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唐初,提起屈突通這個人,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史書對屈突通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說他“性剛毅,誌尚忠愨,檢身清正,好武略,善騎射”。
開皇年間,屈突通擔任親衛大都督。隋文帝派遣他到隴西檢查戰馬的牧養工作。剛正不阿的屈突通秉公執法,一下子就查出了隱藏的戰馬兩萬多匹。隋文帝龍顏大怒,氣得肺都快要炸了,下令把太仆卿慕容悉達和下屬監官一千五百人全部殺掉。
就在這時,屈突通卻站出來為這些人說起了話:“人死不能複生,陛下您以仁義治理天下,怎麼能因為牲畜的緣故就殺掉這麼多人呢?”
隋文帝很生氣,瞪著眼睛罵他。換作一般人,可能早已經被嚇得屁滾尿流了。
可屈突通這家夥今天就是和皇帝較上勁了,他認真地說:“如果您非要處死他們,我願意代他們受死,希望能以我一人之死,挽救這數千人的性命。”
隋文帝被感動了,最終赦免了這一千五百人的死罪。
屈突通,還有他的弟弟屈突蓋,就是這麼剛正不阿,六親不認,以至於當時的人們這麼評價他們兄弟二人:“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
李淵父子晉陽起兵後,鎮守河東的屈突通奉命截擊。但是,李淵父子在渡河後,兵分兩路,李世民、劉弘基部沿渭河北岸西進,迂回包圍大興,而李建成、劉文靜部則屯駐永豐倉,將屈突通擋在了潼關。
不久之後,大興陷落,遠在潼關的屈突通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傷心欲絕。痛定思痛之下,他留部將桑顯和鎮守潼關,自己則帶兵向洛陽進發,想要投靠王世充。
屈突通前腳剛走,桑顯和後腳就投降了劉文靜。劉文靜派遣桑顯和與副將竇琮(音從)、段誌玄、長孫順德率領精兵追擊,在稠桑追上了屈突通。
竇琮讓屈突通的兒子屈壽去勸降他的父親。屈突通遠遠看見屈壽,破口大罵:“從前你我是父子,現在你我就是仇人”。說罷,他還命令自己的部下向屈壽射擊。
這個時候,桑顯和站了出來,又給屈突通破碎的心捅了一刀,他在陣前對著自己原先的部下大呼:“你們的故鄉親人都在關西,跑到關東幹啥去呀?”這招比較狠,桑顯和的部下都放下了武器。
窮途末路的屈突通自知再也無力回天了,他翻身下馬,麵向東南方(江都的方向)跪下,淚流滿麵地說:“臣力屈兵敗,不負陛下,天地神祗,實所鑒察。”
且說老屈遭生擒以後,被解送長安。李淵見了,逗他說:“為什麼咱哥倆兒這麼晚才相見呢?”
屈突通留著眼淚說:“我不能盡臣子的本分,力屈被擒,對不起代王(楊侑),是國家的恥辱啊。”
李淵聽了,由衷地感歎:“隋室忠臣也。”
老李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豁達大度,不僅釋放了屈突通,而且還授他為兵部尚書,封蔣國公,在李世民麾下擔任行軍元帥長史。李世民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將屈突通發展成了自己人。
瞧瞧人家李世民,年紀輕輕,小弟一籮筐,個頂個的強。就這,李世民還不知足,還在不停地招徠人才,這可真是“世民收小弟,多多益善”啊!
但是,以上諸人還不是李世民最給力的小弟。在李世民的一班小弟當中,分量最重的其實是這一位——劉文靜。但很不幸,他快要死了。
§§第四章 劉文靜之死:唐版諸葛亮的悲慘結局
從遇見李世民的那一刻起,劉文靜就被這個年輕人的氣質所深深折服了。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好像《武林外傳》裏麵的一段兒插曲:“自從那天在同福客棧遇到你,就像那花兒開在春風裏。”裴寂借口請李淵喝酒,將他灌了個爛醉。第二天,李淵酒醒之後,發現自己的身邊睡了兩妞兒。每次廷議,凡是裴寂所支持的,劉文靜就一概反對;凡是裴寂所反對的,劉文靜就一概擁護。是非對錯被擱置,國利民益被忘卻,剩下的就是一口氣了。劉文靜死了,一了百了,卻把更大的難題留給了李世民。為了救劉文靜,李世民得罪了裴寂。裴寂是一個正統思想極重的人,在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他本來就更傾向於李建成。此次李世民口出不遜,他嘴上雖然不說什麼,心中卻是恨李世民恨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