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論戰爭的性質(1)(3 / 3)

十五 這裏需要用到兩極性原理

當我們把一方統帥的利益看成總是和另一方統帥的利益正好對立的時候,我們就承認了真正的兩極性。在這裏有必要做如下說明。

兩極性原理隻有在同一事物的正麵因素和與之對立的負麵因素能恰好抵消的時候才會起作用。在一次會戰中,交戰雙方的每一方都想取得勝利,這就是真正的兩極性,因為一方的勝利意味著另一方的失敗。但如果我們談的是具有外在共同關係的兩種不同事物,那麼兩極性就不存在於這兩種事物本身,而存在於它們的關係之中。

十六 進攻和防禦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力量上來看都是不相等的,因此兩極性原理對它們不適用

如果隻存在一種作戰形式,也就是說隻有進攻而沒有防禦,或者換句話說,假如進攻與防禦的區別隻在於進攻的一方抱有積極的動機,而防禦的一方則沒有,但作戰形式卻始終是相同的,在這樣的作戰中,對一方有利的就恰好是對另一方不利的,這裏就存在著兩極性。

但軍事活動分為進攻和防禦兩種形式,正如我們以後還要詳細論述的那樣,它們是不同的,它們的強弱也是不相等的。因此,兩極性不存在於進攻和防禦本身,隻存在於它們的關係中,即決戰中。如果一方的統帥願意遲決戰,另一方的統帥就一定願意早決戰,這當然隻是就同一作戰形式而言。如果甲方不是現在而是四個星期以後進攻乙方有利,乙方就不是四個星期以後而是現在受到甲方的進攻才有利。這就是直接的對立。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乙方現在立即進攻甲方有利,這顯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十七 兩極性的作用往往因防禦強於進攻而消失,這說明為什麼軍事行動中會有間歇

正如我們以後將要指出的那樣,如果防禦這種作戰形式強於進攻的話,那麼就要看一下,遲決戰對甲方是否像防禦對乙方那樣有利。如果不是的話,早決戰對乙方的有利程度就沒有防禦對他有利的程度大,那麼,盡管早決戰對乙方有利,但他也不會立即尋求決戰,所以也不能促進軍事行動的發展。由此可見,利益的兩極性所具有的對軍事行動的推動力,會因防禦和進攻的強弱差別而消失,因而不發生作用。因此,如果目前形勢對一方有利,但由於他力量微薄不能放棄防禦,就隻好等待不利的將來,因為在不利的將來進行防禦,仍然比目前進攻或者媾和有利些。既然根據我們的論斷,防禦的優越性大(應該正確理解),且比人們最初想象的大得多,戰爭中大多數間歇產生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而不致自相矛盾了。行動的動機越弱,它就越被防禦和進攻的這種差別所掩蓋和抵消,因而軍事行動的間歇也就越多。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十八 第二個原因是對情況不完全了解

另一個能使軍事行動停頓的原因,是對情況不完全了解。作為統帥能夠確切掌握自己一方的情況,而對敵人的情況隻能根據不確切的情報來了解。因此,他可能在判斷上出錯,從而把本來自己應該采取的行動誤認為是敵人應該采取的行動。這一缺陷能夠導致行動的不及時,同樣也能夠導致停頓的不及時,也就是說,它推遲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並不大於加速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但是,它的確是能夠使軍事行動停頓的自然原因之一,這並不矛盾。如果我們考慮到人們往往傾向於過高、而不是過低估計敵人的力量(而這也是人之常情),那麼就會同意這樣一種看法:一般來說,對情況不完全了解,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阻止軍事行動的進展,使它趨向於緩和。

產生間歇的可能性使軍事行動趨向於新的緩和,這是因為間歇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時間的延長減弱了軍事行動的激烈性,推遲了危險的到來,實現了新的均衡。產生戰爭的局勢越緊張,戰爭越激烈,間歇就越短。反之,戰爭越不激烈,間歇就越長,因為較強的動機能夠增強意誌力。我們知道,意誌力在任何時候都既是構成力量的一個因素,同時又是各種力量的產物。

十九 軍事行動中常常發生的間歇使戰爭更脫離絕對性,更是概然性的計算

軍事行動越緩慢,間歇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錯誤就越容易得到糾正,因此當事人就越敢大膽設想,而不趨向於極端,把一切都建築在概然性和推測之上。每個具體情況本身就要求人們根據已知的情況進行概然性的計算,軍事行動的進程比較緩慢,為進行這種計算提供了一定的時間。

