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孝敬他人之母 寫詩獻母
雨果是大作家,同時也是大孝子。每逢節日或母親生日,雨果總要向母親獻上激情洋溢的詩,表達對母親的愛戴。
雨果小的時候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華,他喜歡寫詩,但他的老師不許雨果寫詩,還故意用大量數學題壓他,使他沒有時間去寫詩。
雨果的母親是個開化的人,她給予雨果鼓勵和支持,用各種方法激發雨果的潛能,在平時生活中她仔細觀察兒子的一舉一動,積極善待他的這種愛好和興趣,支持他學習詩詞歌賦。
母親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兒子從耳聞目睹的事物中尋找詩題,去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因為母親的支持,雨果創作激情勃發,詩思泉湧,進步神速。15歲的時候,就以詩作《學習之益》參加法蘭西科學院征文比賽,還得到國王1000法郎的獎學金,從而使少年雨果在巴黎嶄露頭角。
雨果17歲那年,正逢都魯士學院詩歌創作獎金比賽,設有金雞冠花、銀羅蘭花、銀金盞花和銀百合花四種獎。此次比賽主要是為重建法國16世紀名王亨利四世的銅像特征求紀念歌,還設了一個金百合花作為特獎。這是波旁王朝複辟後為紀念祖先的一個舉措,具有特殊的意義。
為了參加比賽,雨果很努力,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不料這時母親病倒了,病情一天天加重,需要他的照顧。於是雨果打消那個計劃,母親知道後很生氣地質問雨果。
雨果說:“媽媽,今天夜裏該我照看你呀。”
“你要放棄參賽嗎?”
“噢,我沒放棄,我已寄出《凡爾登貞女》去爭普通獎了。”
母親伸出瘦弱的胳臂扶住她的小兒子說道:“你要知道,你應該爭取的是金百合花,不是普通獎。”
“沒有關係,我隻要你健康。再說時間緊迫,我來不及寫了。”
“不,好孩子,現在寫還來得及。你放棄獲獎的機會,並不能讓媽媽痊愈,媽媽最不喜歡碰到困難就畏縮的人。”雨果聽了媽媽的話,突然間充滿了自信,坐在病重的母親床邊開始構思,那一夜他完成了120行詩。最終,他順利捧回了金百合花獎。
就這樣,雨果在母親的支持下突飛猛進,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在小說創作方麵,他把法國文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不僅為法國,也為全世界的文學做了巨大貢獻。
過了兩年,雨果的母親去世了。當時雨果19歲,他獨自悲哀地站在母親墓旁,為母親寫了至情詩篇。
作為一個在母親支持下成長為作家的雨果,不僅成就了輝煌,還懂得感恩母親。他知道沒有母親,就沒有自己的成就,所以他每年都要寫下詩歌,紀念自己的母親。我們也能夠從雨果那簡捷的語言,深邃的情感,加上反複的吟詠,體驗人間情感的豐富和偉大。心懷感恩,報答父母的恩情,這是每一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