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苦練內功,絕技製敵(1)(3 / 3)

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說,積極的自我意識能使一個人的行為更加有效。

首先,自身素質是行為發生的前提條件。積極的自我意識包含著對自身素質的清醒認識,對自身素質的自我意識包含著對自身素質的清醒認識,對自身素質的自我意識的運用能促進自我的發展。拿破侖就是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身上“最出色的軍事家的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

如果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那麼他的成效是低微的。試想:如果偏偏讓數學家用嚴密的、無懈可擊的邏輯思維來寫詩,而讓詩人用奔放熱情的形象思維來演算,那豈不讓人啼笑皆非?其次,積極的動機對行為有推進作用。積極的自我意識也包含“我將要成為怎樣的人”的自我實現的目標,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如海倫·凱勒所說的那樣:“當你感到有一種力量推動你翱翔的時候,你是不應該爬行的。”

在現實當中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相信命運,凡事聽天由命;有的性格懦弱,做事依賴他人;有的沒有責任心,不敢承擔責任;有的惰性太強而好逸惡勞;有的缺乏理想、混沌度日等等。總之,他們給自己低調定位,遇事不敢獨當一麵,又不敢承擔責任,不敢為人之先。一句話,就是不敢重用自己,被一種消極的心態所支配,甘心自我輕賤。這種心態是一個人進步的最大障礙、成功的大敵。古人雲:“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這的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敢於重視自己,給自己高調定位,要敢於承擔責任,勇於獨當一麵,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決心,敢於排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敢為人先。成大事者的人心中隻有一種信念: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還能做到。

是否能做到重視自我,對一個人的事業起決定作用,而智力的高低、學業的優劣僅在其次。為什麼有些在學生時代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走上社會以後反而不如中等學生更有建樹?原因往往是前者不如後者能更好地重視自己。毛澤東敢於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詰問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肯定回答,之後同大家一起締造了一個新中國。

成事者的三個突出方麵是自信心、責任心和意誌力的表現,自信心即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確信自己能夠成功的心理素質;責任心即敢作敢當、勇於承擔責任和對人負責的心理素質;意誌力是指為了達到目的,不怕困難和挫折並勇於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心理素質。所以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必須在這三方麵努力訓練和提高自己。

敢於看重自我,終究必有大成。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大有越開發越豐富之勢,敢於重用自己的人,總是努力開發自己的潛能去完成其高遠的目標。雖然他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常常會遭受一些挫折和失敗,但他從挫折和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比從成功和順利中學到的還要多,每一次的挫折和失敗都是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之後必有所成。

總的來說,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可做出業績,關鍵就在於能否做到重視自我。誰要總將命運寄托於他人,祈求他人的重用,那結果必將是受人役使和擺布,或者“為他人作嫁衣裳”。發揮潛能,做一隻嘯傲草原的狼吧!

3.目標決定高度

如果條件允許,狼群所關注的就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有時候它們會鎖定整個獵物群。在大草原上,它們將幾百隻或更多的黃羊趕到巨大的雪坑中,這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狼群都可以吃到天然冰箱保存的新鮮食品。

有了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生命軌跡。

目標,激發你的自動創造係統,為願景的實現發揮作用。

每個人的自動創造係統都是意識性的。一旦你為它指定一個要達成的目標時,它就一定會用它的自動引導係統,使你達到這一目標,遠比“你”憑自己有意識的“意誌活動”要有效得多。假若你的肌肉要作某一種動作,以產生最後結果時,你的自動係統就會自動指引它如何去作這個動作,遠比你“動腦筋”去指引它,還要來得準確和精細。要是你需要什麼主意,你的自動係統也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