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按蕭何的意見,拜韓信為大將。儀式完畢,劉邦問計於韓信:“丞相屢次保舉將軍,將軍有何妙策教我?”韓信道:“項王勇武強悍,吼一聲,可以嚇倒一千人,但不過是匹夫之勇。如他背義帝所約,後入關而強稱霸,不講信義;他眼光短淺,不因勢占據攻守皆宜的關中要害地區,卻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建都;他按親疏分封諸侯,將士多怨其不公。又如,楚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攻陷襄城,“襄城無遺類”,巨鹿大戰俘秦軍20萬皆坑之,人心相背,失道寡助。因而項羽表麵很強,實際十分虛弱。”劉邦聽著不禁喜形於色。韓信繼續說道:“而大王你則不同,入武關以來,所經之地秋毫無犯,廢除秦時苛法,而且破宛城不殺降將,入秦都不斬子嬰,秦民無不翹首以待大王。”韓信對楚漢雙方了如指掌,分析透徹清晰,使劉邦茅塞頓開,不禁連連稱善。韓信又說:“大王東進,首先應奪取關中,可以明修棧道,轉移楚軍視線,然後暗渡陳倉,突然襲擊雍王章邯。”劉邦當即決定準備東征。這以後,韓信夜以繼日訓練將士的陣法、戰法,漢軍陣容日盛。
漢高祖元年5月,曾為項羽在伐秦中立下戰功的田榮、陳餘等人相繼叛楚。劉邦認為時機已到,8月用韓信計謀,一麵派數百名兵士佯修棧道,一麵命將軍曹參、郎中樊噲領兵數萬為前鋒,潛出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襲擊雍地(今陝西鳳翔縣西南)。雍王章邯奉項羽密令扼守棧道口,防備劉邦東進。開始聽探子來報,漢軍數百人整修棧道以圖東進,不禁笑道:“區區數百人,何時才能修複?”不以為然。巴月中旬,探馬急報,說漢軍已經暗渡陳倉,章邯大驚,倉促迎戰。漢軍東歸心切,拚死向前;楚軍大都是秦地百姓,怨恨章邯背秦,更不願為項羽賣命,不戰自潰。章邯敗退好(今陝西乾縣東),再退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廢丘麵臨渭水,韓信命樊噲在下遊截流倒灌入城,城中大亂,章邯拔劍自刎。
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聞章邯兵敗,自料難以抵抗,於是,先後投降漢王。
這樣,三秦之地,不到一月便全屬劉邦所有了。接著劉邦率軍出武關,定洛陽。於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追項羽至固陵,將項羽圍於垓下,項羽自殺,隨即統一天下。
用兵作戰,為了取得最佳效益,都主張“謀而後戰”。在經濟領域,競爭越激烈,“謀而後戰”的謀略越顯得重要。在這種競爭中,隻有那些重視經營謀略的企業才會發揮自己的活力,取得最佳經濟效益。
無錫農民企業家許福民讀過《孫子兵法》,對《孫子兵法》中的謀略藝術有所了解。他在經營中堅持未戰先謀,謀而後戰的原則,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許福民在開辦河埒養殖場時,他運用生物鏈良性循環的道理,辦了奶牛場、養鴨場。牛糞、鴨糞流入魚塘,為浮遊生物提供孳生的條件,浮遊生物正是魚類理想的餌料。他養魚采用立體式,水的上層養青魚,中下層養鯽魚,充分利用了水麵,比養單一魚種產量高出兩倍多。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來這裏考察,認為這是亞太地區的最佳模式。許福民養鴨子也與眾不同,一隻鴨僅值幾元錢,養產蛋鴨一隻可收入30元,再把鴨蛋加工成皮蛋,一隻蛋鴨又可增收幾十元錢。出售鴨子價錢很便宜,許福民想到北京的烤鴨很賺錢,就和同事們商量辦個烤鴨店。北京烤鴨以肥著稱,河埒養殖場的英國“櫻桃穀”良種鴨,正符合人們愛吃瘦肉的需要。於是,他們就在無錫鬧市中辦了“無錫烤鴨館”,開張之後,三十幾桌經常座無虛席,開業10個月,營業額高達400萬元。烤鴨每隻平均25元,比活鴨高出幾倍。鴨子的內髒還能遠銷國外,換取外彙。
後來,許福民再度到澳大利亞考察,獲悉有位印度老板急於低價出售一個農牧場,許福民經過一番調查,請示無錫市領導批準,這個擁有6萬畝土地麵積、6棟別墅的農場,轉眼變成了太湖農場。農場位於維多利亞河畔,條件十分優越,5萬畝牧場、1000畝菜地、2000畝果園,一派興旺景象,許福民計劃重點辦好養羊業,把牧場辦成無錫市的毛紡業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