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苦練內功,絕技製敵(1)(2 / 3)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與其讓雙親、老師、朋友或學者為我們製定長遠規劃,還不如了解自己的天賦是什麼,了解自己擅長做什麼。舉例來說,有人在數學運算中表現出速度快且正確的才能,但有人卻不然;有人很容易就寫成一篇文章,但有人卻覺得難之又難;有人適宜獨立工作,有人卻善於協商合作。可是你呢?你應充分了解自己擅長做什麼,了解自己做哪一類事情是最愉快而又輕而易舉的,這個領域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隻要你對自己的過去做一個小小的回顧,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天賦。

假如你小時候就能拆裝鍾表、電話和其他小玩意兒,你就很可能勝任發明創造工作。你如果口齒伶俐,思路敏捷,想像力豐富,那麼語言文字方麵的天賦將使你有更多的職業選擇,如當作家、記者等,還有許多涉及需要有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口才的職業。

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說:“他真是糟蹋了自己的天分!”你自己又如何呢?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加傑出,你應當盡量發揮自己的天分。因此,你應該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各種嚐試。比如說,你從來沒有打過網球,也沒有機會去接觸球類運動,那你怎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打球的潛質呢?所以,你一定得先讓自己走進球場拿起球拍進行嚐試,說不定就會發現自己運動方麵的潛能。

天賦,對一些人來說確實是得天獨厚的。當其他條件大致相當時,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比身材矮小的人在籃球和排球等體育運動中要占據很多優勢。然而在人類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隻有普通的天賦,隻具備普通的智力水準和身體素質,從事著普通的職業。但是各種行業中都有一些人天資較為聰穎,隻是他們沒有機會得到更高深更專業化的訓練,也無法到更高層次的領域進行嚐試,以至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或許,你就是其中一個!盡管你現在極其普通,隻要你不低估自己的潛能,繼續努力,不斷進取,那麼有一天,你的天賦會散發出光芒,成為屬於自己那片領域的主人。

2.潛力無窮

在草原某一地帶,那裏的狼數量龐大,成群出沒,而且幾乎個個身懷絕技。它們中間每一個體的戰鬥力比起一般的狼來,都要強出數倍。有人作了這樣一個比喻,普通的狼年方五歲,那麼在草原綠海裏就相當於精力旺盛的三十壯年。為什麼會如此?一個答案就是:環境的鍛煉。那裏的氣候,那裏開闊大地上的追逐,那裏的弱肉強食,都讓狼的骨骼更加堅韌,肌肉更加發達,耐力更為持久。平庸的環境創造平庸,特別的環境創造特別的本領。

如果您覺得自己能力有限,無所作為,不妨挑戰一下能磨煉自己的行業和位置,尋求一種突破。

被稱為“珠寶王國之王”的香港巨富陳聖澤,當初隻是一個貧家子弟。他初到香港時,幹的是地位最低下、最卑微的學徒工。然而,在這個不起眼的學徒心中卻有一個宏偉誌願:將來建立自己的珠寶王國。

陳聖澤臥薪嚐膽,掌握了熟練的打金技術後,便辭職自立門戶。陳聖澤第一次創業因經驗不足而遭失敗。他重新認識自己,決心隻身到美國闖蕩一番。從美國歸來的陳聖澤眼界大開,羽翼漸豐。但他頗有自知之明,又到一家珠寶店裏工作,在那裏他學會了管理和人際交往方麵的經驗。時機已成熟,陳聖澤便創立自己的恒和珠寶公司。他采取了美國先進的“流水作業”式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這使陳聖澤一炮打響,恒和事業蒸蒸日上。今天的陳聖澤已成為擁有億萬財產的富翁,成為名副其實的珠寶王國的國王。

心理學家曾對1000名創業成功者進行調查、觀察、研究,曆時長達兩年之久,總結出這些成功者走向成功的因素:他們都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能夠從創業開始到成功都保持積極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製以及自我期待。為什麼積極的自我意識有如此的魔力呢?

無數事實和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表明: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沒有開發出來。美國學者詹姆斯據其研究成果說:“普通人隻開發了他蘊藏潛力的1/10。與應當取得的成果相比,我們不過是半醒者,我們隻利用了我們身心資源的很小一部分……”既然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為什麼實際生活中人與人卻有千差萬別呢?這當然是由於心理態度與努力程度不同所決定的,也和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境遇不同有關。一個人隻有具備積極的自我意識,才會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並知道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因而他能積極地開發和利用自己身上的巨大潛能,幹出超凡的事業來。羅斯福曾說過:“傑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賦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盡可能發揮到最高限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