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林黛玉銳意肅家風 賈迎春苦心除舊弊(2 / 3)

黛玉聽了,讓寶玉避去寶釵那裏,自己帶著紫鵑走來分解。趙姨娘一見她來,想起之前她替自己作主加了賞銀之事,又兼探春常在背地誇讚黛玉的為人,自覺得了靠山,連哭帶罵地向黛玉告狀。那黛玉先吩咐底下不必驚動探春等人,又喝禁了芳官等人,與晴雯親扶趙姨娘屋裏坐下。那芳官等人見狀也不敢再混鬧,隻芳官還一旁抽泣不止。

黛玉對晴雯道:“這成什麼體統,老太太、太太才走幾日,就惹出這樣的事情!你也該拘管著她們些!”見藕官也在,又叫紫鵑出去教訓了幾句。趙姨娘見她如此,氣先平了下來。晴雯又忙倒了茶上來。黛玉方回身對趙姨娘道:“這是我的疏漏了,讓奴婢們錯了規矩,姨娘還要多擔待。”趙姨娘聽了這話,竟不自在起來,忙立起身說不敢。又說自己是氣迷心竅了。黛玉笑道:“正是呢,出了這樣的事情,姨娘隻管差人來回我或是大嫂子,我們自當按家法管教她們。姨娘與她們天差地別的身份,如此一來,自己白生了氣,反讓奴才們得了意,最要緊,又寒了三妹妹的心,您想可是這個道理?”一席話說得趙姨娘心服口服,低頭不言。

黛玉又忙叫藕官回去取薔薇硝來送到環哥處,並要麝月帶著芳官一並去賠禮。一幹人等忙依命行事,無人再敢多言。這裏黛玉和晴雯送了趙姨娘出來,又問趙姨娘房中可有什麼短缺。那趙姨娘連聲道謝,拉著黛玉道:“我知道林姑娘最是體恤我們的,今日之事,千萬別告訴三丫頭才好。”黛玉和晴雯都笑著答應說:“正是怕她知道呢,隻管放心!”黛玉又道:“我讓你們親和還來不及,怎會去說這些!但鬧得這般動靜,難保妹妹不聽到風聲,姨娘既有心成全三妹妹的苦心,日後少不得多為她想想就是了!”趙姨娘本是愚鈍之人,雖有私心卻無城府,聽了這話,不由覺得撞到了自己的心坎上,竟灑出幾滴老淚來。至晚間,探春果然得了消息,少不得來責怪生母,那趙姨娘便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懺悔一番,又說了黛玉是如何分證開解的,母女倆淚眼相對,都感念黛玉之德。那趙姨娘心裏想著若以後賈府有黛玉當了家,自己和一雙兒女倒未必受人欺辱。那探春又將自重自愛的道理苦口婆心將了幾番,趙姨娘慢慢明白過來,原要自己體麵,一雙兒女才得體麵,他們出息了,母憑子貴,自己自然受人敬重。於是去邪念,養心性,凡事進退有度起來,旁人看了暗自稱歎,探春更是歡喜不已。

再說黛玉那日裏送做了趙姨娘,便一徑往鳳姐房裏來。將事情來龍去脈說了一遍。鳳姐笑道:“這個歪心邪意的趙姨娘,我是橫豎看不上眼的。你竟還有心去勸慰開解她。”黛玉道:“到底有一雙兒女在,原該比其他人體麵些。便是看在三妹妹的份上,也該擔待她些。何況冤家宜解不宜結,同在這府裏,難道認真結仇不成!我料她今日一去,日後必有改進!”

鳳姐連連點頭道:“好個厲害的林姑娘,我竟小瞧了你!你說的極是!到底滿腹詩書,見識不俗!既這樣,日後園中之事你隻管作主施為,再不錯格的。”

黛玉笑道:“此事那趙姨娘固然自己不夠尊重,可芳官那夥也太狂躁。前幾日我又聽聞,岫煙在二姐姐房中受下人挾製,竟至當衣。二姐姐生性懦弱,想來也是自身難保。如今園子裏的丫鬟多了,活計不見精進,反添了無數是非。這是咱們知道,看到的,咱們不知道,看不到的還不知究竟怎樣。按理說,一群女孩子,年紀尚小,頑劣一些原不是什麼大事,但若如此下去,難免家風不正,過後,還不知鬧出什麼笑話來。隻怕有一日,咱們想留她們在園裏管教也是不能的了!與其日後懊悔,倒不如現在下狠心好好拘管一番,讓下人們學手藝,守規矩,日後也落個好去處,比這樣廝混著強多著呢!”

