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老南瓜和南瓜花(1 / 1)

老南瓜我是極愛吃的。選那熟透了的,金黃金黃,重而厚實的那種,刨去殼。老家刨南瓜殼,多用鍋鏟,刮擦刮擦,連那響聲也好聽。刨殼後剖開,掏出黃紅的瓤,漂在臉盆中。待到飯後無事,再來把瓤中的南瓜子一一擠出,於太陽底下曬幹,留到冬天落雪時,在鐵鍋中炒熟,那叫一個香,香飄十裏!一群人圍爐吃南瓜子,那叫一個愜意!——這裏再說老南瓜。將那去殼老瓜洗淨,切成不厚不薄的片,鍋中油燒熱,下鍋猛火煸炒,再以文火略煨至爛,灑少許野蔥或韭菜,上鍋——甜、糯、香、鮮,那味兒真當比紅燒肉還好!

每回在單位食堂吃飯,遇上有老南瓜一道菜,那便是我的節日了:必吃兩大碗飯,臨了再把菜、湯、飯混於一盆,風卷殘雲,幾乎連碗都可不洗——令我奇怪的是,說老南瓜不好吃的,竟也大有人在!

讀閑書,知道南泥灣時,軍民艱苦奮鬥,曾有一段日子隻能天天吃那“南瓜煮飯”——剛看到這一節時,我差點覺得是這著書人瞎編,天天有南瓜飯吃,那是神仙過的日子!後來想,南瓜煮飯,沒丁點油花,沒丁點佐料,可能真的好吃不到哪裏去。反正我是沒吃過。

秋天回鄉下老家,總能見到老屋牆角風車邊堆疊著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老南瓜。老母親說,你喜歡吃老南瓜,就用編織袋裝些去!趁著一段日子天氣晴好,母親會把那些老南瓜全部切成薄片(老南瓜質地很硬,我半個切下來握刀的手就痛,而母親要切幾十個!),再用籮筐挑到河灘上,薄薄地鋪展,鋪得河灘一片金黃。為什麼要鋪在河灘上?因為太陽曬在河灘的鵝卵石上,南瓜就幹得快。河灘上幹淨嗎?很幹淨,溪水常年累月地清洗過,陽光常年累月地曬過。每天傍晚,母親再把那些金黃拾起,又挑回家。如是五天,或十天?我記不清了。後來鄉下造了新樓房,母親再不用挑到河灘邊了,直接曬到樓頂,方便很多。南瓜片曬幹後,加適當比例糯米粉及油鹽醬醋生薑辣椒等十餘種花樣,盛於木甑中蒸熟,又攤在簸箕中曬幹——“南瓜幹”成也!這又是世上少有的美味之一。可惜手續太過繁雜,每回做“南瓜幹”,母親都要花多少力氣!

除老南瓜外,新鮮小南瓜切絲炒起來也是一道菜。但我還吃過南瓜花!小時我放學回家,母親也剛從地裏忙活回來。母親說,做道好菜你們吃。便到屋角南瓜藤中,揀那開得最新鮮最大朵的花,把花瓣折下,並不傷及花蕊,那些蜂兒蝶兒照樣能使其結果。把南瓜花用開水一燙,去了花上的細毛,下鍋,加水,以番薯粉略略勾芡即可起鍋。這道菜,湯透明、色金黃、味鮮美。現在想來,可能是那時沒什麼菜吧;而母親總能變著花樣讓我們吃得美美的。

多少年以後我聽說城裏的浪漫女子有泡玫瑰花瓣吃的。我覺得這遠沒有我們當年吃南瓜花那麼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