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秦魏風雲(3 / 3)

秦簡公如此輕視敵國,不假思索,對後來的慘敗埋下了禍根。魏國自從魏文侯以來,國庫充盈,國力開始逐漸強盛,軍事上對於老舊兵器甲胄也已經裁汰了許多;而秦國,還保留了致春秋以來的大量戰車,甲胄兵器老舊不堪,後援供給又不能得到及時補充,雖然舉國成軍二十餘萬,卻與魏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次出征,我親自領軍,雍城的一切事務便要交給暢弟啦。”

贏暢沒有多說:“一切單憑君上定奪。”

“你早點回去歇息,明日朝會我會一應安排此事。”

“嗨!臣告退!”贏暢應聲轉身便回府去了。

贏暢或許明白,作為一國之君,他需要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來凝聚自己的力量,不過單憑老秦人的恨勁兒、銳氣,打贏還是完全可能的。

次日上午,天空顯得一片藍綠,陽光折射進了雍城宮室。

此刻的政事堂中,秦國的大臣元老們一如既往地在大堂中等待著。大家心裏都很是清楚,今日朝會,主要是商討伐魏事宜,有人主張伐魏,有人保守;主張者,想通過此次主動進攻,彰顯秦國的國力,好讓魏國不敢在輕視秦國;保守者,擔心秦國國力不足以與魏國抗衡,加上西部偶爾還有戎狄的反叛。所有這些,都圍繞著秦簡公要執意伐魏,而樸素迷離。

沉默中,政事堂內侍突然高聲喊道:“君上臨朝,眾臣參拜。”

隨著喊聲,兩名侍女在前,秦簡公一身黑色布衣,頭戴黑玉冠,手持穆公鎮秦劍,像往常一樣,走進了政事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了過來。

聚然間,大臣門站成了兩排,待秦簡公座在中央國君位置上 ,所有大臣開始朝拜:“恭迎君上,秦國萬年。”

“眾臣工免禮。”秦簡公揮手,並將鎮秦劍放於木案上。

贏暢上前一步,深深一躬身,高聲道:“請國君宣示對魏決策。”

秦簡公站起,立於中央國君座前,注視著下麵大臣元老。他胸有成竹地開口道:“諸位大臣,贏悼子繼承大位以來,不願看到秦國進一步退縮,本公決議東出伐魏。”

大臣們如釋重負一樣,紛紛呼應:“大舉複仇,討伐魏國,收複少梁。”

“好,朝野同心,討伐魏國,本公決議:大庶長贏暢總領國政,朝中大小事務但憑調遣;此次大軍兵分兩路,孟威為副將,櫟陽令於豈為行軍司空專司輜重糧草,一路由副將孟威統領步軍五萬,弓弩營八千,輕騎三萬,戰車營兩千,器械營一萬,由洛水上遊元裏拿下河水重鎮合陽,在順勢而上直取少梁;一路由本公親自統帥,在船司空渡過河水,直取魏國封淩。兩路大軍直取安邑;函穀關、武關守軍各一萬,按兵不動,西部各縣,國戰期間繼續防範戎狄進犯;秦國安危榮辱,願聞將士之心,事成之日,本公定不負眾位。”

眾大臣將領一聲答應:“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一句古老的的誓言響徹著整個政事堂。

秦國雍城各個城門不斷有飛騎而出,前往各關隘城邑,秦國東北所有城邑頓時也緊張了起來。

三月中旬,上巳節剛過,春暖花開,秦簡公領著孟威餘豈等一班將領,在幾百鐵騎的護送下來到了涇陽大營,走進了中軍幕府,吩咐妥當,勘合兵符後,副將孟威統領十萬大軍直逼少梁而去;秦簡公也親率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朝魏國河水封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