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秦魏風雲(2 / 3)

秦國從秦厲共公後,麵臨內外兩個憂患;第一便是秦國內部貴胄老氏族長期把持朝政,直接威脅國君的統治;第二便是河東魏國繼承了老晉國的領土,在魏文侯初期,魏國朝野清明,便在河西邊境上與秦國經常有摩擦,慢慢地就演變成了戰爭,秦國要保住河西地防止魏國,魏國便要跨過黃河西進擴大疆土。

每年進入三月,便是上巳節,也就是農曆三月三日,也是秦國雍城朝野上下最火紅的日子,三五者在雍水邊駐足嘻戲,士人商旅駕舟於山河間。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即春浴日。“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

上巳節一過,秦簡公贏悼子下令:“東出攻魏,收複少梁。”

大庶長兼領政務大權的上將軍贏暢頓時精神大振,決意以赫赫軍工在秦國朝野站穩腳跟。經過了那場政變,自己便被升為大庶長,一時權傾朝野,一人之下,可秦國如今必盡是氏族掌權,自己又是王族子弟,自然在秦國要穩住朝野。恰恰這個秦簡公,喜歡一反常態的主動進攻魏國。贏暢多年做左庶長,自然明白秦國目前的實力,遠不及魏國,他便深夜來到宮內,麵見秦簡公。

深夜的宮城內一片寂靜,時有軍士巡邏,宮門內外守備森嚴,斧鉞矛戈在黑夜裏透出寒光,給人一種深深刺骨的感覺。

在暗淡的月色下,一輛軺車經過兵士的盤問後,便駛進了宮城內。

贏暢來到了偏殿外等候,心下想著這個秦簡公對伐魏有什麼謀劃,正在此時,老內侍過來傳話:“君上宣大庶長贏暢進殿。”

在內侍的指引下,進得殿內,看見贏暢進來,秦簡公放下竹簡,在案前起身,連忙上前:“暢弟深夜造訪,所謂何事?”

贏暢上前一拱:“參見君上,臣深夜造訪,望君上見諒。”

秦簡公微微一笑:“暢弟怎麼如此多禮!私底下你是吾弟,吾是你哥。”拉著贏暢的手到左岸前坐下,自己回到了案前,揮手吩咐:“內侍上茶,有什麼事盡管道來,族弟無非是為了攻伐魏國的事情而來!”

“君上,此次攻伐魏國,有何謀劃!”

秦簡公起身走向懸掛在側邊的羊皮案板地圖前:“暢弟請隨我來。”

這是一方用木板為案低,上麵蒙上一張羊皮,再把山河、城池、關隘標注在上麵,形成了一張對峙圖。

贏暢來到了地圖前,秦簡公舉著短劍:“你看,魏國已經跨過了河水,前幾年就在少梁築起一座城邑,態勢直逼我關中,沿河水防線的合陽、琳晉、杜平、元裏等城邑直接暴露在了魏國的視線,如果不拔掉少梁這個據點,一直防守,長此下去對我秦國不利,隻有主動出擊,方可永占上風。”

贏暢繼續問到:“君上以為,魏國戰力如何?”

秦簡公哈哈大笑道:“一魏國,剛從晉國分裂而出,內政不穩,能有何戰力,想我老秦人,生下便是打仗的,戰力怎可輸了魏國。二我秦國,此次成軍二十萬,必要踏過河水進入河東,一舉攻入安邑,稱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