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護士角色(3 / 3)

(2)語言的情感性 語言是溝通護患之間情感的“橋梁”,護士一旦進入工作環境,就進入了角色,應滿腔熱忱地麵對病人,將真誠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語言中。

(3)語言的保密性 由於病人對疾病的相關問題比正常人敏感,故護士在告知病人病情時,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凡易對病人造成不良刺激的病情必須委婉、含蓄。護士必須尊重病人的隱私權,對病人的隱私,如生理缺陷、精神病及性病等要保密,病人不願陳述的內容不要追問。

護理操作中的解釋用語有:操作前的解釋;操作中的指導;操作後的囑咐。

2.護士的非語言行為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約65%的情況下需要運用非語言溝通技巧,如傾聽、皮膚接觸、麵部表情和沉默等。

(1)傾聽 在傾聽過程中,要全神貫注、注意聽講。要保持眼神的接觸,保持的距離以必須能看到對方的表情、說話不費力氣但能聽得清楚為度。

(2)麵部表情 表情常清楚地表明人的情緒,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內心隱衷。麵部表情反應極為靈敏,能迅速而真實地反映各種複雜的內心活動。

(3)專業皮膚接觸 皮膚接觸與心理狀態有密切的關係,可作用於精神、神經係統。根據臨床觀察皮膚接觸可以治療和預防嬰兒的某些疾病,因此,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護士應經常抱抱患病兒童,撫摸其背、頭、肢體等部位。撫摸對一般病人來講,可傳遞溫暖和關懷,是一種無聲的安慰。

(4)沉默 溝通中利用語言技巧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唯一可以幫助人的方法,在一定的情景下,護士可以用沉默的態度表示關心,這也是尊重對方,表示同情和支持的方式,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沉默片刻往往可以給護患雙方思考和調適的機會。

3.護士的儀表舉止 儀表是指人的衣著服飾、儀容和姿態,對一名合格的護士而言,端莊、清新的儀表氣質也是十分重要的。

(1)衣著服飾 護士衣著應整潔合體,典雅大方。護士的製服和帽子象征著護士的尊嚴和自信。製服和帽子以白色或淡雅的顏色為主,對不同的科室,如兒科、急診科、手術室等可選擇不同的色彩和款式。

1)護士的頭發應梳理整齊,燕帽佩戴端正,圓帽遮蓋全部頭發。

2)護士服應清潔平整,扣、帶齊全,內衣或襯裙以淺色為宜,內衣領和衣邊不可外露。

3)護士鞋宜軟底、低跟、防滑,著肉色、白色等淺色襪子,長短以襪口不露在裙擺或褲腳外邊為度。

(2)儀容 護士的儀容應端莊穩重,修飾適度,可根據需要施以淡妝,以自然、清新、高雅、和諧為宜,在體現職業風采的同時,使病人感到親切、和藹、可信,切忌濃妝豔抹。應經常修剪指甲,不可染指甲,也不宜戴戒指和手鐲。

(3)姿態 護士的基本姿態應該是文雅、柔和、健康、大方,主要包括站姿、坐姿和行姿、端治療盤、推治療車及拾物等基本要求。

1)站姿:頭正頸直,下頜微收,雙眼平視前方,雙肩平齊且外展放鬆,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兩腿挺直並攏,雙臂自然下垂,兩手相搭在下腹部(一般右手放在左手上),雙腳成“V”字型或“丁”字步。

2)坐姿:在站姿的基礎上,單手或雙手向後把衣裙下端捋平,輕輕落座在椅麵的前1/2~2/3,雙膝並攏,小腿略後收或小交叉。兩手輕握,置於腹部或腿上。

3)行姿:在站姿基礎上,行走時以胸帶步,彈足有力,柔步無聲,步履輕捷自然,兩臂前後擺動,注意前後擺幅不超過30曘,左右腳沿一直線兩旁,小步前進。

4)端治療盤:雙手握托治療盤,肘關節呈90曘,上臂貼近軀幹。

5)持病曆夾:一手持病曆夾邊緣的中部輕放在同側胸前,稍外展,另一手自然下垂或輕托病曆夾下方。

6)推治療車:護士位於車後側,雙手扶把,重心放於前臂,行進、停放平穩。

7)拾物:上身挺直,雙腳前後分開,屈膝蹲下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