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羅曼·羅蘭: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2 / 2)

這種對音樂的深摯的愛好,一方麵或許是天生的,一方麵來源於母親的啟蒙和支持。羅曼·羅蘭出生並成長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小城市,雖說在當地也算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卻沒有很好的學習音樂的條件,他沒有像巴黎有錢人家的孩子那樣,從小就有音樂老師。但是,當母親發現了他對音樂的興趣之後,便盡自己的能力去教他彈琴,雖然母親技藝不高,但是,卻給了兒子許多音樂方麵的基礎知識,使他對於音樂的興趣更為濃厚了。這對於孩子音樂天賦的啟蒙,是十分重要的。

母親的極力支持

1880年,14歲的羅曼·羅蘭隨父母遷居巴黎,母親這時發現孩子不僅對音樂有強烈的興趣,而且有很高的天賦。這時候,她是又高興又發愁。高興的是兒子有這樣的天賦,想好好讓他發展;發愁的是會不會耽誤他的學業。猶豫了一陣子,她最終被孩子對音樂強烈的渴望打動了,她決定支持兒子學習音樂。但是令她為難的是,一時沒法給兒子找到合適的學習音樂的專業場所。在巴黎,她人生地不熟,沒有朋友可托,也缺乏關係。

但是這位母親鍥而不舍地為兒子尋找著老師和學習音樂的地方,她生活的重心幾乎就是打聽這些。隻要一聽說哪兒有音樂家,她就想盡辦法送兒子去學習,往往她的誠心打動了老師,兒子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一段時間以後,她驚喜地發現兒子的琴藝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教過他的老師。她想,必須為兒子尋找更好的老師了。這時,她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學琴的一個老師,就住在巴黎,叫約瑟芬·馬丹,這位鋼琴家不僅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演奏技巧,而且還認識著名的作曲家肖邦。於是,她便去拜訪這位老師,懇求她指點兒子。果然,後來羅曼·羅蘭從她那兒受益匪淺。

平常的日子,母親還從並不十分寬裕的家用中拿出錢來,每星期給兒子買一張夏特音樂會的門票,讓他去聽音樂家巴德魯、科洛納、拉穆勒的演奏。多年以後,羅曼·羅蘭回憶起來,還非常感激母親每周給他的這三個小時,讓他完全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裏。在這三個小時中,他為莫紮特無邪的快樂、貝多芬的雄偉強大、普格的溫和所深深吸引。在這兒他還領略到巴黎最新的音樂信息和音樂知識。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要發揮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必須充分利用家庭現有的資源,為孩子的成長做好準備,這是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起點和基礎。

“教育心得”

羅曼·羅蘭說: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母親使他的天賦得到及時的啟蒙教育和完善,雖然他後來沒有成為一個音樂家而是文學家,但音樂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父母應意識到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興趣培養和天賦啟蒙的重要性,你能否也像故事中的母親一樣為子女的愛好遍尋名師、費盡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