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現在,世界已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各種生產要素中最重要最稀缺的資源。可以說,知識就是資本,知識就是未來。有了知識就有了牽動其他生產要素的利器,擁有知識,就能洞察事物的走勢;擁有知識,就能牢牢地掌控你事業的方向,控製你事業的全過程;擁有知識,就能創造出新成果,在事業中克敵製勝;擁有知識,你就可以把握你的明天。
如何才能擁有知識呢?
擁有知識的途徑隻有一個——學習。
彼德·聖吉出版的著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在研究了眾多公司的成敗興衰之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他說:在當今世界更息息相關、複雜多變時,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隻有增強學習能力,才能適應多變的時局。他還認為:對一個公司來說,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或許就是你要有比你的競爭對手更強的學習能力。
原英荷殼牌集團公司裏的高級董事阿裏·德赫斯在他所著的《長壽企業》一書中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成果是他發現《財富》雜誌評出的全球500家或與之相當的跨國公司的平均壽命隻有40年到50年。在20世紀70年代被評為“財富500強”的公司到上世紀80年代就有1/3消亡了。德赫斯的研究結論是:一個成功的公司是能夠有效學習的公司。他認為,知識就是未來的資本,學習意味著準備接受不斷的變革,他還認為,假如公司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那麼,該生命體所做出的行為決定來自一個學習的過程。
多位世界著名的管理學家都在他們的著述中論述了學習和知識積累的重要性。我們常常說:學習使人進步。當今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對每一個立業者來說他的道路上都布滿著陷阱,埋伏著危機,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跌進陷阱,被危機吞噬。那麼,平安地避開陷阱、繞開危機的舟筏是什麼呢?那就是通過學習擁有更多、更全麵、更廣泛、更紮實的知識功底,讓知識成為你渡向成功創業彼岸的舟筏。
從以下幾方麵著手知識的積累:
A.培養搜集信息的良好習慣。要有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利用信息研究社會以及事物的發展趨勢。
B.培養研究能力。作為一個立業者,一定要深入研究自己將要從事的事業。研究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自己從“門外漢”走向“門內漢”的過程。隻有自己成了行家,才能準確把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前景,從而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並在科學合理的預測之下決定自己的創業行為,確定自己的創業路徑。
C.培養分析能力。分析能力也就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有了分析能力,就可以使我們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進而判斷就有了準確可靠的前提。
D.培養調查能力。調研活動是我們獲得第一手資訊的重要途徑。
通過調查獲得的資訊最為準確,可信程度高,調研是決策判斷的基礎,沒有調查研究,我們的一切感知都無從談起。因此,調查能力是培養敏銳觸覺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E.培養決策判斷力。決策判斷力是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它是在前幾種能力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這種能力很關鍵,很重要,如果不能訓練培養出這種能力,那麼,我們前邊培養訓練的努力都失去了意義。前麵所講的幾種能力都是為決策判斷力做準備的。因此,更要重視養成決策判斷的能力。
擁有了智慧利劍,即使我們像狼那樣遭遇了充滿荊棘的生存環境,心中亦無所畏懼,披荊斬棘,揮灑自如地前進。
7.超凡的消化能力
一位狼學家研究發現,狼糞裏麵最主要的成分是各種動物的毛纖維和一些牙齒,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石灰粉的動物骨鈣。狼幾乎消化了獵物身上所有的東西,除一些實在沒有營養的物質。這種其它動物難以企及的強大消化能力,在食物缺少的時候顯得更加珍貴,如果狼對得到的獵物挑挑揀揀,那就可能很快會遭到饑餓的折磨。
對於處在暗潮洶湧、強大競爭的現代人來講,對知識經驗的吸收消化倘若不能到位,那麼就會遭遇精神與肉體的雙重饑餓,又如何能在事業場上縱橫馳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