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銀行,由於上級要求做一個與眾不同、別具匠心的大型旅行支票廣告,所以承攬廣告的廣告公司主管壓力很大。他召集同仁,對大家說:“這次的案子,上麵很重視,要求我們必須要拿出很不一樣的東西來,我打個比方好了,這個廣告一出,就要像影星麥當娜上街一樣地引人注意。”
廣告部門的同事們個個感到這個擔子很重,因為要找著這種吸引人的好創意談何容易?
大家每天在一起絞盡腦汁,早也想,晚也想,可是想出來的點子,都很普通且毫無創意。
一天中午,幾位同事一起出去吃午餐,順便四處溜達,看看能不能找著什麼靈感。
吃完飯後,大家在街上晃來晃去,忽然,他們看到前方一陣騷動,於是都跑上前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一個人扭住了一個扒手。街上有些人圍攏過來看這個扒手,還有些行人頻頻回頭看。
“對啊!這不就跟麥當娜上街一樣地引人注目嗎?”一位同事突然若有所思地低喊。
大家眼睛一亮,一邊聽著這位同事侃侃而談他的創意,一邊快步走回辦公室。
過了些日子,這家銀行推出了一個不但在報章雜誌刊登,並且貼在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平麵廣告:
圖:一個扒手正將手伸入遊客的口袋。
文:你將親眼目睹一宗罪行。
小字:使用我們的旅行支票可以預防這種罪行。
在火車站,這一張顯現出扒手猙獰麵目的巨大圖像,非常醒目,路過的行人都不由得回頭再看一眼。
廣告公司主管的“麥當娜效應”奏效了!
創意的產生,通常會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先有創意,再去找需求。第二種:先有需求,再去找創意。雖然這兩種都是在談創意,但是所用的創意規劃與思考方式,卻大不相同。先有來自外界的需求,再根據這個需求去找出創意。因為有主題上的限製,所以必須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尋找創意。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創新思維是被逼出來的,先有需求,再去創新思維。
有一家旅館的經理,對於旅館內的一些物品,經常被住宿的旅客順手牽羊的事情感到頭痛,可是卻一直拿不出很有效的對策來。
他囑咐屬下在客人到櫃台結賬時,要迅速派人去房內查看是否有什麼東西不見了。結果客人都在櫃台等待,直到房務部人員查清楚了之後才能結賬。不但結賬太慢,而且覺得麵子掛不住,下一次再也不住這個飯店了。
旅館經理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召集了各部門主管,想想有什麼更好的法子,能製止旅客順手牽羊。幾個主管圍坐在一起討論了一番。
一位年輕主管忽然說:“既然旅客喜歡,為什麼不讓他們帶走呢?”
旅館經理一聽瞪大了眼睛,這是哪門子的餿主意?
年輕主管急忙揮揮手表示還有下文。他說:“既然顧客喜歡,我們就在每件東西上標價。說不定啊!還可以額外創收呢!”
大家眼睛都亮了起來,興奮地按計劃來進行。
有些旅客喜歡順手牽羊,並非蓄意偷竊,而是因為很喜歡房內的物品,下意識覺得既然付了這麼貴的房租,為什麼不能取回家做紀念品,而且又沒明白規定哪些不能拿。於是,就故意裝迷糊拿走一些小東西。
針對這一點,這家旅館每樣東西都標上了標價,說明客人如果喜歡,可以向櫃台登記購買。在這家旅館之內,忽然多出了好多東西,像是牆上的畫、手工藝品、有當地特殊色彩的小擺飾、漂亮的桌布,甚至柔軟的枕頭、床罩、椅子等用品都有標價。如此一來,旅館裏裏外外都布置得美輪美奐,使客人們的印象好極了。
這家旅館的生意竟然越來越好了!有許多客人旅行前向旅行社指定要住這家旅館,因為在這裏可以買到價格公道的物品,省了還得跑到街上去買紀念品的麻煩。結果一年下來,年終盈餘有一大部分是靠賣東西得來的。
因為生意太好了,所以想住這家旅館,還得提前半年排隊呢!
最近讀到一個故事,讓人感悟生命中的另一種可能和另一種成功。
有一位種蘋果的人,他的高原蘋果色澤紅潤,味美可口,供不應求。
有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把即將采摘的蘋果砸開了許多傷口,這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眼看著蘋果無法銷出,不僅如此,如不按期交貨還要按合同一一賠款。然而樂觀的果農卻打出了這樣的一則廣告: