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董建華:父親的教誨是“愛國”和“務實”(1 / 2)

“董建華簡介”

董建華,生於1937年,籍貫浙江舟山,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並獲連任。後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報國之心

董建華是家中長子,其父董浩雲為中國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創始人,被譽為“現代鄭和”,世界“七大船主”之一。

董浩雲給自己寫下的座右銘是:“人活著要有意義……以中國人為驕傲再創天地。”

1937年5月29日,董建華生於上海,12歲時隨父來到香港。當時,董浩雲已是從事海運的富商。但是,他深深懂得,日寇強占東三省之後又在向華北進攻,中華大地慘遭日寇鐵蹄的踐踏,中華民族正處在國破家亡、水深火熱的危難之中。作為一名中華民族愛國的實業家,在國難當頭之時,他除了自己奮發圖強之外,也不能不寄托於下一代,所以便給呱呱墜地的孩子取名為“董建華”,希望他能像自己的座右銘那樣“以中國人為驕傲再創天地”。

為了強化這一寄托,董浩雲在董建華兩歲生日時,又在其照片的背麵題寫了“歡迎偉大新時代的晨光”一行字,把兩代人的拳拳報國之心凝結在一起。董浩雲對孩子的教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純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頑強務實的艱苦奮鬥教育。”

自律、自好、自強

董浩雲在上海灘開辦海運業,經過艱苦奮鬥,最後造就了一個以香港為基地、擁有1200萬噸巨輪的遠洋海運王國——“東方海外”。至此,董浩雲已是世界級名人,是香港屈指可數的大富豪之一,但對子女的要求卻十分嚴格,從不嬌生慣養。

董浩雲有2子3女,按照中國的家族傳統,兩個兒子是家族事業的接班人,而長子董建華則是重點培養對象。為此,董建華特殊於其他4個弟妹,不進貴族學校讀書,而是讀中文中學,以便長大後從事中華民族的事業。

董建華13歲入中文中學,19歲考入英國利物浦大學機械係。這期間,董浩雲已成為擁有億萬資產的世界級船王,但對董建華卻不給他世界級富家子弟的待遇,不準董建華同其他富家子弟比高級轎車、比出手闊綽、比穿著時髦,而是要求董建華過簡樸的生活,要自律、自好、自強,與普通留學生一樣乘公共汽車或騎自行車往返於校園與住所之間,要把心思用在學習上,以便畢業後以紮實的專業知識管好民族實業。

董浩雲深知,隻有高深的基本知識,沒有過硬的實踐技能,還不能成就大事業。於是,董建華大學畢業後,董浩雲又把他送到美國去打工——到通用汽車公司最基層去當一名普通職員。這時,董浩雲問兒子:“小華,你能明白我為什麼要讓你進‘通用’嗎?”

董建華回答:“爸,我明白。因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其總裁阿爾弗德雷·斯隆創立的現代企業管理原則,我想也適用於我們這個國際型的航運企業。我相信,我在‘通用’可以學到許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