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職業介紹補貼的對象是什麼?
經勞動保障部門核準的各類職業介紹機構,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並幫助其實現就業(辦理錄用備案、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以上的,可按免費介紹成功人數給予職業介紹補貼。
98.如何申請核撥職業介紹補貼?
職業介紹補貼實行按季申請核撥,具體按下列程序辦理:
(1)職業介紹機構申請。職業介紹機構免費推薦介紹下崗失業成功就業人員滿3個月的,於季度終了後10日內,持下列有關證明材料向同級勞動就業管理機構申請職業介紹補貼:①職業介紹補貼申請表;②職業介紹機構推薦介紹信或花名冊,組織舉辦勞動力交流洽談會的憑勞動力交流洽談會登記審批表和應聘報名花名冊;③下崗失業人員錄用備案花名冊;④經勞動保障部門鑒證的勞動合同書;⑤上月工資發放及社會保險費繳納憑單;⑥職業介紹機構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2)勞動就業管理機構審核彙總。勞動就業管理機構於季度終了後20日內完成審核彙總,並報同級財政部門核定。
(3)財政部門核定。財政部門在10日內核定職業介紹補貼人數和補貼金額。
(4)下崗職工職業介紹補貼由財政部門直接劃入職業介紹機構;城鎮失業人員(含失業職工)職業介紹補貼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5)申請職業介紹補貼時,隻能按每位下崗失業人員人均享受一次計算。
99.職業培訓補貼的對象是什麼?
經勞動保障部門核準的各類職業培訓機構,按照規定程序免費為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再就業培訓的,可按培訓後的合格率及就業率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100.如何申請核撥職業培訓補貼?
(1)培訓前報告。職業培訓機構組織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各項再就業培訓前,先向同級勞動就業管理機構報送相關材料,包括開辦再就業培訓班申請報告(培訓的專業、期限、費用、人數)、培訓大綱、教學計劃課程表、培訓人員花名冊等,定向培訓需說明用人單位需求及安置方向,創業培訓要提供創業項目名細等,經同級勞動就業管理機構組織評估同意後實施培訓。
(2)培訓後申請。經培訓後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的,由職業培訓機構於季度終了後10日內,持下列有關證明材料向同級勞動就業管理機構申請職業培訓補貼:①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②下崗失業人員錄用備案花名冊、經勞動保障部門鑒證的勞動合同書、上月工資發放及社會保險費繳納憑單;自主創業、自謀職業需提供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副本。③職業培訓機構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
(3)勞動就業管理機構審核彙總。勞動就業管理機構於季度終了後20日內,根據對職業培訓機構培訓檢查的記錄考核意見以及培訓合格率、培訓後就業率,進行綜合考核和效果評估,完成審核彙總,並報同級財政部門核定。
(4)財政部門核定。財政部門在10日內核定職業培訓補貼人數和補貼金額。
(5)下崗職工職業培訓補貼由財政部門直接劃入職業培訓機構;失業職工職業培訓補貼仍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以上涉及各類再就業政策僅供廣大下崗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參考,具體執行口徑以最新政策文件規定為準。)
101.什麼是定向培訓?補貼標準是什麼?
定向培訓是指用人單位已經與下崗失業人員達成了用工意向,由用人單位委托職業培訓機構進行的培訓,或培訓機構自行開發的有用人意向的培訓。定向培訓達到80課時以上,出勤率達到80%以上,參加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接受培訓後實現再就業的人數達到參加培訓總人數的60%以上的,按參加培訓人數給予每人300元的補貼。
102.什麼是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是什麼?
職業技能培訓是指提高下崗失業人員職業技能,增強市場就業競爭能力,由各培訓機構組織開展的,屬於國家職業資格準入的專業(工種)的培訓。職業技能培訓達到100課時以上,出勤率達到80%以上,培訓後考核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人數達到50%以上,由培訓機構申請,按參加培訓人數給予每人300元補貼。參加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接受培訓後半年內,實現再就業人數達到參加培訓總人數的50%以上的,再按照實現再就業人數給予每人200元補貼。未能達到上述考核指標的不給予補貼。
103.什麼是創業培訓?補貼標準是什麼?
