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椒房殿雙鳳閑鬥棋 生辰宴妙玉偶認親(1 / 3)

話說這日風和日麗,元妃清晨起身後亦覺神清氣爽,梳洗一番之後帶領宮

女到皇後的椒房殿請安。皇後見了元妃,忙笑盈盈上前扶起她,攜手至內室坐下,又叫奶媽抱出碩寧來與元妃相見。一時間稚子憨態逗得二人歡喜不已,椒房殿內笑語不斷。

皇後麵含笑意地打趣元妃道:“我看妹妹最近氣色大好,想來昨晚皇上又是

留宿鳳藻宮了吧。”

元妃忙道:“皇後取笑臣妾了,臣妾見姐姐也是滿麵春風呢,襯上這件衣裳,

更顯得雍容華貴了!”

二人說完,相視而笑。自從徐妃和小皇子死後,皇上身心憔悴,卻越發疼

愛剛出生不久的碩寧。於是無論是公主的生母元妃,還是養育她的皇後,都恩寵

日盛。難怪二人心情格外舒暢,皇後又下懿旨留元妃在中宮用飯。二人又說了半天知心話,飯後,碩寧被奶媽抱去睡覺。二人卻是談性不減,索性命宮女擺出棋盤,一邊下棋一邊閑聊。無非說說各府家眷趣事,議論些後宮妃嬪好惡,時間一晃而過。眼看一局棋完。皇後一邊喝茶一邊問起新進宮的董美人脾氣秉性如何。元妃說並未深交,隻知其父是前朝狀元,家教方正,子女俱以賢德聞名。皇後點頭道:“這樣最好,這後宮之中還是要以德服人,才得長久。”元妃知道董美人是皇後在徐妃死後親自為皇上挑選的,姿色平庸,秉性方正,在後宮難以出頭。徐妃死後,皇後步步為營,後宮嬪妃亦不敢再有媚上僭越之為。

元妃深知,自己今天的恩寵榮華,也得益於皇後的謀算布置。若非如此,後宮恐怕依然是徐妃的天下。她望了望皇後手上那枚光彩耀眼的祖母綠戒指,這本是元妃進宮之時賈母所贈。因為太過奢華,元妃自己也從未戴過,當初獻給皇後還著實心疼了好一陣子。但想想祈福那天皇後把這枚戒指戴在左手上的暗示,於是自己才心領神會地領走了左側宮女手中的枕頭,方覺得當初的一切都值得了!皇後進宮多年,一直沒有身孕,元妃隻盼望自己重獲恩寵後能早日再得龍種,生下皇子,方算終身有靠。這時候,她對自己和賈府那無盡美好又輝煌的前程愈發有了信心!

這裏元妃心情日漸開朗,頗有守得雲開見月明之勢。賈府裏亦是一派喜氣洋洋。因鳳姐生日臨近,賈母想了一個新奇的法子,要大家湊錢給鳳姐過生日。眾人見賈母有興致,哪有不來湊興的道理!袁夢想起在原著中,鳳姐過生日的時候賈璉卻在房裏跟鮑二家的偷情,心中不由一沉。自穿越以來,袁夢以鳳姐的身份與賈璉做了夫妻。耳鬢廝磨,情意漸深。先是鳳姐的睿智寬和讓賈璉又敬又愛,於是便不肯辜負於她,慢慢把那些下流之行都絕了,與鳳姐一起盡心打理賈府內外之事,大有洗心革麵,力爭上遊之態。鳳姐看在眼裏,心中自然感動歡喜,於是也以真心相待。到了此時,夫妻間已是彼此依戀,愛意融融。故想起有鮑二家這段曲折,不由心酸,隻怕自己撞破之時承受不住,若隻當不知,又必定懸心不安。

心中正搖擺不定間,琥珀走來,說老太太請過去商議慶生之事。鳳姐忙起身同琥珀上來。王夫人、薛姨媽並眾姐妹和寶玉也都圍在賈母身邊。賈母見她來了,便說起擺酒之時要多請些親戚來湊熱鬧。鳳姐忙問請誰,賈母道,馮紫英平叛受封之後,他叔叔馮廉因助戰得力,也得以榮升,帶著家眷來京上任。這馮廉的夫人,正是賈母的親侄女,史家的姑奶奶史碧蓉。自嫁到馮家,姑侄倆就未曾相見,離別多年,賈母哪有不想之理。鳳姐卻是第一次聽說這門子親戚,她隱隱覺得,這位姑奶奶的出現沒有那麼簡單。

話說到了鳳姐生日,尤氏把酒席、戲文都安排得妥妥貼貼,眾人圍著鳳姐敬酒、說笑,熱鬧非凡。鳳姐一邊招呼眾人,一邊留意著上座的馮夫人。隻見賈母正笑嗬嗬跟她耳語什麼,姑侄倆雖分別多年,卻甚是親睦。這馮夫人最能說會道,她丈夫是武將,多年在外省巡官,她便把那些外省的有趣見聞說給賈母和眾姐妹聽,大家無不聽得津津有味。馮夫人見了他們姐妹,又連聲誇讚道:“全天下的美女都在姑姑府上了!”

正熱鬧間,丫鬟報說櫳翠庵的妙玉帶著壽禮來給二奶奶祝壽。妙玉一向不問賈府俗物,少有出庵的時候。眾人聽報,都有些驚異。賈母卻忙叫請進來。隻見妙玉帶著兩個小尼飄然而至。小尼手中捧著紅色錦盒,妙玉進來後,先向賈母請安,向眾人問好,然後親手把錦盒中的茶葉送到鳳姐麵前。鳳姐一邊接了,一邊謝道:“真正我好福氣,竟驚動了仙姑下凡給我祝壽了!我真是受寵若驚了!”話音未落,卻聽馮夫人在席上一聲驚叫。眾人倒唬了一跳。隻見馮夫人忽地立起身來,三兩步衝到妙玉麵前,拉起她的手問道:“趕不是我眼花了吧,這不是瀅兒嗎?”妙玉見說出自己的乳名,一臉驚異之情,忙問道:“夫人怎麼知道我的俗名?”那馮夫人聽問,卻不由流下淚來,一把把妙玉摟進懷裏道:“難怪你不記得嬸嬸了,那時你還小,若不是看到你胸前的記名符,也不敢冒然相認啊!隻是你這模樣,跟你娘當年竟是一個稿子!叫我看了怎麼不心酸!”說罷就哭,妙玉也跟著一起垂淚。鳳姐忙上前勸慰,又拉二人在賈母身邊坐下細說。馮夫人便抽抽搭搭地說出馮家的一段往事。

原來當年馮家有三個兒子,就是紫英的父親,馮唐和他兩個弟弟,馮廉和馮庸。三人都是將帥之才,年輕時都是常年帶著兵東征西討,個個戰績顯赫。那瀅兒就是三弟馮庸之女。可歎的是,馮庸夫婦卻在滇西平亂之戰中犧牲,有人報說其女馮瀅被家仆帶著逃出活命,卻從此不知去向。馮夫人憶道,自己丈夫之所以一直巡官在外,也是為了找尋弟弟的遺孤,隻可惜多年來音訊全無,夫妻倆每一念及此事便牽腸掛肚,苦不堪言。誰知今日竟在這裏得見。說罷,二人又對起妙玉幼時的事情,樁樁件件無不相符,馮夫人抱著妙玉心肝寶貝的悲啼,直說這些年來讓她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