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每天下午都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閱讀技術文件,學習一些日後工作中可能用得著的軟件程序,當有的同事手頭忙請他暫時幫會兒忙時,都被他謝絕了:“對不起,這不是我的工作。你的工作應該靠自己完成。”他認為,自己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並向同事及老板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如何出色。
而Lai除了每天下午花三個小時看資料外,她把剩餘的時間都花在向同事們介紹自己和詢問與他們項目有關的一些問題上了。當同事們遇到問題或忙不過來時,她就主動幫忙。當所有辦公室的PC都要安裝一種新的軟件工具時,每個工作者都希望能跳過這種耗時的、瑣碎的安裝過程,Lai由於懂得如何安裝,她便自願為所有機器安裝這個工具,這使得她不得不每天早出晚歸,以不影響其他工作。包括Henry在內的部分同事都把Lai看做傻瓜。實際上,Lai不僅在實踐中提高了自己的技術能力,還拓展了自己的人脈。
六個月後,Henry和Lai都完成了工作安排。他們的兩個項目從技術上講完成得都不錯,Henry還稍顯優勢。但是經理卻認為Lai表現得更出色,並在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會議上表揚了Lai。Henry聽說後,一時想不開,就去經理辦公室問經理,為什麼受到表揚的是Lai而不是自己!
經理說:“你不來我也會找你的。因為Lai是一個有主動性的工程師,善於為別人提供幫助,能夠承擔緊急的任務,也就是說,能夠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願意承擔一些個人風險,為同事和集體做更多的努力。而你呢?”
Henry禁不住紅了臉,低下了頭。
經理接著說:“你卻是一個獨行者,不願與同事分享你的能力,隻是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或項目並很好地完成它。”
從經理辦公室出來,Henry心裏還是有些不服氣,他還是堅持認為自己更具有主動性,因為沒人要求他收集最新的技術資料或學習最新的軟件工具,但他做到了,所以他可以把他的工作完成得比別人出色。他想:
還是靠業績說話吧,隻要我的業績出類拔萃,總該比別人先得到晉升的機會吧。結果年底Lai憑借自己的工作業績和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主動性被晉升為主管,而業績同樣優秀的Henry卻與晉升失之交臂。Henry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主動性並不僅僅意味著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出色,對於優秀工作者來說,主動性意味著在工作之餘,做一些事使更多的人受益。
Henry開始學著像Lai那樣去做事,積極展現主動性的一麵,從而避免了在公司不久後的一次裁員中被裁掉,因為公司裁員首選的是那些缺乏主動性的雇員。
如果你不想在公司裁員時被裁掉,那麼,就積極主動地努力去做吧!
心理學家對1000名創業成功者進行調查研究,歸納出這些成功者們走向成功的幾個步驟,這些步驟都可以歸納為一點:都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能夠主動抓住機遇創業,並一直保持積極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控製以及自我期待。為什麼積極的自我意識能產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專家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沒有發揮出來。美國學者詹姆斯經研究認為,普通人隻發展了他蘊藏的潛力的1/10,與應當取得的成就相比,隻不過發揮了一小部分能量,隻利用了身心資源的很小一部分。隻有具備積極的自我意識,一個人才會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並知道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進而積極地開發和利用自己身上的潛能,走向成功。
道尼斯先生來到一家進出口公司工作後,晉升速度之快,讓周圍的所有人都驚訝不已。一天,道尼斯先生的一位知心好友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詢問他這個問題。
道尼斯先生聽後無所謂地聳了聳肩,笑答道:“這個嘛,很簡單。當我剛開始去杜蘭特先生的公司工作時,我就發現,每天下班後,所有人都回家了,可是杜蘭特先生依然留在辦公室裏工作,而且一直呆到很晚。另外,我還注意到,這段時間內,杜蘭特先生經常尋找一個人幫他把公文包拿來,或是替他做重要的服務。於是,下班後我也不回家,呆在辦公室內繼續工作。雖然沒有人要求我留下來,但我認為我應該這麼做,如果需要,我可為杜蘭特先生提供任何所需要的幫助。就這樣,時間久了,杜蘭特就養成了呼叫我的習慣,並對我積極主動地工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這就是我晉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