創業培訓是指為促進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帶動其他下崗失業人員就業,通過政府招標的形式,由指定培訓機構對有創業需求和潛能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的創業指導性培訓。創業培訓達到100課時以上,出勤率達到90%以上,培訓結束後,由培訓機構申請,按照參加培訓人數給予每人300元補貼。後續服務達到1個月以上,參加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接受培訓後半年內自主創業並領取營業執照人數達到參加培訓總人數的60%以上的,按照自謀職業和實現自主創業人數給予每人700元補貼。未能達到上述考核指標的不給予補貼。
104.免費職業介紹的對象、補貼範圍及標準是什麼?免費職業介紹的對象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其他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免費職業介紹補貼的範圍,是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的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並促使其再就業的職業介紹機構。
免費職業介紹補貼的標準與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的成效掛鉤,綜合考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後節省的失業保險金和基本生活費,以及簽訂勞動合同(協議)的期限和下崗失業人員年齡等因素確定。舉辦職業介紹交流大會的形式,另外給予適當補貼。
105.用人單位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應符合哪些條件?
(1)各類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新增崗位新招用下崗失業半年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與其簽訂3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辦理錄用備案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以按規定申請社會保險補貼。
(2)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並簽訂半年以上勞動合同、辦理錄用備案及繳納社會保險費、發放月工資達到本地最低工資125%及以上的可以按規定申請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
106.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1)各類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新增崗位新招用下崗失業半年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按企業應為所招下崗失業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最低標準之和[即市上年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60%×(20%+2%)]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個人應繳納部分由個人負擔。
(2)招用“兩保”人員的用人單位,按每人每月250元標準給予其用工補助,並對用人單位應繳納的失業保險費按最低標準(即市上年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60%×2%)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個人應繳納部分由個人負擔。
(3)招用除“兩保”人員以外的其他就業困難人員,且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按每人每月100元標準給予用工補助,並給予其應為所招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最低標準之和[即市上年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60%×(20%+2%)]的社會保險補貼,個人應繳納部分由個人負擔。如用人單位為個體工商戶或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除享受每人每月100元用工補助外,社會保險補貼按以下辦法計算:養老保險費補貼費率按其應繳費率減去同期企業職工個人應負擔費率確定,即目前養老保險補貼額度為:市上年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60%×(17%-7%),失業保險費補貼額度為:市上年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60%×2%。個人應繳納部分由個人負擔。
(4)街道和社區在其自身組織開發的公益性崗位上招用除“兩保”人員以外的其他就業困難人員的,按每人每月100元標準給予用工補助,並給予該組織應為所招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最低標準之和[即市上年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60%×(20%+11%+2%)]的社會保險補貼(如該組織為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其養老保險補貼額度同個體工商戶,醫療與失業保險補貼額度不變),個人應繳納部分由個人負擔。
107.各類企業新增崗位新招用下崗失業半年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申請社會保險補貼應持哪些材料?
(1)《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申報表》一式三份;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其複印件;
(3)稅務登記證副本及其複印件;
(4)企業與新招收的下崗失業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及其複印件;
(5)《用人單位錄用人員登記表》;
(6)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要求的其他有關材料。
108.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申請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應持哪些材料?
(1)《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申報表》一式三份;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其複印件;
(3)稅務登記證副本及其複印件;
(4)勞動合同及其複印件;
(5)申報月份工資單及其複印件;
(6)《用人單位錄用人員登記表》或《失業職工登記證》。其中招用“兩保”人員,還需提供《一次性足額繳納養老保險情況表》和《一次性足額繳納醫療保險情況表》及複印件。
招用男滿50周歲、女滿40周歲以上的失業人員,還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及複印件。
招用夫妻雙失業人員,還需提供《戶口簿》或《結婚證》和配偶方《失業職工登記證》及複印件。
招用單親家庭中撫養未成年子女一方,還需提供《戶口簿》及複印件、“離婚協議書”或“離婚判決書”;單親喪偶的,還需提供《戶口簿》及複印件和配偶方死亡的證明。
招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業人員,還需提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及複印件。
109.什麼是非正規就業?
