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皇後上表正式將碩寧過繼中宮,以皇長女之規格撫養。緊接著,又上奏皇上,要大作功德,為皇帝的一對新生子女祈福。
天家禮儀隆重,又是皇後親臨,祈福的場麵十分恢弘浩大。不僅宮中嬪妃,朝裏大臣,就連各府命婦隻要夠品級的都要隨行伺奉。賈母、邢王二夫人和尤氏、鳳姐也在隨侍之列。祈福之地在敕造皇家寺院――萬年寺。本為開朝太後為皇帝祈福所建。當日禮樂悠揚,華服濟濟,好一派祥和繁華景象。鳳姐見元妃身著大紅朝服,滿頭珠翠,遍體環佩,一張俏臉卻繃得緊緊的。可能是天氣炎熱,禮數繁瑣,額上微微透著汗珠,整個人雖顯得粉雕玉琢,卻有不勝之態。這樣的日子,一向恪守禮儀的元妃不應有此表現啊。鳳姐心中不覺訝異。趁著中途伺候元妃更衣的時候,她小心翼翼地為元妃拭汗,補妝,輕聲提醒說:“娘娘怎麼看著有些神思恍惚?這樣的場麵,萬不可有什麼閃失啊。”元妃頗有深意地望了鳳姐一眼,語焉不詳地說:“天熱,氣燥,就是擔心有閃失……”鳳姐見狀,環顧左右,知道不是詳談之地,不好追問,她不知道元妃到底為何心慌意亂,但她知道這時候她不能心慌意亂,於是湊到元妃耳邊說:“娘娘不必如此,該來的事情總會來,無論是什麼疾風驟雨,娘娘隻要認清了情勢,拿準了主意,隻管依著自己所願行事,如此惴惴,隻會誤事。”元妃聽完馬上抬眼迎上鳳姐的目光,而鳳姐一見她的表情,便知道自己所說正合時宜。
其後,祈福儀式照常進行。最後是萬年寺主持向皇子皇女獻降福之禮。按照常規,須是繡有經文,經過百名高僧開光的祥物。這次主持用黃木托盤托出的是兩個一式一樣的紅枕,上用金線繡有經文,內填決明、枸杞、清茶等明目健腦之物,最適嬰兒使用。皇後看了,連連稱好。因寄托皇後洪願,又經高僧開光,乃是極尊貴之物,所有外覆上用黃綾,托盤外又有檀木提盒安置。看上去既榮耀得體,又喜氣盎然。
雙枕托出之後,皇後的兩名隨身侍女上去一人捧起一個,端端正正站在皇後麵前。皇後依禮謝過主持,再把祥物賜予皇子皇女。因皇子皇女尚小,就由生母上前替接。按照宮中品級,元妃先上前叩謝受賞。行禮後,隻見她穩穩地站起身來,儀態萬方地走到兩名宮女麵前,略一掃視,接過靠左邊宮女手中的枕頭。回身退下。緊接著,徐妃也照章行事,領走了另外一個枕頭。祈福之禮到此方告結束,妃後紛紛回宮。
但是天不遂人願,偏偏就在祈福之後,皇子身染惡疾,高燒不退,口吐白沫,太醫多方診治無效,不幾日,竟夭折了。徐妃悲痛欲絕,一口咬定皇子是被人毒害而死。甚至說皇子之恙起於祈福之後,要皇帝徹查其中細節。內務官左查右查,皇子在祈福後新觸之物,無非是那方福枕。可眾目睽睽之下,福枕由主持托出,雙枕一模一樣,當日元妃上前不過是隨機任取一個,下毒之人若果如徐妃所說意在皇子,斷不會冒錯投之險,那皇女自然也難逃其難。而元妃之女,碩寧公主用後卻安然無恙,毒枕之事查無實據,且於理不通,所以宗人府、刑部至此也一籌莫展。
此情報於聖上,是非明了,推理清晰,於是聖上也斷言福枕無不妥之處。何況萬年寺皇家寺院,老主持德高望重,皇後一心庇佑皇子皇女,誠心祈福,此情此景為天下人所見,豈容徐妃一口汙辯。徐妃聽了聖上的決斷,不由氣急敗壞,竟自己撕扯開福枕尋找毒物,將後宮鬧得沸沸揚揚,不得安寧。聖上聽了,龍顏大怒,怒罵徐妃:“喪心病狂!不可理喻!”從此便有些厭棄徐妃,也不往她關雎宮去。徐妃更是日夜哭喊不止。正鬧得不可開交,太醫稟報徐妃宮中連有人發生惡疾,情形與皇子一般無二。皇後聽聞,忙讓人封閉了徐妃的宮門,將她母子日常所用之物盡皆燒毀。又讓太醫熬製了克毒之藥散於宮中上下服用。所幸除了徐妃宮中,無人再有異樣。數日後,徐妃和幾名宮女也染病而死。皇上大驚,令太醫徹查緣由。不幾日,太醫上報,原來是徐妃娘家送來的奶娘在進宮前染了鼠疫之症,傳染了皇子和其餘人等。至此,事情總算有了了解,徐妃母子病死之因既已查明,宮內惶恐之言立平。皇後又嚴令各宮不許造畔生事,於是後宮上下一片清平景象。隻可歎,曾經榮寵一身徐妃就這樣香消玉殞,隨著她和皇子的夭折,關雎宮也很快由熱鬧繁華編導冷寂陰森。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