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二人相得,何患於卑賤?(1 / 1)

劉文靜可謂是骨灰級的唐朝元勳了。實事求是地說,李唐開國第一功臣,應該就是這個劉文靜。他風度翩翩且聰明睿智,頗有點兒諸葛亮、劉伯溫的風範。

劉文靜出身不錯,是個“官三代”。他的爺爺劉懿用官至石州刺史。老爹劉韶早年戰死,被政府追授為儀同三司。靠著老爹的福蔭,劉文靜繼承了儀同三司的榮譽稱號,並出任晉陽令。正是在晉陽,劉文靜結識了一個讓他前半生愛、後半生恨的朋友——裴寂。

裴寂,表字玄真。和劉文靜一樣,他也是個“官三代”。不過,起點時的裴寂可比劉文靜差多了。他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爹娘,成了一個破落戶,是幾個哥哥將他拉扯大的。十四歲的時候,裴寂靠著先人的那點功勞,才補了一個州主簿的位置。因為囊中羞澀的緣故,他曾經徒步前往大興。途經華嶽廟時,既無助又無望的裴寂祭拜上天並祈禱道:“我現在窮困潦倒,敢問上天,我這輩子還有富貴的希望嗎?如果有的話,就賜給我一個吉祥的夢吧。”

說來也巧,就在當天夜裏,他還真做了一個吉祥的夢。在夢中,一個白發老人對他說了:“你小子不要著急,你是大器晚成,三十歲以後才會得誌,而且最後將位極人臣。”

大業年間,裴寂終於熬到了晉陽宮副監的位置。他就是在這個時候和劉文靜結為朋友的。

兩人都將對方視為知己,交情好得不得了,晚上在一起睡覺都嫌不夠親密。裴寂曾遙望城頭的烽火,聯想到自己的遭際,不由地仰天長歎:“唉,你看看我這一輩子,家道中衰,窮困潦倒,又四處顛沛流離,還有什麼前途啊!”

劉文靜比較樂觀,笑著回答說:“隻要你我二人意氣相投,還用擔心將來會卑賤嗎?”

果然,裴寂與劉文靜並沒有等太久。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有一位皇親國戚調任太原留守兼晉陽宮監。此人就是老李。

劉文靜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李淵這個人其誌不小,便主動投到了李淵的門下。到了李淵門下後,他才發現,老李家牛掰的人多了,其中最牛的是老李的二小子李世民。

從遇見李世民的那一刻起,劉文靜就被這個年輕人的氣質所深深折服了。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好像《武林外傳》裏麵的一段兒插曲:“自從那天在同福客棧遇到你,就像那花兒開在春風裏。”從此以後,劉文靜堅定了一個信念:誓死追隨李世民,直到天荒地老。當然,鬼精鬼精的李世民也一眼看上了他。“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兩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