非正規就業是指失業人員以個人或組織起來的方式參與社區的便民利民服務、城市管理服務、家政服務,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各種臨時性、突擊性勞務,以及以家庭手工業、工藝作坊等個人自謀職業、合作就業方式進行生產自救,但又無法建立或暫無條件建立穩定勞動關係的一種就業形式。
110.什麼是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是指組織以失業人員為主開展生產自救的,幫助其獲得一定收入和基本社會保障的社會勞動組織。
111.申辦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1)符合規定的從業或經營服務範圍;
(2)具有能夠滿足經營服務需要的資金和場所;
(3)應由3名以上(含3名)失業人員組成。
112.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服務經營範圍有哪些?
城鎮失業人員凡創辦從事以下經營服務項目的勞動組織,均可認定為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
(1)家庭清潔衛生、病人看護、操持家務、養老服務、幼兒看護和教育、幼兒或學生接送、孕產婦與新生兒護理、小家電與日用物品維修;
(2)社區保潔、保綠、保安、婚喪服務、老年茶室、縫補洗燙(除幹洗)、車輛管理服務、自行車修理、初級衛生保健、家庭管道疏通、家庭水電維修與安裝、送氣送水與牛奶代理發送、淨菜配送;
(3)貨物裝卸、搬運搬家等臨時性、突擊性、輔助性勞務服務,為勞動密集型都市產業配套提供的加工、勞務合作項目服務和為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的後勤服務;
(4)社區內的理發(除美容美發)、雜貨供應、居民日用品代購、小報攤、打字複印、廢舊物品回收(除廢舊金屬)、便民快餐點心。
113.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名稱如何確定?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名稱應根據從業特點來確定,凡從事社區服務業的稱“服務社”;從事加工業的稱“工場”;從事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各種勞務的稱“勞動服務隊”等。
114.申辦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需提供哪些材料?
(1)戶口簿複印件;
(2)身份證複印件;
(3)《失業職工登記證》或《城鎮新增勞動力失業登記證》複印件;
(4)經營用房證明(租賃合同或房產證複印件);
(5)合夥創辦的提供合夥協議書;
(6)申辦書麵申請(需著重表明:本組織的從業人數、所從事的經營服務項目、資金來源、經營地點)。
115.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申辦程序是什麼?
(1)申辦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應由籌備發起(申辦)人向所在街道(鄉鎮)社會保障與救助服務機構提出申請,並填寫《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認定表》(以下簡稱《認定表》)。
(2)街道(鄉鎮)社會保障與救助服務機構在收到發起(申辦)人的申請後,要對其申辦的理由、經營服務範圍、資金來源、已有的固定場所和相關的技術準備及人員身份等進行審查,符合規定的,在《認定表》上簽署意見,於3個工作日內報送所在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對需經前置審批的特殊服務項目,應填寫《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特殊行業申報單》,並征得相關部門的認可。
(3)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在接到《認定表》後,經審核並報送市就業管理服務機構認定。由市就業管理服務機構發給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印製的《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證書》(正、副本)。
116.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可以享受哪些稅收上的優惠?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認定後,報經當地稅務部門批準,3年內免征營業稅。
對從事家庭清潔衛生服務、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嬰幼兒看護和教育服務、殘疾兒童教育訓練和寄托服務、養老服務、病人看護和幼兒(或學生)接送服務、避孕節育谘詢、優生優育優教谘詢、提供停車服務、治安巡邏服務、綠化保潔服務、家庭管道疏通服務的,根據國稅發[1999]43號文件的規定,在3年內免征營業稅的同時,還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117.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可免交哪些費用?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在申辦和經營過程中,有關部門一律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
118.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可吸納哪些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
非正規就業人員中的下列失業職工:①“兩保”人員;②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失業人員;③男性50周歲以上、女性40周歲以上且文化程度較低、無技術特長的下崗失業人員;④夫妻雙方或一戶家庭中有兩人以上均持有《失業職工登記證》的人員;⑤單親家庭中撫養未成年子女一方且下崗失業1年以上的人員;⑥連續工齡年限滿30年的失業人員,其社會保險補貼和用工補助由街道社會保障與救助服務站統一向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申領。
119.非正規就業人員如何辦理綜合商業保險?
