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二(1 / 2)

那夥計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說道:“林爺,今夜雖是有人相約您來此,但說句實話今夜您來得極不是時候!”林子寒不禁心下詫異,問道:“這是為何呢?”

那夥計說道:“煙雨樓地臨南湖,由於地勢差異,所以常常在要變天的時候生出大霧,這也正是煙雨樓之所以稱為煙雨樓的原因。而坐在林爺這個位置上,一邊喝酒一邊觀雲霧之變化想來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不過今日雖是沒有大的雲霧,但仔細往那湖中一瞧,還能看到薄薄的霧氣,這是林爺您來的一個不是時候,另外還有一件事,連我都覺得有幾分奇怪。卻不知為何。”

林子寒又問道:“不知又是何事了?”那夥計道:“林爺您可知今日是什麼日子?”林子寒心中默想,這才想起原來今天是七月初七,當下說道:“今日可是七月初七?”

那夥計說道:“不錯,今日確是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會的日子。要知這南湖還有一個雅稱叫做鴛鴦湖,自古以來,人們都以鴛鴦為愛情之鳥。依我嘉興的風俗,每年到了今天晚上便會有不少女子隨著自己父母來此焚香禱告天上的牛郎、織女,希望天神有知能給自己找一個好的郎君,因此也就有不少未婚男子來此鴛鴦湖畔尋找自己的意中之人。雖然類似的風俗在其他的地方也有,但鴛鴦湖卻隻有嘉興一處,故而這也是我嘉興一大景觀。可是今年卻不知為何,今日鴛鴦湖畔沒有旁人?”

那夥計說的不錯,在江浙一帶七月初七這一日卻有不少人焚香禱告牛郎、織女為自己賜下那意中人。不過這一日更多的卻是不少女子焚香乞巧,要知織女心靈手巧在天神之中可算第一,而女子若要找個好郎君心靈手巧也是極為重要的,所以民間才會出現此種風俗。

林子寒聽到“鴛鴦”二字也不知怎的心中竟是一動,忽道:“小哥,你先下去吧!呆會我有事再叫你。”那夥計正說得來興,卻聽林子寒要他下去不知是何緣故,但像他這等跑堂子的下等人,行事均得看客人臉色,當下也隻悻悻下去。

那夥計下去之後,林子寒又自斟自飲喝了幾杯,心中忽然起了一陣興趣,拿著筷子在酒杯上敲擊。他這幾下敲擊並非胡亂為之,也是頗合韻律,再聽他張口竟唱出一支曲來: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林子寒唱完此曲這才重重地用筷子在杯上一敲,隻聽“叮”的一聲向遠處傳去,算是結束了。這一曲乃是前朝湖海散人秦觀的名篇《鵲橋仙》,特別是最後兩“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是寫情的千古名句。自宋一朝,統治者重文輕武,民間也隨之習文成風,而宋朝將自唐朝開始出現的詞發揚光大,在文學史上“唐詩、宋詞、元曲”向來交映生輝。而詞比之詩歌有了革新更適於傳唱,所以市民之中有不少人會唱詞的,便如現在的流行歌曲一般。雙槍門是由梁山好漢當中的“雙槍將”董平所創,但到了他兒子董芳和他的弟子現任雙槍門掌門人逸風居士手中才發揚光大,而那逸風居士在習武之前是個落第秀才,在文學方麵頗有造詣。林子寒雖非雙槍門的大弟子,但他卻是逸風居士最為鍾愛的弟子,再加上他自幼聰慧過人所以不但在武藝上得了師父的真傳,在文藝上也不是一般江湖人物所能及的。

林子寒唱的這曲《鵲橋仙》可說是極得神髓,這時隻聽一人說道:“剛才聽閣下唱前朝詞人秦觀的《鵲橋仙》的確深得其中之妙,由此觀之,老弟當是性情中人才是。”這說話人正是坐在林子寒身後的那位一直在自斟自飲的老年儒士。林子寒本是一時興起唱了這麼一曲,唱完之後就有些後悔,深恐引人笑話,而此時聽這老年儒士說出這話不禁羞得麵紅耳赤,當下說道:“長者說笑了,小子癡活了二十餘年,至今尚不知情愛為何物,何談性情一說。剛才小子胡亂吟哦,擾了長者的清興,還望莫怪才是。”

那老年儒士長歎一聲,說道:“老夫閱人無數,想來不會看錯閣下。古人雲:‘音乃心之聲,韻乃誌之響。’一個人性情如何,最能表現就是音樂了。人可以通過語言欺騙人,但他彈唱出來的曲兒卻瞞不過高明之人。”

林子寒說道:“長者謬讚了,小子愧不敢當。”那老年儒士說道:“今日湖上喜遇嘉客,真是不勝之喜。老朽想請閣下來此同席一飲,不知閣下允否。”林子寒說道:“長者有命,在下本該遵從。隻是今晚在下是因一位朋友相邀才來此處,雖然現在在下那位朋友還沒出現,但如果在下陪同長者飲酒,萬一呆會在下的朋友忽然出現,恐怕會擾了長者喝酒的雅趣,那在下可真是罪大莫及了。所以在下隻有拒絕長者的好意了,還請長者恕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