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有勇有謀,絕頂機警(1)(2 / 3)

把握住了機遇,就是把握住了命運。詹聯方小姐隻身闖天下,幾經起伏獲得成功,並且有深切的體會。她大學畢業後當了新聞記者,鍛煉出很強的交際能力,後來她隻身奔向深圳去創業。但是,開始很難找到工作,連個雜工也找不到。經受到生存的重壓,她絕望了,於是走向了大海,想了此一生。當浩瀚的海水浸過她半腰的時候,她想到了父母親不能失去她這個女兒,便返回來。她決心發揮自己的才能奮鬥下去,再去謀職。命運不但等不來,就是用死,你也嚇不了它,隻有去拚搏,將它打服在腳下,才能改變它。終於,她在深圳國貿大廈遇到一位有眼力的老板,她當上了每月拿300元的推銷員。她不僅找到了飯碗,而且找到了展露才華的機會。

一段時間後,她的出色表現受到老板重視。老板發現她挺有幾分靈氣,很有交際能力,便把她派往廈門去組建分公司。她決定在廈門紮下根來,好好發展自己。於是她運用當記者時建立的關係,和內地掛鉤做生意,使公司業務逐漸擴大。

她不僅經營分公司內的業務,同時還把觸角伸到了其他領域,隻要有賺錢的可能,她都要一試身手。失敗了,立即撤退;成功了,乘勝追擊。她的資本積累漸漸地有了規模。於是,她辭職自己當老板,首先承辦了一個“雅品”酒樓。沒有想到這個酒樓開張才一年就虧損300萬元。她身負重債,依然鼓勵自己絕對不能倒下去。

去找朋友借錢,可是她債台高築,一般朋友沒有那麼多錢,有錢的朋友不肯與她見麵。最後,她把希望寄托到在北京認識的一個朋友,這是她的惟一希望。她對朋友說:“我以前借的600萬元全砸進去了。如果你不再借450萬元拯救我,我可能從此倒下去再無翻身之日。那麼,你以前借給我的600萬元都化為烏有。”

那位朋友進退兩難,經過再三的權衡,最終還是冒著風險,答應了她的要求。她再一次得到了起死回生的機遇。

她停止了“雅品”經營,進行全新的創業,籌建了“廈門鑫泉貿易公司”,同時涉足房地產的開發。這一次,她從失敗中找到了經驗,謹慎從事,逐步探索,一次次的成功,事業像滾雪球似地壯大了起來,幾年後形成了以生產金剛石為主體的“廈門鑫泉集團公司”,又引進意大利的生產線,機械設備的質量不僅在國內同行業中名列前茅,而且冠蓋整個亞洲,下屬子公司達10多家。

命運賜與人的不是一帆風順,敢於進取的人將自己看成一個皮球,把挫折、打擊看做外力,皮球受到外力越大,就一次比一次蹦得高。

有的人把成功寄望於幸運,這也是幼稚的。達爾文認為:“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勤奮的人。”英國作家勒考克說:“我相信幸運,而且我發現,我工作愈認真,我的運氣愈好。”這就是說,幸運也是特別偏愛勤奮的人,它與勤奮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可否認有人也許憑運氣能謀得一份好差事,但卻不能憑運氣保持它。有了良好的機遇,如果不勤奮努力,這機會遲早也會溜走。

狼族不會坐視機會的失去。出現有利的苗頭,它們就會主動把握,用勤奮的努力,收獲可口的午餐。

2.換個角度你就是贏家

馴鹿是狼比較喜歡的美味,但出於各種因素,有時這個物種會減少。

盡管捕獵它們很容易,但狼也會收斂控製。因為狼知道,如果在某種食物數量減少的情況下還濫加捕殺的話,將來它就可能再也吃不到這種食物了。這是狼信守的生態平衡法則。

麵對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一是用同樣的方法,繼續做下去,二是換一種方法,繼續做下去,這是兩種不同的觀念。

美國經濟大蕭條最嚴重時,在多倫多有位年輕的藝術家。他全家靠救濟過日子,而那段時間他急需要用錢。此人精於木炭畫。他畫得雖好,但時局卻太糟了。他怎樣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呢?在那種艱苦的日子裏,哪有人願意買一個無名小卒的畫呢?

他可以畫他的鄰居和朋友,但他們也一樣身無分文。惟一可能的市場是在有錢人那裏,但誰是有錢人呢?他怎樣才能接近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