綜合商業保險是專門為降低非正規就業人員在勞動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勞動者個人、第三者人身傷害及財物損失的風險而設立的。保險費為每人每年100元。第一年由政府專項經費支付;第二年由政府專項經費和被保險人各支付一半;第三年由被保險人自理。保險金額為每人每年人民幣6萬元,其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財產保險賠償金額各以人民幣3萬元為限。
120.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如何申領發票?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經營所需發票,由所在街道(鄉鎮)憑《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證書》(副本),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後,集中統一領購,並由街道(鄉鎮)負責發票的發放及管理工作。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應按稅務部門的規定保管、使用發票,不得將發票轉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違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國發[1986]90號)處理。
121.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存續時間有多長?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存續時間一般為3年。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存續期間經營服務較好並已具備建立企業條件的,可及時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具備轉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條件的,可到民政部門注冊登記。辦理注冊登記後,既定的3年扶持政策不變,可繼續享受到期滿。
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必須與從業人員簽訂《非正規就業勞動協議書》,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
為鼓勵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從事非正規就業,國家設立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開業貸款,幫助其解決融資困難。
122.開業貸款享受的對象有哪些?
開業貸款享受的對象是指失業人員中的下列人員:
(1)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委托舉辦的創業培訓班結業學員或已基本具備創業條件的在培學員;
(2)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業主或合夥人代表;
(3)原從事經營技術管理工作1年以上,現獨立開業者或合夥開業的合夥人代表。
123.申請開業貸款有哪些條件?
申請開業貸款應符合下列5項條件:
(1)申請人具有常住非農戶口。
(2)首先應有不低於開業貸款50%的自有資金;其次已訂立開業項目計劃,從事的生產經營項目具有可行性和償還能力。
(3)借款人應向貸款銀行提供有效抵押或信用擔保。抵(質)押資產僅限於城鎮房地產和貸款經辦銀行出具的存單、債券(國債)等有效信用憑證。提供房地產抵押的,貸款額度不超過抵押房產估評額的60%;提供存單、債券等信用憑證的,貸款額度不超過抵押麵值的90%。
提供個人信用擔保的人員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①機關、事業單位正式在編工作人員;②有穩定收入來源的企業單位的職工(應在合同期內,並提供收入證明);③有收入來源,並在貸款銀行設立存款賬戶,在履行貸款擔保期間保持與借款額度相應的存款資金的其他人員。
(4)無不良信用記錄或其他經濟違法行為。
(5)建立會計核算製度。
124.如何辦理開業貸款?
對於符合以上申報開業貸款條件的借款人,首先應向經營所在地街道(鄉鎮)社會保障與救助服務機構提出申請,填寫《開業貸款申請表》,必須如實說明借款金額、用途、期限、償還方式及還款來源等情況,並提供抵(質)押物、信用擔保等有效證明,借款人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街道社會保障與救助服務機構進行初審後報區擔保分中心(其中3萬元以上由市擔保中心)審核;貸款銀行根據審核意見審批放貸。市(區)開業貸款擔保中心分別設在市(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內。
125.如何申請開業貸款貼息?
(1)貸款期滿後,按期還款並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人可直接向貸款銀行提出貸款貼息申請,填寫《開業貸款貼息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由借款人持《申請表》、貸款銀行出具的按計劃還本付息證明、付息憑證等相關材料,分別到市或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辦理貼息支付審批手續,其中貸款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元)的貼息由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審批,貸款額在3萬元以上的貼息由市就業管理服務機構審批。
(2)經市或區就業管理服務機構審批,填寫《開業貸款貼息支付表》,將貸款貼息劃轉給貼息申請人在銀行開設的賬戶內。
126.申請開業貸款擔保和貼息應承擔哪些責任與義務?