二十 隻要再加上偶然性,戰爭就變成賭博了,而戰爭中是不會缺少偶然性的

由此可見,戰爭的客觀性質使戰爭成為概然性的計算。現在隻要再加上偶然性這個要素,戰爭就成為賭博了。偶然性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在人類的活動中,再沒有像戰爭這樣經常而又普遍地同偶然性打交道的活動了。而且,隨偶然性而出現的機遇以及因此而來的幸運,在戰爭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十一 戰爭無論就其客觀性質來看還是就其主觀性質來看都近似於賭博

如果我們再看一看戰爭的主觀性質,也就是進行戰爭所必需的那些力量,那麼我們一定會更覺得戰爭近似於賭博。戰爭行為總是離不開危險的,而在危險中最可貴的精神力量是什麼呢?是勇氣。雖然勇氣和智謀能夠同時存在而不互相排斥,但它們畢竟是不相同的東西,是兩種不同的精神力量。而冒險、信心、大膽、蠻幹等等,則不過是勇氣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它們都要尋找機遇,因為機遇是它們不可缺少的要素。

由此可見,數學上所謂的絕對值在軍事藝術中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基礎,在這裏隻有各種可能性、概然性、幸運和不幸的活動,它們像紡織品的經緯線一樣交織在戰爭中,使戰爭在人類各種活動中最近似於賭博。

二十二 般說來,這一點最適合人的感情

人們的理智總是趨向於追求明確和確定,感情則往往向往不確定。感情不願跟隨理智走那條哲學探索和邏輯推論的狹窄小徑,因為沿著這條小徑它會幾乎不知不覺地進入陌生的世界,原來熟悉的一切仿佛離它而去了,它寧願和想象力一起逗留在偶然和幸運的王國裏。在這裏,它不受貧乏的必然性的束縛,而沉溺於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中。在可能性的鼓舞下,勇氣就如虎添翼,像一個勇敢的遊泳者投入激流一樣,毅然投入冒險和危險中。

在這種情況下,理論難道可以脫離人的感情而一味追求絕對的結論和規則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種理論就對現實生活毫無指導意義了。理論應該考慮到人的感情,應該讓勇氣、大膽、甚至蠻幹獲得應有的地位。軍事藝術是同活的對象和精神力量打交道,因此,在任何地方都達不到絕對和確定。戰爭中到處都有偶然性活動的天地,而且無論在大事還是小事中,它活動的天地都同樣寬廣。一方麵有了偶然性,另一方麵還必須要有勇氣和自信心來利用它。勇氣和自信心越大,偶然性活動的天地就越大。所以勇氣和自信心是戰爭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理論確立的規則,應該使這些必不可少的最寶貴的武德能夠自由地以各種不同形式充分發揮出來。但即使在冒險中,也有機智和謹慎,不過它們要用另一種標準來衡量罷了。

二十三 戰爭仍然是為了達到嚴肅的目的而采取的嚴肅手段。對戰爭的進一步說明

戰爭不是消遣,不是一種純粹追求冒險和賭輸贏的娛樂,也不是心血來潮的產物,而是為了達到嚴肅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種嚴肅的手段。戰爭由於幸運的變化所帶來的一切,由於激情、勇氣、幻想和熱情的變化而表現出的一切,都隻不過是這一手段的特色而已。

民族戰爭,特別是文明民族的戰爭,總是在某種政治形勢下產生的,而且隻能是由某種政治動機引起的。因此戰爭是一種政治行為。隻有像我們按純概念推斷的那樣,是一種完善的、不受限製的行為,是暴力的絕對的表現時,它才會被政治引起後作為完全獨立於政治以外的東西而代替政治,才會排擠政治而隻服從本身的規律,就像一包著了導火索的炸藥一樣,隻能在預先規定的方向上爆炸,不可能再有任何改變。直到現在,每當政治與軍事之間的不協調引起理論上的分歧時,人們就是這樣看問題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看法是根本錯誤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現實世界的戰爭並不是極端的,它的緊張也並不是通過一次爆炸就能消失的。戰爭是一些發展方式和程度不盡相同的力量的相互作用。這些力量有時很強,足以克服惰性和摩擦產生的阻力,但有時又太弱,什麼作用都沒有。因此,戰爭仿佛是暴力的脈衝,有時急有時緩,因而有時快有時慢地消除緊張和消耗力量。換句話說,它是有時迅速有時緩慢地達到目標的,但不管怎樣,戰爭都有一段持續時間,足以使自己接受外來的作用,做這樣或那樣的改變,簡單地說,戰爭仍然服從指導戰爭的意誌的支配。既然我們認為戰爭是政治目的引起的,那麼很自然,這個引起戰爭的最初動機在指導戰爭時應該首先受到最高的重視。但是政治目的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任意地決定一切,它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因此,它往往也會有很大的改變。政治貫穿於整個戰爭行為中,並且隻要引發戰爭的各種力量允許,它就會持續不斷地對戰爭發生影響。

二十四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