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成功的捕獵,我依靠的都不僅僅是命運的垂青。
我相信,隻有智慧和力量的完美結合,才能收獲豐厚的戰果。
在發動攻擊的前夕,我的首領總會製定詳細的計劃,跟隨目標,捕捉最佳的時機。
在危機四伏的生存叢林,我時刻保持著超然的警惕,在危險來臨時做出迅速的回應。
我崇尚膽魄與智慧,因為這是我保證自己能活下去的絕對理由!
1.為成功創造機會
狼不是上帝的寵兒,它不是最凶猛的動物,它能夠遇到大批獵物的機會也不多。如果這樣的機會來臨,狼會用膽識與智慧為自己創造豐盛的大餐。在大批的黃羊出現時,麵對堅角和硬蹄,數量較少的狼群不會貿然出擊,它們會分成幾股,將黃羊趕向三麵環坡一麵沼澤的地帶,等到青草撐飽黃羊的胃口時,各路猛狼才會發動進攻。少數強壯的黃羊被放出了包圍圈,其它的獵物統統倒在了草澤山坡,這場圍捕最終會以狼群的大獲全勝而結束。
大自然讓生命進化,學會創造。商海的暗潮洶湧,職場的縱橫搏擊,無一不喚起生命心靈深處野性的衝動。我們也許會哀歎天不佑我,也許會憑借一腔熱情輕易地出擊,但那不是製勝的心態。沒有成熟的條件,就去積累營造。
自己創造好運,就是要力爭主動,主動出擊,發現適合自己的機會一定要全力以赴,這樣,好運真的就會時時伴隨著你。原因是:
主動出擊是俘獲機遇的最佳策略。機遇是珍貴的。稀缺的、稍縱即逝的,如果你能比同樣條件的人更為主動一些,機遇就更容易被你掌握。
“千裏馬”也應當找伯樂。世界上總是“千裏馬”多而伯樂少,並且伯樂在明處,“千裏馬”在暗處。伯樂再有眼力,他的精力、智慧和時間也是有限的,等待可能會耽誤你的一生。既然我們都知道“守株待兔”是愚蠢的舉動,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守“雄才”而待“伯樂”呢?
歲月不饒人。時代在前進,新人輩出,每個立誌成才者都應考慮到自己所付出的時間成本。一次機遇的喪失,便可導致幾個月、幾年甚至是一生年華的白白流逝。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們就會產生一種緊迫感,重新思考自己的處世態度,在行動上要多幾分主動,以便使更多的人來注意自己。
一個成功者,不僅應是一個偉大的製造商,善於生產社會最需要的產品,而且還應是一個偉大的推銷員,善於使人認識和接受自己的產品,把自己“賣”出去。這就是毛遂自薦。
毛遂自薦是需要勇氣和膽識的。不自信的人、害怕失敗的人是不敢嚐試的,而這也成了造就一大批平庸無為者的原因,更成為人才被埋沒的一個原因。
人生苦旅,好花不常開,好運不常在。惟有靠自己去努力,去爭取,去創造,在任何事上不必太猶豫彷徨,才可以改變自己未來的命運走勢。
成功者不一定具有超常的智能,也大都沒有特殊的機遇和優越的條件,更不是沒有經曆過挫折、艱險與失敗。相反,成功者大都曆經坎坷、命運多舛,是在不幸的境遇中奮起前行的人。
成功者最可貴的信念和本事是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成功心態,變壓力為動力,從荊棘中開辟新路。
貝弗裏奇說得好:“……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很多傑出的偉人都曾遭受心理上的打擊及形形色色的困難。若非如此,他們也許不會付出超群出眾所必需的那種勞動。”他還指出:“忍受痛苦而不氣餒,是青年科學家必修的嚴峻的一課。”
這是一切發展積極心態、有誌於成功的人必修的一課。這一課僅知道道理是很不夠的,而要形成一種意識。當我們麵臨叢生荊棘的時候,立刻就要想到這裏是摘取成功之花的必由之路。
19世紀末,美國康乃爾大學做過一次有名的青蛙實驗。他們把一隻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油鍋裏,這隻青蛙在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突然用盡全力,一下子躍出那勢必使它葬身的滾燙的油鍋,跳到鍋外的地麵,安然逃生!
半小時後,他們使用同樣的鍋,在鍋裏放滿4/5的冷水,然後把那隻死裏逃生的青蛙放到鍋裏。接著他們悄悄在鍋底下用炭火慢慢燒熱。青蛙悠遊地在水中享受“溫暖”,等到它感覺到熱度已經熬受不住,必須奮力逃命時,卻為時已晚,它欲躍乏力,全身癱軟,終於葬身在熱鍋裏。
這個實驗給我們揭示了一個殘酷無情的事實——回顧我們自己走過的人生旅程,何嚐不是如此?當生活的重擔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挫折、困難堵住了四麵八方的通口,我們往往能發揮自己意想不到的潛能,殺出重圍,開辟出一條活路來。可是在耽於安逸,貪圖享樂或是誌得意滿,維持功名的時候,反倒陰溝裏翻船,弄得一敗塗地,不可收拾,我們不得不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