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職責和工作條件的設置,應該遵循對等的原則。對工作責任重大、任務繁重、情況複雜,需要付出相當數量的勞動才能完成任務的崗位,必須對其工作人員給予相應的工作條件,包括寬鬆的工作環境和足以支付其勞動成本的工資待遇。對那些容易遭受人身侵害的崗位,要有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配套醫療政策,使其既能正常開展工作,又在利益方麵給予有效保障。同時,要建立激勵機製,對工作努力、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
職責和條件的對等,將產生無窮的動力,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但願漣源煤礦安全監管員集體辭職事件不再重演。
(原載2009年6月5-11日《人才信息報》)
重視幹部的基層經曆也是一種關注民生
最近,江蘇省公安廳46名45周歲以下、沒有基層公安工作經曆的廳機關民警分赴南京、淮安、宿遷3市基層派出所當普通民警,開始為期一年的學習鍛煉生活。其中,10名是廳機關的處級幹部。此次鍛煉,機關科長以上職務的民警根據規定,無論職級高低,一律在派出所任普通民警,跟班作業,接受派出所的領導和管理。(4月6日新浪網)
近年來,幹部的基層工作經曆越來越受組織人事部門的重視。今年全國各地的公務員考試很多崗位對基層工作經曆有了明確的要求。前幾年有的地區招錄國家機關公務員動輒要求碩士以上、應屆、英語四級等,有的崗位從招考麵上看就是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同樣要求高學曆,高標準,從而使選拔人才的範圍僅僅局限於優秀的少數“三門”幹部(指從家門到校門,畢業後進了機關門的新任公務員)身上。這些人雖然有著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文化思想,但由於沒有基層工作經曆,在日常的工作中,特別是在製定宏觀政策過程中,缺乏對人民群眾真正需求的了解,對社會真實狀況認識片麵,閉門造車製定出的政策常常脫離基層實際,因而貽誤基層工作。
古語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工作經曆對發展地方、治理國家至關重要。要讓廣大公務員從實際出發,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更好地製定和執行黨和國家惠及民生的大政方針,就需要公務人員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而社會實踐經驗的重要來源,還在於基層工作經曆。
讓那些沒有基層工作經曆、長期在機關的同誌,分期分批下派到基層,以普通工作人員的身份服從基層單位的工作安排,直接接觸最底層的群眾,能夠讓他們親身感受基層艱苦的工作環境,親身感受群眾的疾苦,從而清楚群眾最需要什麼,基層單位最需要什麼。他們回到原單位的領導崗位後,在製定政策時就能夠注重基層和群眾的要求,從而讓基層和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因此,重視幹部的基層工作經曆,這也是一種重視民生、關注民生。
(原載2010年4月9日《人才信息報》)
珍惜崗位資源
前幾天聽某領導作報告,講到崗位也是資源,且帶有唯一性,感慨頗多。
一個××局局長的崗位隻有一個,如果你當了這個局長,你就占有了唯一的這個局局長崗位資源,隻要你還在這個位置上,別人就沒有機會來占有這個崗位。這就是崗位資源的唯一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崗位資源比土地、礦產資源更為重要,也就是因為它的唯一性。說土地、礦產資源十分有限,但畢竟可以由好多人來開發、利用。而崗位資源是隻要有一個人占了,就沒有了。
由於崗位資源的唯一性,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在其位,謀其政。如果你占有了這個崗位,而不努力工作,讓這個崗位發揮不了其服務社會和群眾的作用,甚至以其作為自己謀求名利的工具,別人也隻能眼巴巴地望著你而毫無辦法,因為沒占有這個資源,他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也是徒勞。崗位資源是唯一的,要把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盼當作自己工作的動力,把自己所占有的崗位資源當作施展自己才華、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平台,積極發揮自己所在崗位的職責,為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要想到,一旦自己離開了這個崗位,想再來做這個崗位的事,就沒有機會了。以此激勵自己趁在這個崗位上,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做出成績,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