特色,所有景點都有不同形式的歌舞表演項目,充分展示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日日歌舞升平的特點。例如西雙版納猛巴拉娜西表演、楚雄“彝人部落”的“天天長街宴,夜夜火把節”表演等。尤其是由張藝謀導演的《印象麗江》,以玉龍雪山為背景、階梯式大型表演舞台、300多名當地少數民族農民演員以及彪悍小夥騎馬奔馳的表演、以民眾生活為表演內容、粗獷大氣的表演風格等,著實令遊客震撼。還有在飲食上彰顯少數民族特色,那香草熏魚、過橋米線、荷葉米包和73度的米酒,讓遊客味蕾大開、齒間留香。
千姿百態的旅遊產品
雲南的旅遊產品花樣繁多,有自然景觀也有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遊客。我為他們總結了三個結合:一是觀賞與體驗的結合。雲南的旅遊產品極具觀賞性。遊覽天下第一奇觀石林時,遊客觀賞到的是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獨特的阿詩瑪化身石、優美的“鳳凰梳翅”和險峻的“千鈞一發”等奇石美景,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和造化奇觀;在玉龍雪山風景區,遊客們欣賞到了終年不化的白雪皚皚險峻的雪山美景,我們還遇到了百年罕遇的玉龍雪山“笑了”的機會,那火紅的雪山勝景讓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此時此刻,遊客們徜徉在景區之中,情不自禁地舉起相機,調好焦距,留下那美妙的鏡頭,再穿上彝族、納西族的服裝,仿佛與景點渾然一體,置身於仙境之中,讓人流連忘返。二是吃與娛樂的結合。吃是人的第一需要,雲南很多旅遊產品把吃飯與欣賞歌舞表演結合在一起,創造良好的娛樂就餐氛圍,為遊客留下美好的記憶。在楚雄的“彝人部落”,大餐廳圍著歌舞表演舞台而建,前麵有水麵與舞台間隔,夜幕降臨,舞台燈光和水麵燈光交相輝映,音樂悠揚,節奏鏗鏘。遊客們喝著米酒,吃著美食,欣賞著盛裝俊男靚女的表演,度過了夢繞魂牽的夜晚。三是主人表演與遊客參與的結合。雲南的旅遊產品中的歌舞表演,不論是舞台式還是廣場式,都把遊客參與互動作為重要內容。我印象最深的西雙版納猛巴拉娜西表演,主持人多次把多名觀眾請上舞台,共同演出詼諧幽默的節目,觀眾席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使遊客心情蕩漾,久久難以平靜。篝火晚會上,幾千名遊客手舉火把或蠟燭,圍著篝火,學著少數民族演員的動作,跳著蹩腳的舞步,成為篝火晚會的主體。
強烈的商品經濟頭腦
雲南的旅遊業管理者和經營者有著強烈的旅遊經濟觀念。他們除了把旅遊產品作為商品精心策劃和經營管理以外,還把能體現商品經濟價值的事項和產品融入旅遊景點之中,作為旅遊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妙地運用適應遊客心理的手段,贏得遊客的好感而紛紛慷慨解囊。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件事:第一件,火把節的火源火把現場拍賣。3月29日晚,我們在楚雄參與了“夜夜火把節”。活動開始,一名葬族打扮的男子點燃火把高髙舉起,主持人說,這是今天點燃火把的火源,我們把它交給現場觀眾,誰擁有這隻火把就會交得好運,接著又講了一些交好運的具體方麵。然後話鋒一轉,說要通過拍賣的方式獲得。把遊客情緒煽動起來後,他以500元的起價開始拍賣,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最終被一位遊客以3000元拍得。遊客高興地衝進場地,接過火源火把,點燃了中心火把。我計算了一下,“夜夜火把節”每夜的火源火把收入以3000元計,一年拍賣也超百萬,收入不菲。第二件,“農家樂”中銷售銀飾品。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的遊覽中,導遊帶我們來到中國著名舞蹈家刀美蘭的家鄉,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把我們引進她的家裏——傣家木樓。我們坐在木樓的客廳裏,主人開始與我們拉家常,從傣族村寨、木樓特色,拉到家庭起居、飲食、關係相處,再談到傣族手工藝美術特色,最後詳細講了他們手工打造的銀飾品,包括手鐲、項鏈、耳環、腰帶和銀碗、銀筷、銀匙等品種,解毒、防病、保健和裝飾等功能,以及工藝的精美和價格的合理性等等。說完便揭開蓋著紅絨布的案子,將各種銀飾品展現在我們麵前,開始兜售。“驢友”們圍攏過來,你買我買他也買。我估計,大家買下至少10萬元的銀飾品,其中一位女“驢友”光是1萬多元一條的銀腰帶就買了2條。第三件,集中設置的旅遊購物場所。在雲南,旅遊購物場所多集中設置,便於遊客集中購買。“七彩雲南”是雲南著名旅遊購物中心,這裏有獨立的玉石珠寶、茶葉、精油、幹花和土特產品等大型展銷廳,可同時容納近萬人進場考察購物。旅遊公司在編排旅遊線路時,“七彩雲南”是必到景點,這裏每天大客車來往如梭,場內人山人海,加上靈活多樣的銷售手段,交易額可想而知。我們團是非購物團,也來這裏考察購物。他們在世博園裏設有大型玉石商場,使有些喜歡玉石的遊客顧不上觀賞世博園的美景,以欣賞和購買玉石為快。雲南有些景點和購物是一體的,例如大理和麗江古城內,特色旅遊紀念品、生活用品店鋪摩肩接踵,遍布全城,遊客們在觀賞古城特色的同時,會自覺不自覺地購買當地土特產品作為紀念。大理新華村是現代新農村,著名的“小錘敲出一千年”大型銀飾品商場就設在村裏,遊客在遊覽村容村貌、品嚐三道茶之後,來銀飾商場選購自己喜歡的特色商品,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