鳳姐聽了這話,忙接言道:“你這話說得透徹,何嚐不是這個道理,人越多越要立規矩,這事倒需個心正服眾的人去操管料理。”

黛玉且不開言,隻伸出兩個手指頭來。

鳳姐大感意外,問道:“怎麼提她?人都叫她二木頭!如何可當此任?”

黛玉答道:“我正是知道二姐姐對下拘管不力,才要拖她出來施為。我見姐妹們起詩社的時候,推她做副社長,出題限韻,內外安排,她也做得有條有理,不是那糊塗愚笨之人。隻不過平日裏性情軟弱,才幹不得施展罷了。這點小事,我和三妹妹從旁襄助,有何難處。不幾日曆練出來了,說不得又是一個敏思能幹的探春!到那時,她有心也有力去管束自己房裏的人,豈不比現在這樣縱奴行惡要好得多嗎?旁人見這一貫心活麵軟的主子都嚴厲起來,自然也都收斂了。倒比我們幾個出麵都好。”

鳳姐暗自驚歎黛玉已經慮及敗家之象,她甚至已經在部署防範原著中查抄大觀園的悲劇了,又想出這樣出奇製勝的法子,心中不由越發欽佩起黛玉的才智來,於是擊掌稱讚道:“以後這府裏女諸葛的美名是非你莫屬了!難得你這般才思聰敏,又慮事周全!”眼前這個躊躇滿誌的黛玉讓鳳姐相信,迎春經過曆練之後,定會有一番出人意料的作為!於是二人認真商議謀劃起來。

次日,鳳姐和黛玉與李紈、寶釵和探春在議事廳商議完府中之事,黛玉便說出要拘管下人,整肅家風的主意。旁人還未開口,探春便連連稱是,說道:“咱們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呢!如今老太太、太太不在家,鳳姐姐因要安排外麵的事,家來又要照顧平兒,也不得空閑,這些下人們便散漫高樂起來,吃酒賭錢的,造釁生事的,欺上瞞下的,撒嬌耍刁的,竟越發難管束起來。天長日久,什麼醜事沒有。到時候老太太、太太追問起來,我們固然可以推說自己是姑娘家,有些事不好開口,隻是家風敗落了,難道我們身在其中能獨善其身嗎?林姐姐說的是,正是該規劃整治的時候。”

寶釵聽了,一旁咂舌道;“可了不得了,探丫頭這番長篇大論竟可以冠一個《治家論》的名目去勸教世人了!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天下,我們閨閣女子便治不了天下,修身齊家的胸懷原是該有的!”

探春自己先笑了,道:“寶姐姐取笑我了。”停了一會又道:“閨閣女子為何不能治天下,自古以來,閨閣女子不治便罷,一旦力克群雄,權傾天下,哪一個不是才幹卓越,謀略過人。”

鳳姐聽了這話,暗自心驚,想探春才貌不輸元春,從小誌向遠大,眼界不凡,真真是個作皇妃的胚子。隻是原著中“一番風雨路三千”,遠嫁去了藩國。若她能留下,也許賈府整個的命運都能扭轉。於是她表麵不說話,心裏卻在緊鑼密鼓的謀劃。直到黛玉推她,說要請迎春過來,她才醒過神來,點頭說好。

一時迎春來了,聽黛玉說大家推選她來出麵拘管下人,忙不迭口地推辭道:“如何叫我來管事,你們都知道,我慣是個怕麻煩的,自己的事情尚且糊塗,哪裏料理得了那麼多人。”

其實,黛玉向眾人提議的時候,各人聽了都有些意外,隻是李紈是個菩薩心腸,想她們姐妹除了惜春尚小,全都被委命管事,唯有迎春被閃在外,原也有些委屈她,既然黛玉想到她,倒也未嚐不可。那寶釵是個聰慧之人,雖一開始有些吃驚,但馬上領悟了黛玉的意思,心想好個顰兒,能有這樣的氣度和主意,倒是大有長進,於是也一口讚成。那探春原本是個爭強好勝的心性,平日裏最怕看迎春懦弱可欺,倒是一腔熱血想助迎春成事立威。所以雖然心思各有不同,眾人對迎春的推辭卻齊聲反對,倒弄得迎春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