(1)借款人應誠實守信,嚴格履行約定的義務,接受貸款銀行貸後管理,確保貸款的專款專用和按期還款。
(2)借款人應自覺接受相關機構的財務監督,並按季度向相關機構報送本單位的財務報表。
(3)借款人惡意逃廢貸款債務的,一經發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記入個人誠信係統。
127.就業援助對象應具備哪些條件?
就業援助對象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下崗失業人員男50周歲以上、女40周歲以上,隨軍家屬和享受低保家庭中的待業人員;
(2)具有一定勞動能力;
(3)有就業願望;
(4)服從安排。
另外,曾獲得省、市勞動模範稱號的下崗失業人員,作為就業援助對象優先安置。
128.公益性崗位有哪些?
主要包括:
(1)社會公共事業和社區中的保潔、保綠、保安、保養崗位;
(2)社區中的綜合治理及其他公益服務性崗位;
(3)原各促進就業服務中心和今年以來成立的勞動保障分中心的工作崗位;
(4)機關、事業單位的後勤服務崗位;
(5)企業中的公益服務及公共設施等崗位。
129.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哪些服務?
提供下列服務:
(1)勞動保障政策法規谘詢;
(2)辦理失業登記、求職登記;
(3)提供職業指導,推薦參加免費或部分免費的培訓;
(4)在服務場所公布就業崗位信息和職業培訓信息,提供職業介紹服務;
(5)代管檔案;
(6)辦理社會保險關係接續手續;
(7)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的其他有關服務。
130.街道就業和社會保障事務所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哪些服務?
提供下列服務:
(1)提供勞動保障法規政策谘詢服務;
(2)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求職和創業指導;
(3)提供勞動用工信息和本街道社區就業崗位信息;
(4)為就業援助對象提供就業援助;
(5)辦理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金申領手續。
131.社區居委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站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哪些服務?
(1)提供勞動保障法規政策谘詢服務;
(2)進門入戶調查掌握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意向;
(3)為就業援助對象應聘就業提供幫助。
132.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失業人員申請享受增值稅收優惠有哪些程序?
下崗失業人員首先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勞動保障部門頒發的《再就業優惠證》原件及複印件、個體經營戶營業執照及稅務登記證複印件,辦理認定手續。其次,下崗失業人員還需每月進行身份確認:即該月營業額在免征額以下的,應在每月申報期內,持《再就業優惠證》原件到征收分局辦理下崗失業人員身份的確認,據此享受當月的稅收優惠。
133.就業困難群體人員能得到哪些幫助?
可從政府有關部門得到上門谘詢和政策援助、職業指導援助、就業信息和崗位援助、技能培訓援助、社會保險關係接續援助、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援助、生活保障援助以及特困群體的特殊援助等8個方麵的幫助。
134.困難群體人員可得到哪些就業信息和崗位幫助?在政府勞動保障部門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可免費得到如下就業信息和崗位幫助:每一位有再就業願望的困難群體人員可得到3次基本符合其條件的就業信息;參加專場招聘會;參加勞務輸出的,在輸入地公共職業介紹機構也可得到有關幫助。
135.困難群體人員可以得到哪些技能培訓幫助?
