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板栗從秋天跌落(1 / 1)

九月十月,是好看且有得吃的時光。天藍藍,雲白白,風清清,月光光,讓人快活。金黃的橘子,火紅的杮子高高搖曳在枝端。最讓人的惦記的,是板栗滋味。

板栗生吃,甘甜。尤其在初秋時節,栗苞還是綠色,栗刺還沒有硬如鋼針,從枝頭用竹竿去敲落,石頭破開後,見琥珀一樣潔白的栗子,三兩粒並排躺在裏麵。取出,剝開外光內毛的華衣,裏邊是一件薄薄的衣衫,貼著肉。小心褪去,那潔白略黃的果實便在手心裏,咬去,是青蔥的嫩甜。

錯過嫩得正好的這一時節,便索性要吃老的板栗了。栗苞熟成老黃,在枝頭上顫顫崴崴,有的苞頂裂成“十”字形,風一吹便會啪啪地落下來。這時的栗果,紅褐得高貴,油光發亮。這時的栗子已然顯得內斂,內衣幹薄,不易除去;果肉水分化去,甜味要在咀嚼中綿綿地散出。有經驗的吃法,要牙好,從油亮的硬殼上縱向咬成前後兩片,分別從殼中啃出肉來,如鬆鼠一般。這法子,免去剝兩層衣之苦,是小人時為嚐到果肉的猴急,然誰能說曆經一番風雨之人,一點一點除去栗肉層衣,此中過程不是一種淡然的愜意呢。

把老栗子洗了,在背上砍出一道口子,放到鐵鍋裏燜,隻放少許的水。兩三根枯枝在灶裏嗶叭燃燒,細細火苗燜一個時辰,栗子香就從鍋蓋的板隙裏嫋嫋而出了,直鑽人的鼻孔。再耐心候至鍋內蒸汽盡逸時開鍋取食,噴香粉甜,食之不厭。不開口子燜出的,其實更香,剝食卻更繁瑣,燜的時間也需長些。小時,我們還嚐試用鐵鏟置炭火上煨,香氣猶甚,然而一群小孩子坐著蛤蟆凳圍著炭火,聞著一縷又一縷香,眼巴巴張望的情景,實在太考驗耐性了,最後往往栗子還未熟透,已是全然落入胃中了。

板栗燒菜吃,在小孩子心目裏,簡直有些暴殄天物的意味。大人卻喜歡。板栗炒肉、板栗燒雞,確皆是美味。

用竹篩將栗子鋪盛,放陰涼處風去水分,果實會更為甘甜。定要風幹,不宜日曬。過一二月,天涼了,抓一把在手上,真是十分好吃。主婦悄悄收起一些,藏於閣樓之上,等到冬至拿出來裹粽子吃。那是十二分的好吃。然而有必要經常變換藏匿地點,防止家裏的“小老鼠”偷吃。

想著板栗的美味,我站在城市六樓的露台上,發覺風起了。這時候,我仿佛聽到頭頂,栗苞炸裂,風吹枝搖,栗子便撲撲地跌落,打到葉上,打到枝椏,落在泥間。那聲音真是天籟一樣。接著遠處又有牧童的笛聲被風捎來了,接著又有老牛一兩聲長哞……我便要在這城裏,醉在記憶中的南方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