每一位願意接受技能培訓的困難群體人員,可從政府勞動保障部門獲得至少1次減免費培訓機會,並在培訓後可以被推薦就業。
136.總體來說,下崗職工再就業可以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下崗職工再就業可以享受如下優惠政策:
(1)稅收減免政策。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符合規定免稅項目範圍的(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列項目),在規定期限內給予免征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項稅收優惠政策。
(2)工商登記優惠政策。下崗職工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開辦私營企業的,在開業1年內,減免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費;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的,3年內可免收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費等。
(3)行政性收費優惠政策。下崗職工從事社區居民服務業的,3年內可免收行政性收費。下崗職工申請從事個體工商經營、家庭手工業或開辦私營企業的,工商、城建等部門要及時辦理有關手續,開業1年內減免工商管理等行政性收費。
(4)信貸優惠政策。對積極吸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中小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等就業實體,以及下崗職工從事個體經濟或組織起來興辦服務型企業的,隻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適銷對路、符合貸款條件,有關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要積極給予貸款支持,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要優先安排此類貸款。
另外,根據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失業人員在再就業時可以享受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優惠政策。
137.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免收哪些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
(1)工商部門收取的個體商戶注冊登記費(包括開業登記、變更登記、補換營業執照及營業執照副本)、個體工商戶管理費、集貿市場管理費、經濟合同鑒證費、經濟合同示範文本工本費及有關各種證書費。
(2)稅務部門收取稅務登記全套工本費,稅務發票領購簿實行免費發放。
(3)衛生部門收取的民辦醫療機構管理費、衛生監測費、衛生質量檢驗費、預防性體檢費、預防性接種勞務費工本費;衛生防疫部門收取的衛生許可證、健康合格證工本費。
(4)民政部門收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費(含證書費)。
(5)勞動保障部門收取的勞動合同鑒證費、職業技能資格鑒定費、證書費。
(6)公安部門收取的特種行業許可證工本費。
(7)煙草部門收取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費(含臨時的零售許可證費)。
(8)新聞出版部門收取的圖書報刊批發、零售經營許可證工本費;文化、廣電部門收取的錄音製品經營許可證工本費、錄像製品經營許可證工本費。
(9)對下崗失業人員在從事個體經營活動中涉及的經營服務性收費、中介服務收費,經營服務單位和中介機構要在政策和條件允許的範圍內給予減免優惠,有下限收費標準的要按最低下限標準執行。
(10)在指定的就業服務機構,對下崗失業人員實行免費職業介紹和再就業培訓,所需費用由當地政府補貼。
(11)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免收城市道路中經營性占道及經營性臨街雨棚收費。
138.特殊下崗失業群體人員享受哪些再就業優惠政策?
(1)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享受稅費減免政策以及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服務型企業享受稅費減免政策。
(2)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在服務型企業中就業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
(3)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即時崗位援助,政府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安排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的單位可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4)國有大中型企業富餘人員:主輔分離政策。
(5)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免費職業介紹。
(6)城鎮就業轉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減免再就業培訓費。
139.《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和使用管理有哪些規定?《再就業優惠證》多實行市、縣(區)兩級發放、兩級管理。即在市級參加失業保險的由市級發放和管理《再就業優惠證》,其他的由區(縣)就業服務機構審核發放。各級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對《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和使用管理的措施:一是建立享受扶持政策的人員和用人單位公示製度,接受群眾的監督;二是嚴格審核《再就業優惠證》的發放程序,防止弄虛作假、欺騙冒領等行為;三是對下崗失業人員轉讓、出租《再就業優惠證》的,沒收其《再就業優惠證》;四是對用人單位或個人偽造、租借《再就業優惠證》騙取國家扶持政策和資金的行為,要嚴肅查處,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五是對發證機構違反有關規定變賣或濫發《再就業優惠證》的,要嚴肅處理,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六是對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要實行動態管理。要依托街道勞動保障機構和社區居委會建立下崗失業人員基本情況檔案和再就業情況數據庫,隨時掌握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優惠政策的情況。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優惠政策再就業後,正在領取基本生活費或失業保險金的,應停發基本生活費和失業保險金;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要重新核實其家庭收入情況。
140.《再就業優惠證》應如何保管?
《再就業優惠證》采用實名製,限持證者本人使用。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再就業優惠證》由本人保管。被用人單位錄用的,享受優惠政策期間,《再就業優惠證》由用人單位保管。
141.哪些人員和企業可以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實行優惠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有哪些項目?
(1)享受優惠的人員是指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
(2)享受優惠的企業是指下崗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和當年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並與其簽訂3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經縣以上就業服務機構確認的,持有《社區就業服務證》的現有或新辦的社區就業實體(包括社區服務企業、社區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和社區就業勞動組織);持有吸納下崗失業人員認定證明的現有或新辦服務型企業;持有《經濟實體安置富餘人員認定證明》的主輔分離和輔業改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興辦的經濟實體。
實行免費的收費項目是指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包括政府部門委托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學會、協會、社會團體和企業組織)收取的涉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企業的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按現行標準實行減半收費的收費項目是指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和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失業人員,在開辦前和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需經中介機構評估、鑒定、驗資、代理等發生的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